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不主動學習?學會這三點,學渣變學霸

我们都知道,宝宝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是没有自主能力的,完全得依托于他人,自己什么都不会,得喂他吃,喂他喝,甚至连翻身都不会,与生俱来的本领就是哭,饿了哭,渴了哭,躺着不舒服了也是哭,为的就是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帮助他解决这个生理上或是身体上的需求。

也就是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这个小家伙给剥夺了,我会惊讶的发现,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他掌握的本领越来越多,会翻身,会坐,会站,会走,会自己吃饭穿衣,会玩耍。这一系列的本领,我们家长都没有过多的进行教导,孩子从开始的模仿,到逐渐的掌握,进而可以熟练的运用。所以说我们感叹生命奇妙的同时,不得不承认

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本领是存在的。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给予他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让他去探索一切感兴趣且未知的事物。

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学会这三点,学渣变学霸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表现出了对外界新生事物强烈的兴趣,宝宝会吃手,会啃脚,拿到新的玩具,都会放到嘴里啃一啃,吃到酸甜的水果,宝宝会显出一副看似很搞怪样子,所有的这些都是宝宝对新事物的探索,他感兴趣,他第一次接触,他恨不得把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自己去碰一下,去啃一下,都想亲身体验一下。

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慢慢随着长大,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变长。可以更好的专注于干一件事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更好的去找寻解决方法,因为他渴望知道结果,他渴望去探索那一块儿盲区,渴望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事情。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能看的出来孩子对探索未知事物的渴望,我们要做的就是千万不可盲目制止。

一、对于孩子表现出来求知欲,我们要鼓励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不会问为什么,他更喜欢做的是,亲身体验各种新奇的事物,作为家长的我们,只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更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一岁的宝宝想要自己拿勺子吃饭,那就让他自己吃,不要害怕他把自己搞的有多脏,无非就是洗个衣服,洗个澡就解决的问题嘛。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会提出为什么,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认真解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了,不能简单搪塞,一定要正确对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那就陪伴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一起去找寻答案,万万不可敷衍孩子,更不要说“我不知道”“你问这个干什么”之类的话,这很容易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鼓励孩子,比如“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棒”。

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学会这三点,学渣变学霸

二、给孩子创造条件,在玩耍中学到知识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学习的过程我们都体验过,是很枯燥乏味的,孩子很容易就出现厌学的现象。我们也总是听说会有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为什么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刚开始的话,孩子也仅仅是好奇,感兴趣,想自己尝试一下而已。但往往尝试过后就无法自拔。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就是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条件,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的枯燥,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就要把知识点植入,从而可以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就获取到知识。

我们可以拿日常小事举例,比如说把筷子放到水杯里,发现筷子是弯的,就可以跟孩子讲光的折射的原理。水和油放到同一个玻璃容器中,可以发现水和油是分层的,油浮在水之上,这就是油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但如果这个时候再加入盐呢,就会出现神奇的一幕,你会发现油会随着盐沉入水底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下这个小实验哦。这样遍玩遍学的方式,孩子对此应该毫无抵抗力的,这样的学习方法更加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开拓孩子的思维空间。

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学会这三点,学渣变学霸

三、以身作则,带孩子看书,让孩子爱上读书

小时候,作文中经常会用到这样一句短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时候也不懂这句话具体什么含义,只是知道用了这样话语,会给作文增添光彩;再者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根本就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搞笑的是反而会想书中怎么会有黄金,会有玉石呢?这都是知识匮乏的表现。读书可以提高气质,可以开拓思维见解,可以少走弯路,可以助我们早日实现梦想。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经常看书,让孩子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下长大。

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学会这三点,学渣变学霸

都想让孩子成才,但家长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下命令,而是要融入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样孩子才能“符合预期”的成长。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下方留言和评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