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還在嗎?這個孤獨小說家燃燒了夢想

一、一个“孤独”的小说家

《孤独小说家》中青田耕平是一个不温不火的中年小说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就如三毛所言:“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青田耕平今年三十九岁,他的妻子久荣在三年前因为车祸去世。他在十年前拿了新人奖以后就进入了文坛,被冠以“新潮作家”称号。十年来,耕平背负着这个称号,始终突破不了自己的极限,就窝在一个小的角落里,写着自己喜欢的小说。

他的儿子小驰今年上四年级,是一个情商高的孩子。学校经常会开家长会,耕平每次都会在课堂上睡着,这让小驰感觉很没面子。这次耕平参加完家长会,就去见了冈本编辑。冈本编辑难过地告诉耕平:

《空椅子》本来是要印八千本的,但是,出版社只给印了七千本。初版就减少了一千本,耕平感觉有人朝他的心口狠狠地扎了一刀。

耕平小时候就爱看书,也梦想着当一名小说家,写自己喜欢的故事。可如今,写了十年了,仍旧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来,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纠缠着他。

后来,耕平去了一个叫索芭蕾的文艺酒吧,那是作家们经常聚会的地方。

在那里,大家谈论着谁能拿到下一届的直木奖?有人赌是耕平写的《空椅子》,这部小说是写耕平已故妻子的故事,很感人。还有人赌的是矶贝的《蓝天深处》,矶贝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有很多粉丝,况且他还获过一次直木奖,这次获奖可能性会更大。

走出酒吧,耕平觉得心里舒服多了,看来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他写的小说,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天耕平打起精神来对《空椅子》进行最后的修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耕平仍然埋首工作。这时,耕平接到一个电话,是小驰的班主任打来的,小驰出事了,让他去一趟学校。耕平顺手抓起了夹克,飞快地跑出了家门。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二、孩子的世界你不懂

耕平来到学校,班主任说明了情况,原来小驰用量角器打了同学,而小驰却不说为什么打同学,所以,只能请家长了。耕平对老师和同学道了歉后,小驰才说了原因,原来小驰是为同学打抱不平而大打出手。

孩子的世界你永远不懂,耕平很欣慰,不知不觉,小驰也长大了。

二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耕平收到了一封信。打开信封,是矶贝的新书《蓝天深处》。耕平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一定是一本好书。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读到一半时,耕平知道了这本书写的就是他家的故事。而矶贝给了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俩设定了一个结局:让主人公牺牲自我,永远孤独的困在时间里,以保全孩子和妻子。

看完这个故事,耕平很感动,那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动。在耕平写过的作品里,没有任何一部能与矶贝的这部相比。但是同时,他也很懊恼,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他自己,为什么他就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在这之后的整整一个月里,耕平写不出任何东西,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或许心早已冰封,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吧。耕平的这种想法让他整日活在恐慌中,已经奔四的他,除了写小说,什么工作也干不了,还有孩子和家要养,该怎么办?

儿子小驰看出了爸爸的异样,决定带着爸爸出去散散心,他们的目的地是花场。到了花场,爸爸收到了一封小驰写给他的信,信上说:爸爸,加油,我看好你。耕平眼含着泪,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总是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中不可自拔,没关心到小驰。而小驰则有些担忧老爸,觉得老爸的心胸太狭隘了,就算写不出小说,他以后也可以养活老爸。

耕平抬起头时,恰巧看到小驰手里的蒲公英。突然想到,自己难道不就是一朵蒲公英吗?即使没人欣赏,也要骄傲的绽放。此时的耕平,没有了之前那种焦灼感和迫切感,有的只是一颗对蒲公英美好的向往之心,并以心静如水的心态投入到了写作中。

三、第一次签名会

四月二十五日,《空椅子》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封面画着一把白色的椅子,椅子上没有坐人,却隐约感觉已经被人坐过。冈本编辑设计的很棒。《空椅子》上架的第一个月,耕平没有接到要加印的通知。他苦笑着,并开始构思下一篇小说。突然有一天,耕平接到了一个编辑的电话,邀请他去神奈川的一家书店召开签名。

日子一天天过着,转眼间,就到了签名会的日子。耕平穿上西装,拿上准备好的钢笔,领着小驰坐上一辆雷克萨斯车。车子一路疾驰,很快便到了书店。迎接他们的是书店的负责人横濑香织小姐,她是耕平的超级粉丝,非常喜欢耕平的每一部作品。

签名会在一个商场里举行,耕平认真对待每一个读者,而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两小时后,耕平的首次签名会圆满结束。冈本编辑在楼上的餐厅订了个座,举行庆功宴,大家祝贺着耕平。香织小姐无意间问《空椅子》还会加印吗?对于滞销作家最避讳的问题,香织却轻松地问了出来。

耕平有些惭愧地告诉香织,《空椅子》出版时,就被消减了一千本。香织为耕平打抱不平,觉得一定是弄错了,青田老师的作品写得那么好,不应该被埋没。香织决定从明天开始,要加大力度推广,让青田老师的书卖的更多。

庆功宴快接近尾声,小驰去卫生间了,冈本编辑去柜台结账,座位上,只剩下耕平和香织两个人。香织真诚地拜托耕平,晚上一定要给她发短信。香织的眼神让耕平无法拒绝,好像他除了点头,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夜色撩人,耕平靠在车座上,开始构思着写给香织的第一条短信。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四、人到中年,你欠自己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

时至六月,耕平和香织已约会数次。每次牵起香织的手,耕平满心的幸福感就会荡漾开来。虽已年近四十,耕平觉得似乎回到了青春时代,有时和香织喝喝茶、吃吃饭,有时聊聊最近新看的书,有时牵着手漫步,偶尔还会轻吻送别。

生活虽无波澜,但耕平却很满足于现状。如果有缘分的话,耕平和香织会自然而然地步入下一个阶段吧。

那个电话是在耕平去吃饭的路上打来的,耕平接起电话,编辑米山兴奋地告诉耕平,他的《空椅子》入围了第149届直木奖。刚挂断电话,冈本编辑也打来电话恭喜耕平,并且告诉他其它五本入围的作品,这其中也包括矶贝写的《蓝天深处》。耕平震惊了,第一次入围就碰上了劲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那本书到底有多出色。

十年了,耕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等待大奖揭晓的日子里,耕平仍然和香织约会。但是,两人约会的气氛却越来越微妙,有时耕平想牵香织的手,她却躲开;想亲她的脸,她却低头回避;可有时她又很热情,在大街上突然索吻。这些举动让耕平不知所措,可能和一个中年丧妻的小说家谈恋爱没有安全感吧,耕平总是缺乏自信,不单单是在写作上,在谈恋爱上也是暴露无遗。

距离直木奖的评审会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在评审的前一夜,香织约耕平见面。耕平见到香织穿了一件蓝白条纹的夏裙,淡淡的妆容很迷人,耕平的心期待着,觉得现在是和香织有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

可没想到,香织却哭着对耕平坦白:她有未婚夫了,九月份就要举行婚礼,这段时间,她喜欢上了耕平,可她未婚夫的父亲得了重病,最多只能活半年。她不能抛弃她的未婚夫。只能选择和耕平分手。

人到中年,耕平欠了自己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爱情没了,耕平掩饰好胸口划出的伤洞,难过地送走了香织。然后,一个人走到酒吧,喝到天明。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五、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今天是直木奖评审的日子,耕平洗完澡后,穿上一件白衬衫和一套夏季西装。今晚的形象马虎不得,他认真地打理着自己。耕平下了车,走进了一家高级饭店里。英俊馆的编辑和文化秋冬的联络员在包厢里等着耕平。席间,大家喝着生啤,谈着无关紧要的话题,打发着等待直木奖揭晓的时间。

等待已接近两个小时,能掰的话题都掰尽了。耕平记得走进这家饭店时是下午五点,现在已经晚上九点,消耗了四个小时的精力,耕平觉得很疲乏。况且面前还坐着三位编辑陪着他一起等待。耕平觉得很愧疚,他低下头,用最简单的语言,感激着各位编辑的恩情,即使没有拿到直木奖,那份感激也不会变。

三位编辑感动地落泪了,并表示以后都会一直支持耕平。这时,女服务员拿着电话进来了,耕平双手颤抖着接过电话,把话筒放在耳际。 但是,却被告知得奖的是矶贝的《蓝天深处》。耕平的心像被抽空了似的,虽然心里有不甘和委屈,但是,在这个胜者为王的时代“欢喜也只得中庸”。此刻,耕平只想把自己灌醉,寂寂无闻地写作了十年,好不容易入围直木奖。却与大奖擦肩而过。下次还会不会入围?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这种无助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第一百149届直木奖落下了帷幕,大奖的得主是长相好、素质高、才华横溢的矶贝。耕平坐在索芭蕾酒吧里喝着酒,一个小时候后,矶贝来到了酒吧。他径直朝耕平走去,然后,伸出手紧紧地握住耕平的手,对耕平道歉,《蓝天深处》的原型就是耕平的故事,在矶贝的眼里,耕平是一个好父亲,小驰是个好儿子。

此时,耕平的心被矶贝的作品和品性折服。那份刚读到这本书的隔阂也烟消云散,他紧紧握住胜者的手,衷心地祝贺矶贝。四周响起了掌声,编辑们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个美好的时刻。评审会结束的第一天,耕平又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第二个星期,耕平收到了《文化秋冬》父与子的校样。这是一本决胜之作,书中用幽默的语调讲述了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六、悼念亡妻,最怕不过阴阳两相隔

每年暑假,耕平都会回到老家给亡妻上坟,今年也不例外。耕平一直期待这次上坟,他想和久荣说说这次入围直木奖的事情。列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在检票口,岳母郁美和小芽等待他们。小芽是耕平远方亲戚的女儿,和小驰一样大,每年暑假两个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

时隔四年,每次上坟,耕平都感觉久荣不是死了,而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差不多,久荣在那个世界还和从前一样活着。小驰站在久荣的墓碑前,双手合十,叽叽咕咕地许着愿望,希望长得比小芽高,还希望耕平的书大卖。耕平苦笑着,原来久荣也不好过啊,原本想着死后能图个清静,却没想到被活人的愿望叨扰着。

岳父重行拿着长勺给女儿的墓碑浇水,岳母郁美语重心长地劝说耕平,趁着年轻,再找个妻子,家里有个女人还是有好处的,岳父也在附和着,耕平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有个人帮助也是好的,不管再不再婚,耕平都是他们的儿子,这一点是永远变不了的。岳父的话深深地触动了耕平,他向着岳父岳母深深地鞠了一躬。

晚饭时,耕平喝了一点小酒,便早早地躺在了床上,小驰白天玩累了,早已熟睡,耕平看着儿子,脑子里想着再婚的事情,如果他们的世界里再新添一个人,耕平觉得接受不了,他难以忘记妻子久荣的音容笑貌。

天快亮时,耕平梦见久荣回来了,可耕平不论如何向前迈步,始终走不到久荣的面前,耕平难过地呼唤着久荣,却仍然无法靠近。睁开眼时,阳光洒进了房间里,耕平浑身是汗,四年了,久荣第一次进入到他的梦里。

暑假的最后一个夜晚,附近的邻居齐聚在一起吃烧烤,岳母将一个国语老师奈绪介绍给耕平。却没想到奈绪向耕平坦白了一个秘密,她和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交往了五年。耕平刚听到这个秘密时,觉得很震惊,但时代在变,人与人的相遇相知恋爱的方式也在变,耕平慢慢也能接受了。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七、是意外?还是预谋已久的自杀?

后半个暑期,小驰每天忙于写作业和画画。而耕平和国语老师奈绪仍保持着短信联系,虽不像年轻恋人一样每天几十通电话,但是每隔几天就会互通短信。对于耕平来说,这样的节奏最为舒心。

有一次,奈绪突然问耕平他的妻子是怎么去世的。耕平呆呆地望着手机屏幕,很久才回信息告诉奈绪,他的妻子是因为交通事故去世的,车撞在高速的侧壁上,几乎当场死亡。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四年了,但每当耕平回想起这件事情时,心还会疼痛。

初识久荣是在朋友的酒会上,她有着洒脱淡然的个性、用独特的说话方式侃侃而谈着耕平不擅长的政治问题。在耕平看来,久荣是那么的魅惑迷人。久荣出事是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那时小驰才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对母亲的死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是每天反复地问耕平不去学校会不会被老师骂?

耕平安慰着小驰,可他内心所承受的打击,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像抽走了耕平的一半灵魂、一半内脏、一半血液。他永远无法忘记久荣躺在手术台上,一个年轻的医生不停为她做心脏复苏。

耕平有些疑惑,久荣的死真的是意外吗?久荣开车一直很好的。说起来,出事那时,久荣的一个女同事阿久津有些话要对耕平说,出事到现在已经四年了,耕平决定约阿久津见面,他想要弄明白久荣的死到底是意外,还是预谋已久的自杀?

在一家咖啡店里,耕平见到了阿久津,阿久津交给耕平一封信,这封信是久荣在出事之前写的,耕平撕开信封,读着信上的内容,久荣写了自己生活的很幸福,有一个爱她的丈夫,还有全世界最可爱的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个温馨的家,生活简直美好的像梦一样。

然而,久荣的心却不满足,生活在这个完美的世界,让她痛不欲生,如果自己不复存在,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久荣还提到,如果耕平找一个和她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一定会比现在幸福。落款是青田久荣。耕平读着眼里便含满了泪水,自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会幸福?久荣真的是这么想的吗?耕平一遍一遍地读着被泪水模糊了的信件。

八、活着、笑着、爱着,记住不要跳过中间那一步

九月已过,十月姗姗来迟,亡妻同事转交的那封信,给了耕平重重一击,久荣在信里表明了自杀的愿望,久荣为什么会有“自己不复存在”这种想法呢?耕平越想心里越痛苦,耕平纠结着:妻子的死,到底是意外,还是自寻短见?

十月中旬,新书《父与子》的赠书寄到了耕平的手里,一直为妻子的事情而纠结的他异常高兴,新书面世了,书的封面是父亲和儿子俩人牵手漫步的背影,给人很温暖的感觉。《父与子》是耕平的决胜之作,是否可以通过这本书再次入围直木奖呢?耕平等待了两周也没有消息,耕平心里有些失落。

收到奈绪的短信,已经是十一月末,内容很简单,约耕平见面。在吃饭期间,耕平始终闷头喝着烧酒,奈绪感觉到了耕平内心的苦闷,便询问着耕平,耕平说了妻子久荣的事情,从相识到交往,从步入婚姻到小驰的降生,最后说道到久荣出车祸的详细经过时,奈绪听得屏住了呼吸,耕平没有说到久荣写的那封信。

奈绪很羡慕久荣,耕平现在还这么痛苦,心里一定还深深地爱着久荣,久荣在天堂一定也很幸福。奈绪也告诉耕平自己决定分手,不搞婚外情了,要和一个真正在乎自己的人交往,耕平送走奈绪,回到了自己的公寓。

十二月,耕平挨过交稿日,走在购物街上,突然接到编辑的电话,告诉耕平《父与子》被推选入围第150届直木奖。挂断电话,耕平高兴极了,居然连续两次入围直木奖,这十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九、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耕平再一次入围直木奖本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到处都是说三道四的人。有的说主办方买通了评委,内定青田耕平为大奖得主者,也有的说耕平是个恶心的小说家,只会写妻子的死还有和儿子的二人生活。

耕平觉得很气愤,但更多的是难过,他把自己最宝贵的故事创作给世人看,世人却用刻薄的言语来攻击他。作家的生存方式或许就是这样,作品日益丰满,作家却饱受批判,日渐瘦弱。

就这样,耕平浑然不知地跨过了年关,自从和久荣的老同事见面以后,耕平一直在寻找妻子意外之死的真相。耕平心里明白,要拯救自己这颗荒芜颓废的心,必须重新回到妻子出车祸那天,可时间不会倒流,耕平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做到。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新年大扫除时,小驰发现了一个光盘,耕平接过光盘,光盘上写着:送给十年后的耕平和小驰。耕平心里一惊,这是久荣的字迹。耕平把光盘放在了影碟机里,和小驰静静地看着录像。

在录像里,久荣说了对小驰的期待,希望小驰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当做一生的事业为之奋斗。然后,说到了耕平,即使十年后,耕平头发稀疏,老眼昏花,久荣也一样爱着他,最后,久荣又说到了她对未来很憧憬,努力让一家人过得更幸福。

耕平久久地凝视着屏幕,流着眼泪,久荣的死确实是意外,不是自杀。耕平终于彻底接受了妻子的死。

新年就这样过去了,两周后,直木奖的评审会开始了,等待的地点是银座的一个酒吧,两个小时后,评审员打来电话告诉耕平,他写的《父与子》获得了第一百五十届直木奖,是单独获奖。

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就像耕平在获奖感言里说的,在生活苦不堪言的时候,在人生失去方向的时候,是坚持不懈地写作,拯救了耕平,让他有了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是书写的力量带给了耕平想要的一切,让他这个“孤独”小说家,不再孤独。

人到中年,你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吗?这个孤独小说家燃烧了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