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國一卷文言文挖空訓練,告訴你,重視課本有多重要

高考語文中的文言文,想要提高成績,需要做題,尤其是真題。通過分析歷年真題,你會有很大的收穫,比如:

掌握大量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知識點;
掌握高考所選文段的題材,把握風向;
最重要的是,能讓你知道很多考點來源於課本知識的遷移,所以,一定要重視課本。

不重視課本,覺著學了那麼多古詩文,考試的時候無非是幾分名句默寫,這是很多學生存在的誤區。重要的話說三遍,一定要重視課本啊!

下面分享一下2019年高考全國一卷文言文挖空訓練:


賈生(古時對讀書人的通稱)名誼(名是供長輩呼喚;字,又稱“表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於禮貌和尊敬)洛陽人也(句式:判斷句)年十八以(因為。見《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勇氣聞於諸侯”)能誦詩屬(zhǔ,連綴。見《張衡傳》“衡少善屬文”)書聞(聞名,出名。見《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勇氣聞於諸侯”)於郡中(句式:狀語後置句)吳廷尉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稱,古代一種地方官職,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吏)聞(聽說。見《荊軻刺秦王》“乃今得聞教”)其秀才(指才能優異。見《陳情表》中“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召(招呼。見《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悉召群臣議”)置(安放。見《逍遙遊》“置杯焉則膠”)門下(在某人的門庭之下)甚幸愛(欣賞)

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漢文帝的諡號。諡號是對古代君主、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指為官的政績)為天下第一,故(從前。見《項脊軒志》“軒東故嘗位廚”)與李斯同邑(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嘗”,曾經)學事(為……做事)焉(代詞,代李斯),乃徵(徵召,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見《張衡傳》“徵拜尚書”)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很。見《過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省略句,應為“以(之)為”)博士(是學官名,秦漢時是指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指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是時(這個時候。見《荊軻刺秦王》“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都。見《赤壁賦》“餚核既盡”)為之對(應答),人人各如(好像。見《赤壁賦》“如怨如慕”)其意所欲出。諸(各位)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比得上。見《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

孝文帝說(通“悅”,喜歡)之,超遷(超級提拔),一歲(年)中至太中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賈生以為(認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和平融洽),而固(確實)當改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正,一年的開始;朔,一月的開始。古時改朝換代,新王朝表示“應天承運”,須重定正朔,改正朔,就是改定曆法),易(改變)服色(指車馬服飾的顏色),法(訂立)制度,定官名,興(振興)禮樂,乃悉(都。見《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悉召群臣議”)草具(草擬)其事儀法,色尚(崇尚。賈誼認為漢朝是土德,土,黃色,所以尚黃)黃,數用五(即“五行之說”),為官名,悉更(改變。見《荊軻刺秦王》“願足下更慮之”)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剛剛登上帝位),謙讓未遑(無暇,指沒有時間。見《采薇》“不遑啟居”)也。諸律令所更(更改)定,及(以及)列侯悉就(接近,走近。見《勸學》“金就礪則利”)國(列侯悉就國:要求諸侯都要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因當時有不少宗室功臣受封之後,依然不離京城),其說(思想,觀點。如“著書立說”)皆自賈生髮(產生。見《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之。於是天子議(商議)以為賈生任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簡稱。夏朝始設,周代沿襲,“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時高級掌管或爵位的稱謂)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即之類,指這些人。見《過秦論》“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盡害(嫉妒)之,乃短(說壞話)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獨攬,獨有)權,紛亂諸事。”

於是天子後亦疏(疏遠,不親近)之,不用(採用)其議(提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之後,已經)辭(告辭,辭別。見《鴻門宴》“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往行,及(等到。見《過秦論》“及至始皇”)渡湘水,為賦(即辭賦,古代寫景抒情的一種文體。見《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以吊(悼念死者)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歲餘,賈生徵(被徵召)見(拜見)。

孝文帝方(正。見《蘇武傳》“方欲發使送武等”)受釐(漢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國祭祀之後,皆以祭餘之肉歸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釐),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臀部放在腳後跟上)宣室(宮殿名,在未央宮中,是皇帝齋戒的地方)。上因(因為)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本源)。賈生因(就)具(詳細地。見《鴻門宴》“具告以事”)道(講解。見《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所以然(這樣)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往前移動,這是親近的表示)。既罷(完畢後。見《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歸國”),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超過。見《項羽之死》“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之,今不及(比得上。見《師說》“其賢不及孔子”)也。”

居(度過一段時間)頃之(不久),拜(任命。見《廉頗藺相如列傳》“取陽晉,拜為上卿”)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給……當老師)之。文帝復封(指帝王賞賜)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列侯不是侯爵,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個等級,公侯伯子男為第一、二品,縣侯為三品,鄉侯為四品,亭侯為五品)。賈生諫(指規勸君主或尊長改正錯誤),以為患之興(興起。見《勸學》“風雨興焉”)自(從)此起(開始。見《鴻門宴》“項莊拔劍起舞”)矣。賈生數(多次)上疏(奏章。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條陳述自己對某事意見的一種文體。臣子向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常用的文體還有表,如《陳情表》),言諸侯或連(接連。見《夢遊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數郡,非(違背。見《論語》“非禮勿聽”)古之制,可稍(漸漸。見《蘇武傳》“稍遷至栘中廄監”)削(削減)之。文帝不聽。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後代)。賈生自傷(悲痛,感慨)為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文言知識點都可以從課內找到依據,所以,課內知識沒學好的小夥伴們,快快行動起來吧!

話說,這麼寶貴的資料,還不快快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