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致,德不可至——《知北游》第二夜

【本经】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译文】

知于是问黄帝:“我和你知道这些道理,无为谓和狂屈不知道这些道理,那么,谁是正确的呢?”黄帝说:“那无为谓是真正正确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则始终未能接近于道。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所以圣人施行的是不用言传的教育。道不可能靠言传来获得,德不可能靠谈话来达到。没有偏爱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讲求道义是可以亏损残缺的,而礼仪的推行只是相互虚伪欺诈。所以说,‘失去了道而后能获得德,失去了德而后能获得仁,失去了仁而后能获得义,失去了义而后能获得礼。礼,乃是道的伪饰、乱的祸首’。所以说,‘体察道的人每天都得清除伪饰,清除而又再清除以至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了。’如今你已对外物有所作为,想要再返回根本,不是很困难吗!假如容易改变而回归根本,恐怕只有是得道的人啊!

其实就是想说,教育,不能光靠嘴说,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就像我考上高中教师岗,还没有开始带学生之前,其实我各种臆想,觉得这个工作很不好干,毕竟高中生嘛,十六七岁,都处于青春期,都比较容易叛逆,我自己性子简单的都像孩子,前男友说,都不是小学三年级,就像个孩子。对于人心的揣摩与把握,我真的不曾用过心,所以我很怕,怕和这些孩子们沟通不好,怕不能够在这个三观形成的黄金时期给她们以正确并且合适的引导。

但,意外地,马上带课、带班一个学期的我,竟然和孩子们相处的很好,也总是能够把我想教的东西传达给他们,孩子们虽然有时候会淘气,但他们也真的很懂事,很可爱,很暖心,我在朋友圈发说,突然想过生日,可惜生日在夏天,上周去查寝的时候,孩子们就围在一起给我唱生日歌;刚刚去查寝的时候,孩子们围着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尽管我也还小,对“妈妈”这个称谓充满抗拒,但我依然很窝心。写读书笔记之前,我尝试设想如果自己离开这里,离开这个挺落后工资又低的地方,我发现我做不到 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们,我舍不得这些学生,我太爱他们了,也感受到他们对我满满的爱,甚至都不想去想,万一他们毕业,万一他们分班,真的舍不得。我希望我这个从家跑了4000多公里的内地老师,可以在他们的人生中给他们以好的影响,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