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堯山壁筆下的寧晉

著名作家尧山壁笔下的宁晋

尧山壁,原名秦陶彬,当代著名作家,河北隆尧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邢台县文化馆干部,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河北文学》编辑,河北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席,河北大学教授,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名作家尧山壁笔下的宁晋

著名作家尧山壁笔下的宁晋

尧山壁撰《张苹先生》

张苹先生1953年回到宁晋中学任教,隔年就赶上“肃反”,领导看过简历,北大毕业,教育局长,国统区供职十几年,惊呼发现一条大鱼,布下天罗地网,派出一拨拨人员外调,结果嘿嘿一笑,说几万斤小米不白花,找出来位五四先驱、民国大儒、爱国志士,随即任命为县教育科副科长、县政协常委。  张苹先生1896年生于宁晋县北丁曹村,四岁丧父,发愤读书。1915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接受新式教育,认识了该校留法预备班的李富春、刘少奇。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全国招生仅19人,师从陈独秀、鲁迅、胡适等名流,兼学李大钊的经济学,还认识了正在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五四”时挺身学生运动最前列,被当局逮捕。我见过一张北大师生欢迎被捕学生回校合影,青年张苹站在核心位置,人很秀气。1929年,经全县士绅举荐,他担任宁晋县教育局长,创办了县乡村师范、树德中学、女子师范讲习所和白豆村完全小学,因为经费不足,变卖自家良田二十亩,宁愿蜗居旧宅老屋。老家北丁曹村宗派纷争,打架斗殴,民不聊生。先生从教育入手,循循善诱,自办酒席,平息矛盾,村风大变,被公推为名誉村长,一块“息事宁人”大匾在门口挂了几十年。1937年七七事变,诸事南迁,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邢台、保定、正定、泊头四所师范和育德中学流亡豫西,成立“国立第一中学”。先生拒绝为日寇工作,携家跋涉千里赶来应聘。亲笔在校门口书写十六个大字:挺起胸膛,竖起脊梁,立定脚跟,抬起头来。又写了慷慨激昂的校歌,唱彻校园。送十六岁的儿子参军抗日,资助一批批学生投奔延安。十年中,国立一中辗转河南、四川、陕西三省,战火硝烟中,先生宁丢弃铺盖也不舍书籍,稍有空隙就搞他的学术研究。抗战胜利,又有北京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聘他去当古汉语教授,依然不改初衷,留在遂宁中学,写完了《音仑》四册。  离乱之中先生常常思念故乡,有诗曰:“登高北望眼欲穿,至亲好友难得见。”盼到解放,却为回家路费发愁,还是家乡父老听说后,一升升粮食,一篮篮鸡蛋,凑齐汇来,迎接游子归来。回到故乡热土,沐浴在新中国阳光下,先生精神焕发,学术研究由穷且益坚进入老当益壮,几十年辛勤耕耘进入收获期。第一是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公布的第一、二批简化汉字吸收了许多他的研究成果,如钟、苹、极等字都是他独创的;第二他创造的“华音拼字”,形体简短,音调准确,易学、易记、易认、易懂,成为后来推广的“汉语拼音”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致信称:“在修改拼音方案时,曾参考过你的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的成功,是有你的贡献在里头。”1966年隆尧宁晋发生地震,山崩地裂,伤口未愈,“文革”袭来,先生被打成“反动权威”,“牛鬼蛇神”,管制劳动。停发工资,靠老伴给粮库缝麻袋、捡煤核过日子,自家衣食无着,还收留了一个流浪的右派分子,管吃管住。  可是这二尺木板也难得一放,找他外调的人络绎不绝。光在国立一中就有四千多名学生,遍及全国,不少将军、教授、高级干部。那时外调瞎胡闹,整人先定性、后取证,写好文字让你抄,摁手印。先生一身正气,实事求是,绝不屈从,保护了许多人,因而也常遭拳打脚踢,落个“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先生天资聪慧,多才多艺,在北大读书时加入京剧社,拉一手好胡琴,回县组织戏友结社,年年四村,上角拉弦,与民同乐。梅葆玖、李和曾、李世济来县演出,必登门拜访。尤其精于书法,在保定上学时,遍临莲池诸家书帖,在北大时师从沈兼士—沈尹默,学养甚高。  旷达者长寿,先生享年九十,无疾而终。留下一座人文丰碑。

著名作家尧山壁笔下的宁晋

作者和尧山壁先生在宁晋

尧山壁笔下的宁晋人何耀明

尧山壁撰《秋山红叶》:

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里,这六百平方公里的山区,涌现了王俊生、郭爱妮、王志琪、王奎泽四名全国劳模,孙清贵等两名全国林业劳模,两任县委书记,一是本地人张亚美,一是宁晋人何耀明,一干就是二十年,走遍山山水水,访问千家万户,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把一个坡是“光屁股”、山是“和尚头”的穷乡僻壤建成了农茂林丰的花果山。

何耀明具有传奇般的光荣历史。“14岁参加抗日战争,16岁任区长、武工队政委” ,“20岁出头任柏乡县长,28岁主政邢台县” 。“他有着令人称道的政绩” ,“他有着令人尊敬的坚贞气节” ,“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官”。

尧山壁撰《乔羽与邢台》:

乔羽没脾气没架子,吸烟喝酒,到处有朋友。走到邢台街上,三步一点头,五步一握手,生一点的叫乔部长,熟一点的叫乔老爷。与他交情最深的是何耀明和吴玉书。

何耀明长他两岁,14岁小八路,16岁当区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县长、县委书记,把邢台县建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受到毛主席接见,爱好文艺。二人朝夕相处,思想默契,对话都是诗句。一天去黄寺工作,中午吃香椿拌面,乔说:闻着香心。何说:吃着爽口。下午上棋盘山,有一尼庵,多数人还俗,只有一人不走,分得庵外几亩坡地,尚未入社。乔说:玉泉古寺禅意浓,何说:和尚还俗为社员。乔说:南坡尼庵归老尼,何说:自种自养度晚年。一天视察东川口水库,乔羽写诗一首:“一带山色明镜里,几叶扁舟彩云间。天惊犹记石如雨,又见鸳鸯自在眠。”三天后同去羊卧湾水库,何耀明回赠一首:“朝登仙翁山,夕游羊卧湾。既穷千里目,复察深水寒。”彼此抄在对方的笔记本上。

所以尧山壁由人而阐发到文。在为何耀明《心之歌》和《丹心.绿叶》所写的序里,尧山壁就发掘出了某些关于文学本质属性的问题。他说:“诗是真诚的,写诗要有赤子之心。他们二位(何耀明和王永淮) 都是真诚的人,具备了诗人的气质。” 他说:“惟动情才能动己,惟动己才能动人。” 他又说:“何耀明全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写自己又不是一本流水账,而是认真筛选,选择那些具有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件,经过艺术和个性化处理,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便具有了时代特点和典型意义,因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

著名作家尧山壁笔下的宁晋

作者(中)和尧山壁先生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