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運營商集體上調資費,韓國拒絕5G降價,中國低價之路能走多遠

有外媒报道,印度最大的三家移动服务运营商将联合停止“价格战,集体上调电信资费,其中最高的上调比例可能高达40%。此次印度运营商的集体“暴动”并不让人意外,其触发因素是近期印度政府表态“印度电信运营商们欠政府许可费和频谱费用高达几十亿美元”,但这只是导火索,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真正的根源则在于过去几年印度通信行业激烈的价格战已经让运营商的生存境况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

其实,近几年来,中国国内通信运营商同样陷入激烈的价格战争中,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第三季度,经过持续多轮的价格血拼,国内通信市场资费整体下降超90%!而这也直接把三大运营商拉入营收滞涨、甚至衰减的状态。中国通信运营商在资费价格上的惨烈绞杀不光体现在4G上,甚至在代表着未来的5G上,情况同样如此——日前,GSMA大中华区总裁曾讨论了全球5G资费情况,目前中国5G套餐资费是全球最低的,韩国、日本、欧洲、北美,韩国计算人民币的话是资费325元/月,美国是60-70美元/月,大部分资费都超过400,中国差不多120、130元的水平。而当前,随着携号转网的全面推开,为了加强竞争,当前全球最低的5G资费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走低,已经有个别运营商试探性推出低价5G套餐了,针对5G的价格战似乎再度一触即发。

印度运营商集体上调资费,韩国拒绝5G降价,中国低价之路能走多远


价格战是否是大趋势呢?从全球运营商的情况来看,价格战不是大趋势,甚至是反趋势!不久前,韩国政府召集了韩国三大运营商希望降低5G套餐门槛,结果被运营商一致拒绝,三大运营商集体表态,5G网络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运营商当前首要任务是扩大用户群和网络覆盖规模,降价会中断5G健康发展的路径。价格战,低资费,正在削弱国内运营商的竞争力。从近几年来看,随着4G技术红利的迅速衰减,同时叠加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国内通信行业已经走进了一条看不见尽头的下行通道:一方面行业进入下行通道,传统话音业务被OTT击溃失去变现能力,而新业务缺受限太多,增长乏力,只靠流量业务苦撑大局;另一方面,价格战叠加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让运营商的主营业务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局面,业务量翻了几十倍,但收入反而下降。运营商的经营状况已经不能简单用“惨淡”来形容了,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国内运营商未来还要在这条通向无边幽暗的下行通道中摸索前行很久。今天,手机资费走向了“烂白菜价”,运营商走向了“屌丝化”,那,谁是赢家呢?是用户吗?表面上看,用户似乎是赢家,毕竟用户能用超低的成本享受到了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和通信服务,但如果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如果用户把自己放在了运营商的对立面上的话,这场生意没有赢家。超低的资费价格破坏了运营商的变现能力,而当运营商的利润枯竭,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下一代技术的创新上的投入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无异于丧失了长期的造血能力,低价之路还能走多远?!对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拥有更好通信服务的美好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