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金市影響幾何?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各國在採取減少社交活動、監測、隔離、追蹤接觸者和救治的同時,還出臺了系列措施穩定經濟。那麼,這些措施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對黃金市場影響幾何?

疫情下各國策略需警惕

在疫情的衝擊下,雖然各國政府在防控疫情的同時,還出臺了系列穩定經濟的措施,但這些措施的效應正在顛覆人們的認知,這也是需要黃金市場高度警惕的。

為了穩定市場和經濟,北京時間3月16日晚,美聯儲緊急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個百分點,使之降至0到0.25%的範圍,這意味著美元正式進入零利率時代。美聯儲還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此外,美聯儲還推出了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QE)計劃。就在美聯儲如此大的金融支持力度下,美股當天的表現卻出乎意料,主要股指開盤即熔斷。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國會表決通過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但是當天美股再次跳水,道指尾盤重挫700點。在此,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美聯儲的金融支持,美股卻用熔斷和暴跌來投票,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的貨幣政策“失靈”?

3月20日,俄羅斯宣佈10天內禁止出口所有類型的穀物,直至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作出特別批示。3月22日,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長在社交網站上宣佈,限制出口麵粉、白砂糖等11種農產品。3月25日,越南總理下令實施大米出口禁令;4月1日,該國又突然恢復大米出口。3月28日,埃及宣佈停止各種豆類產品出口。此外,塞爾維亞停止了部分農產品的出口,馬來西亞也放緩了棕櫚油的出口。那麼,這些國家宣佈農產品出口禁令原因何在,又向市場傳遞出什麼樣的信號?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有212個國家出現疫情,117個國家或地區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這又將對國際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黃金市場影響幾何?

從上述各國的政策措施及市場釋放的信號來看,全球宏觀市場急劇生變,黃金市場正面臨著極端衝擊,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認知衝擊。在認知上,許多研究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與2003年非典、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對比分析,但從目前新冠疫情的波及範圍、影響程度、衝擊力度來看,已遠非想象。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說,無論是黃金企業,還是黃金市場都應重新審視疫情影響,避免誤判。

二是恐慌情緒衝擊。消費者、企業、市場及各經濟體在恐慌情緒的蔓延下,急劇生變。受消費恐慌影響,部分企業產品面臨著供不應求,而部分企業產品面臨著過剩危機、現金流短缺和破產危機;受供應鏈、產業鏈、配送鏈遲滯或中斷的恐慌影響,物資個人恐慌性囤積和國際性恐慌囤積或將愈演愈烈,這種恐慌性囤積對市場及經濟的衝擊力也不容小覷。具體到黃金行業,在南非蘭德精煉廠停供減產和瑞士瓦爾坎比、賀利氏、龐博精煉廠停產的影響下,黃金恐慌性囤積效應已經顯現,這種恐慌性囤積將助力國際金價暴漲暴跌,需要各方高度關注。

三是金融衝擊。從各國應對疫情的金融對策來看,貨幣刺激力度空前,這種衝擊可以從三個階段來把握。從短期來看,規模性的貨幣刺激,對釋放流動性、穩定經濟、提振市場有著積極的作用;從中期來看,在恐慌情緒的衝擊下,消費危機瀕臨,單純的貨幣措施,將難以化解部分傳統支柱性產業的產能過剩危機,這種危機的擠出效應將難以預料;從遠期來看,規模性資金受逐利因素影響,在金融市場的流動速度加劇,但在實體經濟中的流速將進一步放緩。在此態勢下,經濟蕭條或將不期而遇,而這也有利於國際金價中長期高位徘徊。

四是全球貿易流通中斷衝擊。全球經濟面臨著停擺的風險,全球貿易也面臨著中斷風險,無論是各國恢復的時間,還是疫情後各國政策,都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將使進出口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而黃金的跨境交易、投資和生產等也必將面臨新的變數。

當前,國內疫情出現了明顯好轉的態勢,而國際疫情形勢卻不容樂觀,有可能對黃金企業及黃金市場產生極端衝擊,在此關鍵時刻,要準確研判,避免誤判、誤行,誤判將引發風險,誤行將面臨重挫。

本文源自中國黃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