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成就格局

从古至今有文化的人是什么样的?

古代,长袍马褂是读书人的标志;近代中山装,文明棍那是有学问的穿着;新中国建立后到八九十年代,戴眼镜的大多都是文化人;现在,文化人和文明禽兽早已傻傻分不清了,随着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普及,国人的知识层次有了显著的提高。那么什么是有知识,什么是有文化,这两者是什么一种关系,我们今天来说到说到!

有两个段子大家估计都看过,我们今天借用一下。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夕阳西下,人们在湖边散步,突然听到有人说:“我靠,好美那,看着夕阳,还有彩霞,哦,哦,哦,看,还有鸟!”;旁边还有人说到“此情此景,配得上王维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文化的人说出来的话都是这么文绉绉的,表达准确,引用精准,妙!

还有一个:一段关羽和张飞的对话很生动、形象。

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是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张飞来了一句:俺也一样!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关羽:关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

又到张飞了:俺也一样!

接着,关羽: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张飞:俺也一样!

社会我飞哥,人狠话不多!

看完这两个段子,我们似乎知道什么是文化人,什么是有文化的人了。但是我觉得,上面两个例子,只能说明他们有知识,我在举个例子,各位看官跟我来看看。

在李杰老师的小说《大染坊》中(2003年拍摄成电视剧,侯勇主演),描绘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小乞丐陈寿亭(六子)的成长经历,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他不认字,了解什么消息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还有朋友每天为他读报纸;他不知道什么化学原理和物理知识,但是他深谙传统染织技术,没有躺在前人的经验之上,而是反复琢磨,试验,积极的了解西方行业状况,最后成就自己的印染王国;他不懂经济学知识,但他却能从反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找准规律,成就一代商业奇才;他没读过四书五经,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但是他身边聚集了很多有识之士、文人墨客还有商界精英。靠的是什么,朋友们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有文化和有知识是可以分开探讨的。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的教育突飞猛进,知识教育是使用与普罗大众的,是可以规范化、大规模操纵的,在知识的普及和高层次知识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但有知识区别于有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知识不是文化的核心,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我觉的道出了有文化的内涵。

什么叫有文化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四句话半字没有提到知识,但却是人们奉为金句。为什么?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一些新闻,比如有医学背景知识的犯罪人员可以将人体进行分尸,又比如有化学知识背景的人运用了生活中的某些物质混合将人致死,或者有小学老师拦阻高铁动车的奇葩新闻,这里他们那个又是没有知识的。

先前那个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文化人,如果能将这两句文章背后的故事给人们娓娓道来,又谦虚谨慎的话,这样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成就格局

可见一个人的品行、眼界和格局才是衡量人“有文化”的标准。

让我们再次熟悉一下这句话: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