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來自剛剛好的壓力

孩子的成长来自刚刚好的压力

记得我家扬扬在学游泳的时候,最开始教练带他在浅水区学习基本的姿势。在熟悉基本的姿势之后,教练让他到深水区去游,这时,他却怎么都不肯去了,他一脸惊恐,死死抓住泳池边缘,就是不去深水区。但是不去深水区是学不好游泳的,在教练的陪伴和我的鼓励下,他终于开始慢慢的沿着泳池边界往深水区游去,在他到达浅水区和深水区的边界时,有些迟疑,我和教练不断为他鼓劲,他继续往前,终于游到了深水区,最终学会了游泳。这让我想到科恩的《游戏力》一书中提到的:

成长来自刚刚好的压力。

为什么刚刚好的压力能够帮助孩子成长?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时,如果这个目标距离自己太远太高,往往会放弃这个目标。当这个目标太低时,又不会有努力的动力。当这个目标是属于自己跳一跳能够到的时候,往往会激发起最大的动力。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给孩子的目标没有难度,孩子就不会获得成长。如果孩子面对的困难远远超出他的能力,他会直接放弃努力。只有在刚刚好的难度下,孩子才会更有动力去争取,他才能获得成长。

父母如何找到刚刚好的压力,来帮助孩子成长呢?

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刚刚好的压力

在游戏力育儿中,我们称带来刚刚好压力的点叫临界点。当孩子的压力不到临界点时,往往动力不足,人处于松懈状态,表现不佳。当压力超过临界点、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会本能地逃避或是情绪失控,表现会再次快速下降。科恩博士称这个“变化”的拐点为儿童面对压力时心理上的“临界点”。此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协助孩子面对压力,把紧张情绪调整到临界点附近,获得成长和良好表现。压力、成长曲线完整的表现了这个过程。

成长来自刚刚好的压力

Ø 父母需要观察孩子的身体和情绪反应

根据压力与表现的倒U曲线,在曲线上升、压力较小的阶段,孩子的身体表现轻松,孩子可以直面感受。此时我们可以多鼓励和支持孩子,让他继续往高难度挑战。

在压力接近临界点时,孩子的身体可能会出现抽泣、发脾气、或者退缩,情绪会感觉到害怕、快要崩溃的边缘,但同时仍有迎接挑战的意愿和向前一步的可能。此时我们可以推动孩子往前,帮助他超越自我,获得成长。

在压力超过临界点时,孩子的可能就是嚎嚎大哭、脸色惨白、身体紧绷的状态,情绪上也会有失控、崩溃的表现。此时家长不可再继续推动孩子前进,需要多一些倾听和陪伴。

Ø 父母在临界点轻推孩子

家长推动孩子往前的动作需要“轻轻的”、“缓缓的”,在整个过程中记得保持联结和持续向前,才能有效推动孩子找到临界点,并获得成长。

轻推孩子有5个技巧:

l 一起向前。记得跟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给孩子内心支持。

l 速度一定要慢。只有放下速度,在慢慢的推进中,才能准确找到临界点进行轻推。

l 始终保持在临界点之内。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不推和重推都达不到帮助孩子成长的目标。

l 经常暂停,永不放弃。记住是积极暂停,和孩子一起面对临界点。而消极暂停则是让孩子一个人面对。

l 每次暂停都提供情感支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他在一起的,他会更有信心面对挑战。

Ø 父母可以运用游戏力轻推孩子,协助成长

“走停走”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获得成长。

这让我想到我家孩子打针的故事:扬扬小时候很害怕打针,每次生病要打针抽血的时候,都会躲在我的身后,紧紧的抱住我的大腿不撒手,我看了也非常的心疼。

学习完游戏力之后,在有一次需要抽血前,我跟他玩了一个“走停走”的游戏。我们假装沙发上有个抽血的护士,我陪着他走向沙发。我说,你说停我就停,你说走,我就继续陪你走。一开始他不愿意往前,使劲往后退,我观察到他的手紧紧的抓住我,身体僵硬,于是我就停下来等他。等他稳定一些,我们又尝试往前走了几步,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有时候还后退几步,我们花了十几分钟,终于走到了沙发面前。

玩过这个游戏的第二天我们去抽血,他还是很紧张,我笑着对他说,要不咱们再来玩一个走停走的游戏?于是,我们从大厅的一端缓缓的向抽血站靠近,有好几次他都快哭了起来,但是慢慢的,慢慢的。最后我们终于走到了窗口。

在这个过程中,我所做的只是耐心的陪伴,以及在他需要往前一步的时候轻推了他一把。他成功的战胜了自己。


成长来自刚刚好的压力

当然,这个游戏并不是每次都会奏效,重要的是,我们有时刻保持联结的意识,在孩子的情绪状态波动中,我们是始终和他站在一起。在他情绪上升期,我们支持他,鼓励他。在他情绪崩溃时,我们陪伴他。在他到达临界点时,我们轻推他,帮助他获得成长。因为,成长来自刚刚好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