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處理班級學生打架事件?用2W1H模型解決

在我们做班主任的过程中,相信有很多的班主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问题,小的可以是不交作业,迟到,旷课等等,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打架的问题,抽烟的问题,爬墙,早恋等问题。在普通中学中,可能对于大的问题很少见到,但是中职学生当中,这些问题却很常见。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如何去解决?

而这些问题都是属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在我们班主任工作当中,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工作职责: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职业指导工作,沟通协调工作等五大职责。我们要学会分辨,及时归类,发生的事情属于什么职责范围,然后进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经过几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在遇到学生问题的时候,通过及时归类,并采用“2W1H”模型进行分析处理。2W1H模型是设想问题时经常被问到的核心问题。

2W1H模型法

2W1H模型是设想问题时经常被问到的核心问题。也及时说,当我们看到问题的现象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其中的原因,目的或者是理念,最后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用2W1H模型解决

2W1H模型法

2W1H模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知道事件/问题的what,why,how。2W1H模型法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What,它是到底是什么。可以先一句话简单介绍概念或者主要内容,再把里面比较难理解的地方着重解释下。比如说班级学生打架,谁和谁打,打得怎么样?

第二,Why,为什么这么做。需要我们去发掘深层次的原因,找到事件产生的动机,也可以是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利益、好处等等。比如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打架?前因后果如何?

第三,How,怎么做。比如现在打架了,该如何解决?


不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班级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其实都是可以用这个模型进行解答。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去处理,而是应该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发生这样的问题之后如何去解决?

通过这样模型的套用,我们的思路就清晰了,而不是盲目地去解决。

以前未用2W1H模型

记得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时候,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班级学生打架,就是班上学生三个本地学生打了一个外地学生。那个时候,就是非常地茫然,也非常紧张,毕竟,学生打架,就是严重违纪,就是踩了学校的高压线,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班级,或者是自己,都是一个一件压力。

所以,就求助了其他老的班主任和部门领导,按照他们的建议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期间我们班主任没有起到主要作用,所以在后期的学生教育与引导中,并没有起到那么好的效果。比如说,学生觉得班主任不够有主见,班主任处理问题没有经验等等,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虽然事件是处理了,但是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负面情绪很高,也影响了班级的氛围。

现在使用2W1H模型

当现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不淡定了,也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比如在高一刚开学的时候,遇到班上一起打架事件。这个事件,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发现,而是学生反馈之后,才通过监控视频核实了情况,并按照2W1H模型进行处理这件事情。

1.第一个W——WHAT

当时打架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周五放学之后,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学生反馈的话,就很难发现。当时反馈的学生是被打的学生A。在办公室的时候,认真倾听并记录了学生所反馈的内容,并认真查看学生是否受伤。

通过及时交流和通过监控视频,将整个事情记录下来。大致情况就是:被打的学生A在这周内说了B同学的坏话,所以B同学觉得非常不开心,而且说了不只一两次,所以B同学觉得非常不开心,跟班上的C和D说了,C同学为了打抱不平,放学后回到班级中就把A同学给打了,然后B同学和D同学也就打了。通过监控视频,也看到,A同学被C同学踢开了椅子,然后A同学就摔倒地上,站起来后被B和D推了几下。目前学生A,非常不是很开心,心理有怨言,并没有受伤,但是希望能够得到公正处理。

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用2W1H模型解决

what,明确事件具体发生了什么

2.第二个W——WHY

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候,不要光看表面的现象。所以,学生打架事件,不单纯只是说了坏话,或者是感觉到不爽,所以就打抱不平或者是欺负学生。通过几个学生的情况以及家长的沟通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不是一方面的原因,一巴掌拍不响。

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用2W1H模型解决

WHY,找到本质原因

首先,据家长反馈,几个学生的沟通之后,得知A同学一直有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比较喜欢说同学的一些话,有些是无厘头的话,从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一周内,A同学说了B同学的一些不好的话,从其他同学那里传到B同学那里。从这点可以判断,A同学有一些坏毛病,不那么自律,管不住自己,需要及时引导,提升自我约束力,要知道什么话能说,不能够说,避免伤害到同学。

其次,B同学缺乏对事实的了解与辨别,只是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没有与学生A及时沟通,或者是反馈给老师,让自己的不满没有得到合理处理。说明该学生缺乏一份明辨是非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反应机制。

再者就是C同学和D同学带着一种仗义的感情,但是缺乏行为规范的约束,同时也是属于那种比较冲动的学生。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果。但是两个学生本质上并不坏,据家长反馈,两名学生都还算自律。

所有问题的发生,不都是一时半会的。更多是学生原有的坏毛病,在还没有得到规范之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班主任职责中的学生思想工作,我们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建立班级公约,建设和谐班级,也要做好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3.第三个H——HOW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家长的沟通,明确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也知道了学生本身存在的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what和why。接下来就是要找到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用2W1H模型解决

HOW,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1)现场处理

第一步:经过与A同学确认他的情况,询问他是否感觉到不舒服,并第一时间致电家长电话告知事情的情况。学生和家长的确认之后,家长说让学生先回家,所以,当时和学生,家长确认后,并告知部门领导后,学生就回到了家中。到了家里,家长带着学生去了医院检查,没有任何异样。但是让家长保存着医院检查的发票等。

第二步:与其他三位动手打人的情况致电,了解情况,学生们还算诚实,及时反馈了相关情况。我们让学生都写下详细的事件过程,因为周末不在校的原因,让学生拍照通过微信发过来。

(2)家校合力

第一步:掌握了相关信息后,我们也与三位家长大致讲述了情况,家长们都表示歉意,并表示支持工作。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件套书的书写,并签名。

第二步:我们根据A同学以及家长的反馈,多次进行了沟通。并了解几位学生过往的情况,争取后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同时,通过协调与沟通,四位同学的家长统一时间见面沟通,最后确认周一上学后,家长们都愿意到校进行进一步沟通,共同教育和引导学生。

第三步:部门负责人,班主任等与家长一起面对面沟通。学生犯错了,并不是随便就处理了。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规章制度的实施,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共同沟通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后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

(3)后续工作开展

第四步:实时跟踪学生的情况,积极引导。比如让学生做一些班级的活动,参加班级的活动,或者是学校的活动,以此分散学生经历,并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适时的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步:针对学生自己的性格与表现,制定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计划,不用太明显,也不用太着急。所有事情的变化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及时参与反馈与完善。

结束语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目前A学生相对比较自信了,在大家面前都有所收敛,同时这个学期,也从专业班级去到高考班,目标是继续升学。B同学已经是学校电视台的台长,C同学基本上规范了自己的行为,D同学成为了专业竞赛队的学生。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半会的,想要不断地进行引导与监督。

这时候,我们家长和老师们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监督。同时,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学生发生问题的背后,是一定有一定原因的,不是要只看到事件的表面,还要找到原因,包括事件的原因以及学生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进行适当的引导。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是更好地帮助学生,让他们有所转变,不断进步与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