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助手
應該是這本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很多人就像一種乞丐,明明身上揣著兩錠子金子,卻不知道如何使用的乞丐。
如果你上過高中,高中的政治課,必然有這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很多人學習它,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實在是暴殄天物啊!
哲學很深,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可以了。舉幾個很簡單的例子。
比如你想變聰明,變得更加的有知識有文化,那麼建議你每四天到五天之內,完完整整的讀完一本書。堅持一年,你會發現你的知識儲備會驚人的提高!!
這在馬克思哲學裡面叫做量變引起質變。
這是好的變化,也有不好的變化,比如說你每天喝酒每天抽菸,短時間之內,沒有出現別人說的那種壞處。因為這個量還沒有達到,等過了10年20年,你的健康狀況肯定是堪憂的。
還有,講的是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原理內容:⑴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意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⑵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這段原理是說,任何事情腦子裡面想想是不行的,一定要付諸實踐。一定要行動起來。
讀一讀哲學吧,它會讓你變得更加的聰明和強大。
10萬個疑問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先說我讀過哪些書:從我讀書認字那天開始我就開始讀書了,但這只是在課堂上。好吧說說讀過哪些書吧,我真正讀的第一本課外書是《格列佛遊記》,當時因為家裡比較窮,是借同學的,拿到書的時候兼職是欣喜若狂,每到週末,我的任務就是放牛,放牛的時候我會帶著這本書去讀,說實話那時候求知慾很強,那時我才五年級,一個星期硬是讀完了,裡面的故事就連做夢都會夢到,很奇怪吧。記得當時村裡的鄰居看見我都會當他們孩子的面誇我,說我很認真刻苦,放牛都不忘記讀書。我那時候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後來吧到了初中,我開始讀其他的一些書籍,也是跟同學借的,印象最深的是《伊索寓言》和《家》,也是一樣每到週末就會有時間就看書,特別是《家》,每次看了都會被裡邊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而且我還特別佩服覺慧。後來吧,由於在農村,基本上也讀不到什麼課外書,一直到高中,由於學習時間比較緊,基本上沒讀過什麼課外書,就讀了幾本四大名著,而且也就是範範的讀。到了大學,由於時間比較充裕,所以一有時間就會去圖書館坐坐,這期間讀的也比較多,我比較喜歡看魯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所以什麼《朝花夕拾》、《狂人日記》《家.春.秋》三部曲,《茶館》、《龍鬚溝》《駱駝祥子》《阿q症狀》等謝謝基本上重新看了一遍,然後《老人與海》《高老莊》《平凡的世界》《羊脂球》《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等又看了一些。零零總總看了五六十本吧。到了參加工作,這時讀的少,由於時間關係看的也不多,《源氏物語》認真看過,其他就是一些專業技能書籍。
接下來說說收穫吧,首先讀書肯定是有益處的,比如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另一個是書面寫作能力,其次讀書能夠影響你的社交思維,增加見識,最後我覺得讀書可以打發時間等等。總之收穫我覺得還是很多的。
最後說說堅持看書的建議吧。看書本來是件比較費時間的事情,現在好多人基本上離不開手機,所以要堅持看書首先你得有意識把手機放下,開始自然是不習慣的,每次看書其實你只要堅持前十分鐘,後邊基本上就不能自拔了,所以看書一定要堅持前十分鐘。第二學會找到興趣和同行,比如多跟愛看書的人交流,然後可以多寫點東西,你會發現書看多了其實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然後寫好的東西分享給別人,別人看了也會給你鼓勵,這無形中也是鼓勵你看書。最後我覺得危機認識很重要,這是一個進步飛速的社會,你要是不努力,別人很快就把你淘汰了,所以心存危機感也是督促你看書的好事。還有建議一定要看紙質書,有的人認為電子書也可以,我不認為,畢竟用手機看電子書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別人一個電話一個短信可能就把你打斷了。總而言之,看書事件好事,你一定要相信開卷有益。
連叢先生
我從小愛讀書,讀過很多書,各種各樣的書。
比如,6歲時候在爺爺家翻《土鱉養殖》--插畫很嚇人。14歲時候在書店翻閱《人體解剖生理學》,後來還讀了很多著名的,不著名的。我記得他們的名字和作者的軼事,還有各種跌宕的故事,除了寫作文穩拿高分,人生收穫談不上。
一直到我24歲~~~
正經歷人生第一次失戀和失業,那種生的樂趣降低到冰點,隨之而來的是神經性厭食,整個人都不大好,當我經歷了吃什麼吐什麼,我意識到我要做點什麼轉移注意力。
沒心沒肺的閨蜜給我推薦一本書《寂寞可以殺死一隻恐龍》,那時她正在讀,樂不可支。
看書是使人放鬆的,情節輕鬆,沒有爾虞我詐,我很快沉迷其中,心裡不斷為女主角鼓掌,當看她的閨蜜那麼挺她,我心裡都是甜的。當我看到愛吃的女主角一次次愉快吃零食而絲毫不在意體重時候,我心裡鬆動了。當書裡有一段描寫
“半夜打開冰箱,瑞士蛋糕好像一座富士山靜靜矗立在那裡,雪白的糖霜好似覆蓋著一層雪,彷彿在喊吃我啊吃我啊”對不起,我真的餓了。
當我開始吃下一口蛋糕時候,我感覺我又重新回到世間,重新嚐到食物的美味,重新發現我依然被愛著。
我至今能記得那本書,那種輕鬆,樂觀的情緒,在我最崩潰的時候拯救了我。
如果說收穫最大,應該是24歲的時候一本輕鬆的小說。
之後我依然在讀書,讀書這個習慣感謝我的父母,在我很小時念書給我聽,這個習慣伴隨我終生,似乎沒有為了堅持讀書而讀書。時間空暇,喜歡拿一本書來看看,無論是小說,還是歷史。如果很累就看看菜譜,生活收納,圖片精美,使人放鬆。
每次太忙而很久沒有閱讀,不妨聽聽樊登,他會把一本晦澀的書娓娓道來,聽過以後還是忍不住會看原本,希望找出不一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