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随着新冠疫情蔓延,黑天鹅事件频发,使得各行业在此次疫情下分别迎来不同的挑战。

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不少行业一个“措手不及”,春节期间餐饮住宿、文体娱乐、旅游等。我们来看一下广发这张疫情对各行业影响表。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来自广发证券

新增长

但与此同时,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等,“宅经济”“云生活”却异军突起,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鲜配送

从烧钱赚吆喝到“全民抢菜”

蔬菜食品是刚需,巨大的需求推动下,线上生鲜平台迎来暴涨。数据显示,大多数生鲜平台的订单都爆发性增长。京东到家的粮油副食商品、肉品销售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7倍,每日优鲜交易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约4倍,苏宁到家业务规模同比增长4倍……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近年来,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零售大佬,纷纷推出自己的新零售实体项目,其标志性业务即“超市+餐饮”,生鲜食材成为了新型零售终端的标配。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但此前,围绕生鲜电商的话题多是烧钱、亏损甚至倒闭,此次疫情让生鲜电商脱颖而出,巨大的需求刺激销售暴涨。火爆行情下,买菜成了“抢菜”,多个平台需要预约配送名额,有的甚至需要在零点预约。

在线教育

“停课不停学”让在线教育流量爆发式增长

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学生全民开启在线学习模式。网课大潮席卷下,各方角逐堪称激烈。老牌网校借助先发优势狂揽生源,互联网巨头们加快入局,线下门店一夜停摆的教培机构也积极转型。多家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及线下培训机构纷纷推出在线免费课程,有数据显示,近期教育行业APP日均用户规模达到1.27亿人。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相比于非典时期,当下在线教育技术手段明显更为丰富、更有效率。在学习效果反馈环节,学前测试、课堂测试等数据可对学生进行画像,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完整的学习报告,知道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针对学生弱项进行智能推题。直播技术甚至还能将实验室搬到线上,实现主讲端和学生端双向操作,学生可以上网模拟物理、化学实验。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毫无疑问,疫情过后在线教育将吸引更多市场关注,更多的企业将会加快布局脚步,以抢占市场。

知识付费

各类知识付费产品填补空虚生活

受疫情影响,“宅”在家里的日子取代了原本安排的出游计划、节日活动,网上的各类知识付费产品也迎来了小高潮。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为人们足不出户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知识付费发展迅速。用户知识付费观念、习惯逐渐形成,大量知识付费平台、付费内容产品涌现,再加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及进行碎片化网络学习的需求,这都为知识付费的“走红”奠定了基础。而疫情期间,人们“宅”在家中,无疑为知识付费的火爆提供了重要契机。

知识付费仍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前景广阔。从长远看,要做大做好知识付费这块“蛋糕”,还需要创造出高质量的精品,拓宽服务的领域,对内容进行深耕细分。

远程办公

疫情期间你在“钉钉”上开过会吗?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公司被迫选择线上远程办公,巨大的需求瞬间引爆了远程办公市场。据钉钉提供的数据,2月3日全国上千万家企业、近两亿人在家办公。面对巨大市场需求,巨头纷纷瞄准了移动办公新战场。为在疫情下拉拢新用户,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飞书和华为云WeLink等,都在1月下旬陆续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免费服务。

此次疫情过后,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望进一步提速。有观点认为,远程办公便捷性优势比较明显,还能降低交流成本,未来随着5G网络普及,使用率一定会大幅提高,使用时长也会增加。

直播

果农要卖一个月的货一场直播就卖完了

今年的疫情让大部分实体购物中心缩短了营业时间,消费者的在线需求大规模爆发。大家被迫宅在家里,直播正好成为“足不出户”的消费者与“暂停营业”的商家沟通的重要窗口。从餐厅大厨、销售导购,到美妆师、田园菜农,甚至是企业老板们,都纷纷变身直播主播登上手机屏幕。

在重庆,2月22日下午,重庆开州区区长蒋牧宸在“拼多多”上直播带货,一场直播下来售出超过10万斤“开县春橘橙”,店铺成交额超过30万元。当地果农感慨说,“以前我们卖这么多果子,至少需要一个月!”

直播还让不少受影响的行业将业务从线下移到了线上。疫情期间,健身房闭店,不少健身机构通过直播带领会员在家健身。一兆韦德、威尔士等健身房都纷纷开启线上直播教学课程,在线健身平台Keep运动直播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000万,超级猩猩的抖音平台高峰时期19万人在线观看,乐刻在快手平台的专题播放页面播放量超千万。直播健身还直接带动了一些运动器材的热销。

如今,在美妆、服饰、食品、家电、汽车等不少行业,线上直播已经成为品牌、商家的标配,直播已转变成为一种吸引流量拓宽销路的方式。疫情之后的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回暖

  • 短期之内来看,个人觉得疫情结束后以下几个行业或将出现回暖:

一个月之内:酒店、会展、演唱会回暖。

春节期间通常是是我国的结婚高发期,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大量的婚礼均被取消或者延迟,故而疫情过后的一个月内,会有大量的婚礼重新举办,到期婚庆公司、酒店行业都会迅速获得一波行情。被取消的各类会展、演唱会活动也将快速重新启动。

三个月之内旅游、餐饮、电影行业等等泛娱乐休闲行业重启。

疫情过后,人们久久压制的情感会得到大的爆发,需要尽情的释放,所以疫情过后的三个月内,这些泛休闲娱乐行业可能会获得大的爆发增长。

半年之内:减肥需求爆发。

四个月过后夏季就到来了,大家各自都不得不秀出自己的身材,而疫情阶段大家都在家中,没运动,天天吃吃喝喝,所以说胖是肯定的,因此在疫情结束的半年之内,减肥行业也会有一波小行情。

上述都是是短期累积导致的行业爆发,但是这些不是根本性的变化。根本性的变化在于人们习惯的改变,就像当年电商替代实体店。此次的疫情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觉醒,

  • 长期来看,所以未来大健康行业肯定会获得一个持续的发展:

口罩行业

虽然说此次防护服和护镜的短缺会引起国家和各医院的重视,增加储备,但是这两个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基本用不到,所以防护服以及护镜增长有限。反之口罩以其日常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穿戴会逐步成为人民的一种习惯,在去公众场所特别是医院、公交、火车站、商场等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越来越多人都会习惯佩戴口罩,所以长期而言,口罩行业会获得一个长久的发展。

另外其他医疗防护设备和用品,比如家庭用的各类消毒液、清晰剂、车载的清洗剂、便携式的洗手液、湿纸巾,这类产品会因为这次疫情,让大家有了日常购买的冲动。

健身行业

此次疫情,公布的死亡案例主要为老年人,所以自身身体素质机能很关键。另外一个健身锻炼的案例即钟南山院士,84岁的高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50岁出头。所以身体素质很重要,虽然说很多人记忆是短暂,但是肯定也会引起部分人的注意,未来健身行业也会获得一定的发展(当然比不上口罩行业,毕竟大部分人对于健身的坚持,很难以做到)。

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办公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办公,远程办公,私人医生,私人心理医生、线上教育培训以及各种线上私人服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抚慰,医疗健康养生保健行业继续保持高昂的增长,是人都会用更多的钱购买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多的健康管理师需求。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新增长及回暖后,出现的新机遇,附行业表格

保险行业

此次疫情让人们风险意识大大提高,也让很多不在乎未知危险的人开始重视起来。疫情过后,将会有更多的人考虑购买医疗和健康保险,而那些已经买了保险的可能会去计划增加保险投入。保险行业的春天或将再次到来。

自动化工厂/机器人

虽然这几年制造业已经越来越自动化,但还是有很多小工厂是没有完成从人力到机器人转型的,一场疫情就导致了全国大多数工厂不得不停工,损失惨重的企业主会有更多动力去发展机器生产,依赖人类劳动力为主的工厂也会被加速淘汰。事实上,不止制造业,各行各业都会出现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其中我们会接触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

除了工厂,还有商店、超市、银行、汽车、医院等等,很多行业的职位都有被智能化设备取代的可能。工厂生产组装由机器人完成,超市有自助收银设备,银行有自动柜员机,汽车自动驾驶,医院自助挂号,无人便利店,无人餐厅,机器人送快递等等……

自动售货机

以后市面上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类型的自动售货机,不止是饮料零食,自动售货机现做的拉面、披萨、包子、饭菜、咖啡等等,只要味道不错就会有市场,程序标准又不用担心人为污染。

社区经济

家门口的便利店温暖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迫改变了原有的消费习惯,放弃人员密集的大型超市,选择在社区周边的进行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