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涨价,喜茶涨价,通胀已经来了?

通胀,俗称通货膨胀,反应到市场上就是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随着疫情的发展,世界央妈们都在着急放水,很多人开始担心通胀的发生,近几天发生的事情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焦虑的神经。


这两天,满屏都是涨价的信息,海底捞复工后涨价6%,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饭7块;头部奶茶品牌全面迈入30元时代,调查发现喜茶多款产品涨价2元,网红饮料涨价,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围观。


甚至部分城市的房产价格及成交量陆续回温,动辄上百万的房子也在涨价,是否说明物价上涨已经传导到百万级了?通胀这个洪水猛兽已经出来“吃人”了?


实则不然。


Part 1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通胀。通货膨胀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物价上涨。


放水确实可能带来物价上涨,但却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必然条件。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货币主义公式MV = PT,M是货币的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也就是通货膨胀的量度,T是总交换量也就是该经济体内的总产出。


目前来看,随着各国央行放水,M确实会有所上升,但是因为疫情影响,上述等式中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十分明显,V显著下降。疫情下,更多的人在捂紧钱袋生活,少出门甚至不出门消费,原有的消费计划取消或者暂缓,原有的工作可能也丢了或者收入明显下降。V的快速下降,导致等式左边MV的总值还无法判断通胀的结果。


更多的人在观望疫情的发展,观望经济的走向。疫情困住了人们的双脚,也束缚了冲动消费的双手。


因此,现阶段大环境还不具备通胀的环境。


Part 2


既然大环境不具备通胀的条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品牌在涨涨涨?


海底捞及喜茶的行为更像是企业的自救,或者是巨头企业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在试探市场的接受能力,借机挽回疫情期间的损失。现阶段所有的涨价企业都有一个特征---行业的巨头,平时积累有大量的客户群体,是客户给了他们涨价的信心。


疫情之下,大部分的企业还都处于寒冬之中,更多的企业还是面对怎么活下去,无数的商家通过打折促销等形式确保活下来,尤其是餐饮业、服装业、外贸业,这时候的海底捞寄希望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实属另类(最终以道歉、降价收尾)。本文也不是批判海底捞的行为,消费本是一个市场行为,商家拥有一定范围内涨价的权利。只是觉着在这个节点如果企业只是想着通过涨价来收割消费者,未免有些不厚道。


疫情下,涨涨涨更能拨动市场敏感的神经。背后,更多的企业通过降价等方式忍辱负重,活下去才是第一目标。


千万不要被市场的假象所欺骗,现今市场更像是通缩。

通胀还没有来,远没有到紧张的时刻。


Part 3


现阶段通胀还没有来,央妈本次放水就不会引起通胀了吗?


并不是!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时刻做好通胀的准备,随时做好各项防通胀的措施。从美国的无限量QE开始,全球央行即将开启新一轮印钱模式。支付宝的年化收益已经低于2%了,说明资金整体的预期收益率在下降,也间接说明一级市场上的钱多起来了。


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或者疫苗提前研制出来,抑或是货币放水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那么市场上的信心逐渐恢复,市场上将出现天量的货币。那时候,大水灌溉的货币将直接冲击二级市场,通胀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现在。


当下,我们应做一个警惕的市场参与者,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关注国际动态走向。


危机危机,危完机现,疫情之下,很有可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逆袭良机。


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通胀,如何让财富保值?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我会写一系列关于投资的文章,深入分析眼前买房是不是好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