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哈佛錄取的7位大陸學生,有什麼共同特質?

历年来,哈佛大学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是少之又少,以至于每到放榜时,都会登上各大新闻头条。今年,哈佛在中国大陆一共录取了7位学生,RD阶段6位,ED阶段1位,录取区域遍布北京、天津、南京、苏州、杭州、长沙、成都7大城市。

这些赢得哈佛青睐的同学们,是具备了怎样的特质?


注:以下并非倡导所有人都要成为完美学神,毕竟哈佛也不是我们所有人的target school。但是,他人的经验不仅可以让我们做一个参考,也可以让我们对现阶段美国各大高校的选人趋势有更深的了解。


曾晨希

去年的12月,哈佛大学官网公布了2024届早申结果。在全球6424名申请者中,895名学子获得早申录取。

据统计,中国籍学生共有5人被录取,其中海外高中学生4人,国内高中仅曾晨希1人。

这既是中国大陆唯一ED录取offer,也实现了湖南省在哈佛大学本科的零突破。


学术履历:

①入选湖南省首批中国科协“中学生英才计划”,师从中南大学陈翔教授,最后获得全国优秀学员;

②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省一等奖;

③2019年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④2019年暑假,入选麻省理工顶级夏季科学研究项目RSI(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并且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中学生。

还有“最美中学生”标兵(全国仅有十名)等等数不尽的荣誉称号。

课外公益:

● 2015年,曾晨希参与了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的湘江探源活动;

●2016年曾晨希参与了保护湘江流域白鹭的活动;

●2017年曾晨希同学和其他几位同校生发起成立了走读湘江环保公益社,曾晨希担任社长。这并非只是个噱头,他们围绕保护母亲河的主题,大力宣传并发动各方力量来关注湘江保护。成员们利用暑期时间开展了走读湘江游学之旅,历时9天,途经永州、长沙等6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3552份,撰写环境研究报告近3万字,并深度记录游学体验。团队先后获得多项奖项,甚至还被写入湖南省中学地理教材。

●曾晨希本人还曾两次获邀参加亚太低碳技术峰会,并在会上做英文主题演讲。在2017年的亚太低碳技术高峰论坛上,袁隆平院士为其团队颁奖。


被哈佛录取的7位大陆学生,有什么共同特质?

卢冠宇

卢冠宇同学被录取的是物理学专业。多个重量级国际竞赛奖项傍身,是卢同学的最强砝码。

● 2018年1月,高一入选“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简称英才计划),在南京大学实验室完成了有关声速传播的研究课题,同年8月成为英才计划江苏省唯一优秀营员。

● 2019年3月初,代表中国队(4名成员)参加俄罗斯青年科学家论坛(竞赛),获得个人项目最高级别奖项——徽章奖,创造中国队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 2019年11月,问鼎“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最高奖——“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奖(全国仅3人,另外两名获奖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上海中学)。

● 2020年1月底,入选第7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中国代表队。

每次答辩参赛,卢同学都要修改、推敲、完善,对此他说:“每次修改,都感觉更进一步”。

并且在去年11月底,他同时准备着“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美国大学的早申请和英国大学的申请,还要备考5门AP课程,其中就有几乎找不到资料的“美国历史”,之所以报这门课,因为历史是他从小的兴趣,当初报名时家人就希望他权衡取舍,他觉得能利用考试的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难再累也要撑下来,最终他拿下了5分。


他说“我总结不出自己申请成功的原因“,因为被拒绝过,有时候也会怀疑和失落。但他告诉我们:“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会去反思,去想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不断澄清的过程,也是不断成熟的过程。哈佛的面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钻,很深,我的每一个陈述,面试官都会不断追问和深挖。我想他们就想探寻最本真的东西吧。”

黄彦清

就在收到哈佛大学offer前几天,黄彦清收到了录取难度与哈佛相差无几的加州理工学院的offer。


前方高能!硬核履历来了:

● 2019年中国大陆考场首个托福满分获得者;

● SAT考试总分1570;

● 自学11门AP科目考试均以满分通过;

(这套成绩组合,即使在哈佛大学申请者中,也找不出几个。)

● 自学近十几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并通过CEH的安全认证,获得渗透测试OSCP(Offensive Security Certified Professonal)证书,成为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白帽子”;

● 入选Pioneer先锋研究并取得杰出成绩。

不仅是学术成绩好,他还爱好音乐,组织北中好声音,投身音乐剧;热衷环保,他的环保作品曾代表北京市参加“2017联合国中国环境论坛”;还创办模联社,参加国际数学建模,在国际顶尖大学教授指导下进行科研创作;到企业和自动化所参加职业体验实习,发明的“乐高式”快递箱被多家媒体报道;也组队参加过投资大赛等等…

黄奕庭

杭州外国语学校2020届学生黄奕庭被哈佛大学录取,将攻读Political science 专业。而在此前他已经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谈到自己为何会屡屡被包括哈佛在内的世界名校看中,黄奕庭坦言:“可能是我的综合素质打动了学校。”

黄奕庭长期参与杭外的辩论社,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学会了高效学习、自主管理,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2018年的杭外外文节上,他还获得“十佳辩手”称号。

疫情期间,黄奕庭还作为杭外校友抗疫志愿小组的一员,北美校友和国内校友联动,将44553件防护服、650件隔离衣、31970个防护口罩、13000个外科口罩、1400个医用手套等医疗物资送达浙江省各地医院。

黄奕庭为了解决北美和国内校友群志愿者们信息不同步的问题,在校友群每天都发半日总结,让志愿工作变得高效,受到校友学长一致点赞。

虽然黄奕庭一直说自己不是学校里最出类拔萃的,但从初中开始,他就是别人眼中“闪闪发光的孩子”。黄奕庭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结为三句话:

1.好好学习,相信老师;

2.做好规划,无论是对每天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一年之后的未来;

3.对自己一定要足够自信,凡事皆有可能!


彭同学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国际部高三年级IB班彭同学,已于3月27日收到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通知书。由于彭同学的学校没有对他进行公开采访,因此公开的信息比较少。

标化:

托福成绩:110+(满分120)
SAT1:1500+(满分1600);

SAT2: 物理与数学Level2均为满分

活动经历:

学生议会发起人、APP开发、 VEX机器人世锦赛奖项等

除了以上5位同学之外,还有来自南外和天津南开的两位同学。根据以上同学们的履历,我们其实可以总结一二。


2020年的哈佛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最看重的是哪些特质?


一、有参与竞赛、甚至获奖的经历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成功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同学们真的是不仅在文化成绩上面优秀,还有各种参与国家/国际比赛、并获奖的经历。

二、强大的组织规划能力

组织规划能力是指根据某一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比如曾晨希和其他几位同校生成立了走读湘江环保公益社,并担任社长,从实地走访收数据到上万字研究报告的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很好的规划组织能力。

再比如黄彦清组织了北中的好声音,投身音乐剧,把对音乐的爱好“落地”成实物;还有创办模联社,参加国际数学建模...
彭同学也曾是学生议会的发起人...

良好的组织规划能力不仅仅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更与“把一件事做好”高度相关。因为有强大组织规划能力的人,即使在接触完全陌生的事物时(就比如出国到全新环境中上课学习),也能有一套完善的行事逻辑,不会手忙脚乱到无法应付。

三、公益之心

201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出了一份报告“Making Caring Common”。该报告倡导学生参加更有意义的奉献、社区服务,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乎公众福祉的社会活动。

对此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1、持续的、有意义的社区服务;

2、通过团队合作解决社区的问题和挑战;

3、真正的、有意义的对于社会多样性的体验;

4、能培养发展学生感恩之心和对未来的责任感的服务活动。


而环保、爱心救助、支教、针对少数人群的帮助...这些都是公益之心的体现。


以上总结,仅一家之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只要我们能清晰认识它,并愿意花时间努力探索它,都能成为优秀的人~


版权申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x:sxc40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