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的一篇小說,為何成為了王蒙與妻子的定情之物?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让我们对“少年”一词有了特别的感悟。

少年其实并不论年龄,只要能够不断生长,哪怕七老八十岁,也依然是少年。

著名作家铁凝,就曾经评价“中国版《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王蒙,说他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少年”。

86岁的王蒙,为何还是少年呢?

01.出身书香家庭

王蒙生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五日,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父亲王锦弟北京大学毕业,母亲也曾读过大学预科。

这样的家庭,在那样的年代,无疑是让人羡慕的。王蒙一出生,父母就给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可惜,命运并没有让王蒙一帆风顺。相反,却让他历尽了苦难。

父亲婚外恋,顿时让这个有4个儿女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父亲不再按时给家用,让承担养儿育女职责的王蒙的母亲,常常不知怎样应对儿女的饥寒。典当完家用品,实在没办法了,母亲就只好带着四个孩子回娘家。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这样的处境,这样的人生困境,让母亲对父亲王锦弟充满了仇恨。两人相处时,更多的是争吵,骂仗,让还是孩子的王蒙兄妹们无所适从。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蒙的外祖母和姨娘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三个女人,合力对付王蒙的父亲。

有一次,王蒙的父亲从外面回家,刚走到院中,一盆才出锅的热绿豆汤,兜头就泼了过去。

这是什么样的仇恨?才会有如此的恨绝!

那滚烫的绿豆汤,烙在了王蒙心灵的深处。这种残酷的事实,使王蒙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人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小小的王蒙,学会了孤独,他把自己埋在书籍里,靠阅读支撑自己的生活。

王蒙学习刻苦,几乎年年都是第一名,想用学习得来的奖励,为妈妈减轻经济负担。

家庭的不幸,却没有让王蒙沉沦。少年王蒙,因机缘巧合,在学校结识了共产党员,成为了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

02.少年品学兼优

王蒙5岁上学,小学每年都是第一名。小学没毕业,就跳级考入中学。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品学兼优的他,不仅可以免缴学费,还能得到其他精神、物质上的奖励。

少年王蒙很喜欢演讲,因此在学校小有名气。考入高中后不久,他就结识了很多进步学生。

只有14岁的王蒙,在他们的引导下,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在什刹海岸边,王蒙宣誓成了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

王蒙入党后不久,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北平,就迎来了和平解放。

王蒙好像一个在小沟里划惯了橡皮筏子的孩子,突然乘着远航大轮船,行驶到了海阔天空、风急浪高的大洋里。

王蒙中止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专职从事团的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职业革命家”。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但生活很美好,人们都在积极学习建设的本领。

王蒙读了一些苏联作家写的,反映建筑工地生活的文学作品,深深为工地、脚手架、卷扬机与搅拌机所“吸引”,“对建筑工地充满神往”之情。

国家急需新的建设人才,王蒙便决定去学土木建筑,他要“到建设第一线去”。

可是,王蒙的“申请”未获批准。这对他这样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的年轻干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在这时候,一个“诱人而又折磨人的文学之梦”,乘虚而入,向王蒙发出了遥远而朦胧的呼唤。

王蒙读到了苏联作家爱伦堡的《谈作家的工作》,他“把文学创作的美丽与神奇写得出神入化”。

原来,作家的工作是这样美好,可以创造和构思,充满激情与个性。

文学是真正的永远,什么都怕时间,除了文学。王蒙想,如果从事了文学,那就是整天在创造。

于是,一九五三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十九岁的王蒙,怀着一种隐秘的激情,关好自己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终年不见太阳的小屋门,在灯下开始了写作。

他在一叠无格的白纸旁边,摆上各种工作卷宗,没有写完的汇报、总结,如果有人敲门,就随手把一份汇报草稿压在白纸上,做出一副正在连夜写工作材料的样子。

那时他写的,正是他的处女作《青春万岁》。《青春万岁》为他赢得了文学声誉,也让他饱尝了文学创作之苦。

03.青春万岁

“我刚满十九岁,十九岁当然是一个抒情的年岁,一写起来,我就充满青春和革命的激情,我觉得,我是在写一首诗。”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青春、激情、音乐和诗,这些要素集中凝聚在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中,被今天的学者称之为“青春叙事”或“青春文体”。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激情飞扬的岁月,让王蒙的小说豪情万丈。可是他也曾经为小说的结构和无比苦恼。

动笔之后的王蒙,才知道写一部书有多么艰难,可谓殚精竭虑,却又左右为难。

他狂热地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名著,临时抱佛脚,却依旧“无济于事”。

就像时刻站在十字路口,徘徊犹豫。任何一段,都有几十种可能的选择;每一句话,都有几十种上百种说法;每一个标点符号,可以想上一次两次八次十八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次交响音乐会,给王蒙带来了灵感。

他突然醒悟:交响乐的结构,就是长篇小说的结构。由引子、主题,和声,第二主题组成,里面有冲突,呈示和再现。一把小提琴如诉如慕,好像是某个人物的心理抒情;小提琴齐奏开始了,好像是一个欢乐的群众场面;鼓点和打击乐,低沉的巴松,这是另一条干扰和破坏书中年轻人物的生活线,一条反抒情线索的出现;竖琴过门,这是风景描写;突然的休止符,这是情节的急转直下;大提琴,这是一个老人的出场……

王蒙开悟了!他放心大胆、随心所欲地“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去“编织”那些“转眼过去了的”“单纯、“多变”、“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写下《青春万岁》的王蒙,本身是一位十九岁的青年,必然要遭遇爱情的甜蜜与挫折。

04.爱情甜蜜

王蒙恋爱了,他对自己的“林妹妹”一见钟情。当他第一次见到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崔瑞芳时,就用的是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的那句话:“这个妹妹我在哪里见过。”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那时的崔瑞芳,从长相到神态,都未脱孩子气,因为她不过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王蒙曾在一篇小说中描写过她:“她的脸形,穿的衣服,都特别像小孩子。如果打上红领巾,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睒一睒,那么就没有人会相信她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

而崔瑞芳在半个世纪后的回忆中,写道最初走进她视野的王蒙,也是一副“孩子”模样:“远远地只见一个男孩,身穿一件不合体的过长的灰色棉袄,小小的脸庞上托着一副淡黄色边圆眼镜,直奔我们的宿舍。”

两个孩子的初恋,有甜蜜也有痛苦。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六年,王蒙和崔瑞芳“中断了来往”。初恋最美好,初恋也常常不成功。

王蒙着实经历了一回“光明”的“背叛”和“甜蜜”的“悲伤”。可是王蒙的小说,却救了他。

那是王蒙的短篇小说《春节》,发表在北京出版的、属于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学习》杂志上。

这期间,崔瑞芳因为与王蒙“失去联系”、“中断了书信和往来”,并未及时读到这篇作品。

当时的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主办的《火花》杂志的文学编辑,却读到了这篇小说。

因为小说中写到的“我”,是太原工学院的学生,这位编辑同志便把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我”,与作为叙述人的作家本人,混为一谈,误认为作者王蒙也是太原工学院的学生。

结果,这位惜才敬业的编辑,不辞劳苦地到太原工学院去找王蒙组稿,结果自然是找不到。他便在校门口传达室的小黑板上,留下寻人启事:寻找王蒙。

这则寻人启事,被当时正在太原工学院读书的崔瑞芳看见。她大吃一惊,就找来作品看,越看越激动。

瑞芳想,这小说简直就是专为我写的:小说中表达的那种寻觅和失落,期待和梦想,只有我才能理解;他是如此地思恋着我,怎不让我感动?

于是,瑞芳火速给王蒙写了信,得到了王蒙热烈的回应,恢复了旧情。

当时,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太原。不过这难不住王蒙,他用一百多封书信,向崔瑞芳发动了求婚攻势。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崔瑞芳如何能抵挡如此的浓情蜜意!成为职业作家之前,王蒙就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以百十封书信,一举而俘获了一位姑娘的芳心。两人结婚了。

爱神降临,而小说,正是爱神的信物。可是,小说不仅让王蒙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也让王蒙坠入了生活的冰窟窿中。

05. 自我放逐

王蒙同崔瑞芳结婚时,已经是一家部属工厂的团委副书记。他“开辟”了文学创作这个人生“新战线”,参加了一九五六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还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但到了一九五八年,“反右”斗争快要接近尾声时,王蒙却被稀里糊涂地戴上了一顶“右派”帽子,还被开除了党籍,下放到北京门头沟区的桑峪村劳动。

一向爱说爱笑的王蒙,把自己“包裹”起来,蜕去了自己与生俱来的那层嫩皮,换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与鳞甲。

最终,王蒙选择了远遁新疆,带着一家人,登上了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告别了熟悉的北京,把命运交给了未知的西部边疆。

一个刚刚露头的作者,就这样被命运砸中,没法拿起笔,不能写作,痛苦如影随形。

可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最混乱的时候,王蒙仍然比较乐观,没有丧失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因为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崔瑞芳都愿意跟随王蒙走到天涯海角。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家庭带给王蒙带来了温暖,缓解了他的压力,给了他难得的喘息之机,也让他领受了一份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乐趣。

但对一个热爱写作,把文学当作自己的命根子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痛苦的。

直到16年后,形势发生了变化,王蒙才可以重新拿起笔,回到文学界,回到这个巨大的、有魅力的世界中。他有了一种不能再耽误下去的紧迫感,创作也如火山喷发,岩浆四溅。

06.高龄少年

王蒙此后的作品,打上了新疆的烙印,浸透了新疆少数民族所特有的聪明和智慧,带着一种幽默和讽刺的意味,让人不禁莞尔。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去年9月17日,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可以说,这是对王蒙先生一生执着写作的最高褒奖。

当有人问他是如何保持“青春活力”时,王蒙笑着回答:

“我有广泛的兴趣和关注。当我写小说的时候,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每一根神经都是活跃的。安排计划好自己的生活。每天写作5小时,散步90分钟,唱歌45分钟。”

原来,用一种学习、欣赏和爱护的态度,不断生长,就能保持住“少年感”。

他写的一篇小说,为何成为了王蒙与妻子的定情之物?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年龄,只要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断学习思考生长,就一定可以像王蒙一样,成为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