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何會爆發如此多的傳染病?

近年為何會爆發如此多的流行性傳染病的爆發?

有非典,有禽流感,有非洲豬瘟,有冠狀病毒等等

瘟疫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既包括自然方面的因素,例如環境汙染、生態破壞、乾旱災害等的間接影響,又包括人為社會方面的原因,例如人口數量激增、喪葬習俗、醫療衛生條件等。

瘟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其傳播之快、危害程度之重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故對瘟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現代醫學認為,疫病是發生在人、動物或植物身上,並具有可傳染性的疾病的統稱,一般由寄生蟲、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

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釋放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者(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該理論同樣適用於歷史時期的瘟疫發生情況,但是還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來促成這三個環節的存在。

總之,瘟疫的發生是與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的,所以在探究瘟疫發生的成因時,既要考慮自然因素,也要考慮到社會因素方面。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自然災害之後,常容易發生細菌性傳染病,那是不是可以認為全球變暖也是一個災難性的自然因數。

近年來爆發的這麼多大規模的疫情,歸根結底是我們對自然環境的過度索取導致了疾病的爆發,吃野味能吃到上天入地的境界。這僅僅是過度索取的一種方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發展,但是要合理。

由於各色的社會人群存在,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對公共場合服務行業要有一定的限制和取締,以防止疫病的傳播。

首先干預飲食市場,擴大衛生宣傳。規定“禁止售賣病死或腐壞之牛羊豬鴨雞及其他禽獸肉品;腐壞之魚蝦及其他水族類食物;腐壞之雞蛋、鴨蛋;腐爛之瓜果蔬菜;腐壞之糕餅或有毒色素之糖果;變質、不潔之飲料;有害健康之香料等調味材料;其他腐壞變質之飲食物”。

公共娛樂場所包括戲劇院、電影院、遊藝場等人員集中場所一定要做好消毒衛生,把衛生消毒納入是否能繼續營業的要求中去。

自然環境還有一點,從現在的垃圾集中填埋,是否是改變了一個生態環境,產生一些獨特的傳染源?從而被人類所使用,食用,造成疫情爆發。

來源:文章資料來源大部分,個別做了修改和補充

(1691—1692年陝西瘟疫發生原因初探

徐素娟1,費 傑1,3,霍 霏1,何洪鳴2

)

(從自然環境因素探討瘟疫發生的原因

——以1946—1948年河北瘟疫為中心

賈 鴿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 3000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