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不到價格翻40倍,熔噴布如何成為“印鈔機”

摘要:

2019年11月公佈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從業人員為5.33億人,其中第二產業2億人,第三產業3.3億人。若全面復產,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每天需要5.3億隻口罩;其他非勞動力,雖然不頻繁出門,保守按每週用一隻的口罩需求量計算,每天也需要1.2億隻。所以,14億人的口罩日需求量遠大於5.3億。

除了國內剛性需求,還有國際的緊急需求。

在4月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介紹,截至4月4日,已經有54個國家(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和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另外還有74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採購洽談。

根據海關統計,從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其中口罩約38.6億隻,價值77.2億元。

“熔噴布的量可能並不少,但是我們買不到,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停產。我們原本一天需要2噸的熔噴布,現在供應只有300公斤,這兩天只能搞到200公斤。這讓我們怎麼生產?所以只能停止一部分機器的運轉。” 一位四川的口罩生產廠家負責人表示。

熔噴布的緊缺,主要來自口罩生產廠家的突然增加。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口罩和呼吸防護相關企業超8.5萬家,2020年2月1日~4月13日新增超3.1萬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2013.54%。其中經營範圍含“進出口”的企業有3.3萬多家,佔企業總數的38.51%。

3月27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石化、國機集團等企業轉產增產,熔噴布產量快速提升。截至3月27日,中央企業熔噴布日供應量已達到42.5噸,已累計生產供應超過1000噸熔噴布,可供生產10億隻口罩。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新建20條生產線於4月份陸續達產,央企熔噴布日產能預計將超70噸。

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信息,預計3月底、4月初,國內熔噴布日產能將達200噸左右,可以滿足約2億隻平面口罩或6000萬隻醫用防護口罩所需,總量可滿足最低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