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八仙”憑啥那麼“鮮”

水八仙,水八仙,总是会有人跟我说起这个“水八仙”,但究竟是哪“八仙”呢?检验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苏州土著的时刻到了!

敢不敢评论区留言告诉忆苏郡,有哪“八仙”呢?

先来看看古人的答案吧!有古诗云“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短短几个字,一首诗便将鼎鼎大名的水八仙说了个大概。

闻名遐迩的横山荷花塘的藕、南荡的芡实、梅湾的吕公菱、葑门外黄天荡的荸荠、莲藕,加上慈菇、茭白、水芹等这些各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经济作物,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凭借自身的鲜美,牢牢地抓住了吃货们的心,成为江南一带家喻户晓的“水八仙”。


茭白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茭白,又名茭笋、高瓜、菰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味甘,性寒;归肝、脾、肺经。

《本草拾遗》中记载: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茭白被誉为“水中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清热解毒、补虚健体,益处多多。

另外,茭白中的豆甾(zāi)醇能清除体内的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它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对女性益处多多。简直就是可以吃的天然抗老神器!


莲藕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莲藕一身宝,秋藕最养人。初秋时的莲藕,蛰伏了一整个春夏,也经历了一年中最丰沛漫长的雨季,因此口感上更加的鲜脆可口。莲藕一身宝,秋藕最养人。李时珍《本草纲目》 有一句赞语:“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莲藕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据了解,每100克鲜藕汁,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3.7倍,维生素K是萝卜的18倍……再加上,生熟莲藕的性气不同,这都为其多种滋补功效提供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也记载:藕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水芹

水芹和我们在超市里可以买到的芹菜有啥区别呢?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忆苏郡来跟你唠唠!水芹并非“水灵灵的芹菜”之缩写。粗略说,芹菜分陆生水生两种,北方人吃的芹菜大多是前者,也就是旱芹;而生在水中的,则是南方人常吃的水芹菜,亦是江南“水八仙”之一。所以也可以说水芹是妥妥的“水做的骨肉”,可以算的上的蔬菜界中的林妹妹。

水芹是冬日最有仙气的蔬菜,脱俗出尘,药香淡淡,余韵袅袅,是荤腥之后的清口之佳物。水芹的好,在于它的气息素淡,有那么一份“天寒堪思君”的萦萦于怀。


鸡头米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每到鸡头米上市的季节,街边就会坐着水乡阿姨们,先聊着,面前的竹篮里就会慢慢积起一颗颗米白圆润的鸡头米。说是米,却又很精贵,因为剥起来实在不易,指甲还容易染黑。在匆忙的早晨或昏昏欲睡的下午,煮沸水关火,鸡头米下锅两三分钟就捞起,加入白糖腌制的桂花,香气四溢,鸡头米清香带着软韧的口感,不得不感慨做苏州人真好。


茨菰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茨菰口感粉糯,一般和猪肉一起做成茨菰烧肉。比起芋头,土豆一类,茨菰作为水生植物,带了一种奇异的涩味和苦味,开始不适应,却越吃越尝到茨菰独特的风味。我家有时将茨菰切片,上面盛上腊肉一类蒸制,味道也颇好。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茨菇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锌、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肌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保健食品。


荸荠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过了处暑,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肺对应秋季,为娇脏,喜润恶燥,故饮食原则应以清热化湿、健脾润肺为主。此时素有“地下雪梨”的荸荠就最适合不过了。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荸荠果蔬兼用,为水果生吃或当蔬菜熟食,皆鲜美可口,别具风味。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类食品,它还含蛋白质、糖类、脂肪、淀粉和胡萝卜素、维生素C、烟酸及铝、磷、铁等营养成分。


莼菜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莼菜自古就被视为珍贵蔬菜,鲜嫩滑腻,用来调羹作汤,清香浓郁,和姜醋作羹食,大清胃火,消酒积,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防治贫血、肝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叶圣陶《藕与莼菜》也说:“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很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菱角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夏末秋初,一种水灵灵的江南吃食--红菱如期而至。红菱生脆鲜嫩,适合生食。口感鲜洁,寓意又好,真的像极了水灵灵的苏州小娘鱼。想吃到甜脆的红菱,一定来苏州太湖西山岛的早集市,因为这里有农户清晨采摘的新鲜菱角,剥开一枚,轻轻一嗑,清香甘甜的滋味在唇齿间流转,过足嘴瘾。


“水八仙”凭啥那么“鲜”

等到了深秋,水红菱便消失了身影,“老乌菱”就上市了,老乌菱颜色暗,两端弯钩又翘又尖,小时候老觉得它像某个动画片里的妖怪。其壳非常硬,吃时需要用小刀劈开,刚煮好的老乌菱吃起来沙沙糯糯,一不小心就吃到晚饭也吃不下了。


看完了忆苏郡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在咽口水了呢?这个周末不妨就来苏州太湖西山岛,尝一尝最地道的苏州湖鲜,品一品水八仙到底有多“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