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評論員|防控常態化,恢復加速度

疫情防控不能放鬆,經濟社會秩序恢復要全面加速,這是當下我們要發力的兩手,也是今後一段時間必須適應的常態。這一點,無論是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是此前舉行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都有明確要求。

一季度,我省贏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復工復產取得重要成效,經濟社會主要指標企穩趨好,重點行業企業運行穩健,新興動能逆勢增長,民生保障穩固有力,但經濟循環中還存在堵點、斷點,經濟運行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服務業回升比較緩慢,市場需求還比較乏力,城鄉煙火味還不濃,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居民就業、增收有難度,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點增多。加速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已成為當務之急。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兩手,但並不是平行的兩手,兩者之間具有強因果關係和正相關關係。疫情防控是經濟發展的“變量”,疫情走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發展的走勢。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的,“不斷鞏固疫情持續向好態勢”,能“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在疫情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我們要珍惜經過艱苦努力形成的戰果,緊緊抓住機遇,主動作為,加速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經過前期艱苦鏖戰,我省業已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防聯控機制,擁有著較為齊全的物資保障體系和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醫療救護體系,搭建起涵蓋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消費、就業的大數據支撐體系。我省是全國首個確診病例千例以上清零的省份,也是復工復產啟動較早、見效較快的省份。核酸檢測比較充分,全省已連續50天無新增本土病例,無一家企業因復工復產而發生疫情,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極低並且得到嚴格管理……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掃清了戰場。只要我們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慎終如始守住機場、車站等“防輸入”的“大門”,把牢企業、社區、鄉鎮等“防反彈”的“網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就完全可以放下心來。

防控是前提,發展是目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戰略策略,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明確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要求。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要求,做好“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這道必答題。既戒盲目樂觀、保持謹慎之心,又避免過度緊張、樹立必勝之心,找準發展和防控的平衡點,實現積極進取、主動有為。

穀雨聲聲,形勢逼人。雄關漫道,任務如山。唯有將經歷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防控成果,儘快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我們吃過的苦、受過的磨難才是值得的,才能真正在“雙戰”中奪取“雙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