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放棄老家房子,全給了叔叔,誰知叔叔反過來要分父親的房產

父亲放弃老家房子,全给了叔叔,谁知叔叔反过来要分父亲的房产

【1】俩儿子,对父母“教训”的理解完全不同

老宋有两个儿子。

老宋的老家在农村,后来参了军。复原之后,分到城市的一个单位工作。虽然没上过多少学,但是在军队上锻炼出来的凡事必倾尽全力、凡事必果的做事方式,在单位里很快就受到了重用。加上老宋非常努力,工作期间拼命学习,后来终于“混”出了头。

工作之后,老宋认识了爱人。俩人结婚、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自打有了两个儿子,老宋满眼都是回忆:自己也是亲哥俩,还有个弟弟在老家陪着父母。自己这俩儿子,跟他小时候一样:老宋对自己的弟弟特别护着,虽然因为调皮捣蛋经常挨爸妈“简单粗暴”的教训,但是一直都是他顶在前面,弟弟总在后面躲着。

老宋的俩儿子也是这样,能明显看出老大有担当,即便没犯错、被“冤枉”了也不说。老宋对待两个儿子倒是很“公平”——每次看到老二在后面“偷偷笑”的时候就知道,要么幸灾乐祸,要么就是训错人了。往往这个时候,老二也跑不了,而且训的比老大还严:

“不是你哥替你背锅了,就是你幸灾乐祸。有什么可幸灾乐祸的?两样做的,没一样对!”

家长对孩子思想教育、教育方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要看孩子的性格脾气、理不理解。老大挨训多,反而对父母特别尊重;老二正相反,本来没什么事儿也挨训,觉得父亲太“偏心”。渐渐地,心里面对父母开始有了意见。

父亲放弃老家房子,全给了叔叔,谁知叔叔反过来要分父亲的房产

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孩子对父母教育目的的理解之上。

俩儿子在这种环境下渐渐长大。老大很勤奋,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老二学习差点儿,没考上大学,念了个大专。哥俩同一年参加工作。

起码两个孩子长大了、能自己有份工作有份收入,老宋两口子安下不少心。未来的路,就靠孩子们自己走了。

【2】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照的人不同,看到不同的结果

老宋和老伴儿都退休了。

老宋退休的时候,退休工资很高。想想自己这多半辈子的经历,从老家出来,没文化、当兵、复员、从基层开始干起,到现在以“干部”身份“光荣”退休,还有套房子,挺值。

俩儿子参加工作之后,对老俩的态度也不一样。老大经常回去探望,老二就少很多。有时候老大有些看不过眼:

“老二,一到过年过节的,你不是出去,就是跟着媳妇回她们家。这都多少年了,你都没陪着爸妈过过年吧?平时没事你多看看他们也行啊!你这可好,一年到头爸妈见你一面,比见领导都难。”

看着自己两个儿子,老宋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有点不舒服,但是想的很开: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也有老人的福报。孩子们孝顺,是作为父母的福报;孩子们不孝顺,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好与不好,他们自己掂量,无所谓。

老宋也经常用这话勉励自己。每年都回老家几趟,看看老父母。老宋爸妈都健在,虽然干了一辈子农活,身体一直都挺硬朗。弟弟没出来,一直在老人身边陪着,他心里还稍微安稳点,起码老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什么事儿,身边能有个人赶得及。

回老家的时候,老宋跟弟弟不止说过一次,老父母从老家出来是不可能了,让他回老家也不现实,家里就多靠弟弟了。老父母的那些财产,都给弟弟一个人,他一分不要,也算是对弟弟这些年“代替”他尽孝的一点报偿吧。

父亲放弃老家房子,全给了叔叔,谁知叔叔反过来要分父亲的房产

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亲对待爷爷奶奶的态度,在两个儿子眼里看来,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老大完全认同父亲的想法和做法,父母把自己抚养长大,无论如何这份恩情都要报答。老二潜意识却不这么想。反正家里有老大照顾,反正小时候父母对自己不好,反正……老人不需要自己照顾。

【3】老大遵从父亲的意思,把老家的房子全让给了叔叔

老宋不到70的时候,因病过世了。

老宋过世的消息,孩子们没敢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快90了,而且爷爷已经开始有点犯糊涂了,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他们,怕他们接受不了。

老大一手操办的老宋后事。

家里留下母亲一个人,母亲上了年纪,也是父亲最亲近的人,大半辈子俩人相敬相爱,一直从失去老伴儿的痛苦中走不出来。怕母亲自己胡思乱想,再有个好歹的,老大有一段时间索性搬过去住了。

这期间,老大回过几趟老家。父亲生前每年都回去看望爷爷奶奶,现在父亲不在了,这份责任自己应该主动承担起来。有时候老人问起老宋怎么没回来,老大总是比较“含混”:我爸总说我,你这当大孙子的,也不回去经常看看爷爷奶奶?这不也是增进爷孙感情么?

就这样,一直到爷爷奶奶去世,都不知道老宋已经过世的事情。

老人的后事也是老大回去帮着叔叔一块儿处理的。

处理完老人后事,叔叔拉着老大提了一嘴:

“侄儿,你爸之前跟我说过,你爷爷奶奶的老宅子,他说他不要,都留给我,你知道这事儿不?”

老大之前听父亲说过这个意思。

“叔,我知道,我爸之前跟我提过这个事儿。这个没问题,照着之前你们商量的来,有什么需要我帮着办理的,说话就是了,你放心。”

整个事儿,老二一点心没操。

【4】父母的房子,老大费了半天劲才全拿回来

帮着叔叔把老家房子的事儿办完之后,老大好像才突然意识到点事儿。

父亲过世了,母亲现在还在,是不是得把房子过户的事情也得办理一下?老大琢磨了琢磨,想着把房子都过户到母亲一个人名下。

老大是这么想的:把房子都过户到母亲名下,一是本来房子就是爸妈的,第二个,也是让母亲安心一点,省的说父亲走了、孩子就把房子分了,让老人少一些“胡思乱想”。至于今后再有多少麻烦,到时候再说。

这事儿老大也没跟老二商量。他知道老二那种“啥事儿不操心”的性格。

经过老家房子的办理,老大才知道这里面特别麻烦。而更麻烦的是,当时父亲走的时候,爷爷奶奶还在,也就是说,爷爷奶奶是能继承父亲房子的,爷爷奶奶走了就变成叔叔继承了。

为此,老大又跑回老家,跟叔叔商量父亲房子过户的事情。老大做事很严谨,提前考虑了各种可能。


父亲放弃老家房子,全给了叔叔,谁知叔叔反过来要分父亲的房产

叔叔先表态了:

“侄儿,我觉得这不太合适。

你爷爷奶奶把你爸拉扯大,你爸也没怎么孝敬老人,他们分你爸点财产,我觉得是应该的。你爷奶走了,这份可不能说没就没了。”

听完这番话,小叔肯定是有想分的意思了,老大很不高兴,虽然已经有过这种预判。

“叔,话不能这么说。我爸之前不也是经常回来看我爷爷奶奶么?再说了,当时我爸跟你说的很清楚,你是照顾老人多,我爸不是把他该得的那份全给了你了么?这就是个往来,一家人不用讲这么多吧?”

叔叔接下来的话,让老大更气愤:

“你爸的房子值多少钱?我们这儿的房子才值多少?你算算账,那个划算?”

合着还是看重钱呗。老大之前算过:父母那套房子现在值个300来万。按照300万算,父亲的150万里面,分成5份:母亲、两个儿子、爷爷奶奶,一份30万。爷爷奶奶去世之后,他们一共60万,由叔叔、父亲继承,各自30万,父亲那份再由他和弟弟俩人代位继承,各自15万。

“叔,你要这么算,我就帮你算算。

我爷爷奶奶那套老宅子,我不懂行情,现在这时候,少说2、30万应该有吧?我爸那套房子,你要分,也就是这么个数。

叔,我想跟你说的是,钱是一方面,这两个数差不多。但是,咱别为了这事儿闹什么别扭。

当时我爸说一分不要的时候,可不是嫌少,是考虑到你对我爷爷奶奶尽孝的多。要是我爸坚持要分,恐怕你也没那么顺利吧?”

叔侄俩人争执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叔叔选择“妥协”了。

【5】“外头”解决了,“里头”又起争执

老大从老家回来,把弟弟叫了过来,跟母亲一起说一下房子过户的事儿。母亲对老大特别信任,包括老宋之前在的时候,但凡大儿子做的决定,都支持。

老大把家里老家房子的事儿、把自己房子的事儿都交待了一遍。老二这才知道,听完很不高兴:

“哥,啥事你都自己做主了?都办完了才跟我说,怎么不听听我的意思?”

老大听了很不高兴:

“跟你说有什么用?你能帮上上忙?”

听完哥哥这些话,老二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哥你这是怎么说的?再怎么着,我也有份,你就替我做主了?爷爷奶奶的房子就算了,现在想要也要不回来了。

爸妈的这个房子,今后还不是留给咱俩的?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早点办到咱们名下不就完了?好几百万呢,非得折腾几次,光缴税就都不少,钱多烧的?你说这个方案,我觉得不妥。”

母亲打断了老二:

“听你哥把话说完。”

老二一听脾气上来了:

“什么事儿都是你们说了算,从来没听过我的意见,还拿不拿我当一家人?”

听完这些话,老大也火了:

“你说拿不拿你当家里人?要是不把你当家里人,找你过来干什么?

还有,什么事儿你别都站在自己角度考虑,你替别人想想。费劲跑腿的事儿我就不说了,你不愿意干的,哥来。

今天跟你商量的是爸妈房子的事儿,房子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爸妈的!这个都给妈有什么问题?你有没有替妈想过?

今天我也把话撂这儿,我再说一遍,是爸妈的,不是你我的!爸不在了,这个房子就该都给妈!”

老二听完,一点想商量的意思都没了,抬起身就想走。母亲叫住他了:

“房子,我说了算,我要。老大老二,你们谁也别争别吵,这个房子本来就是我和你爸挣来的,你爸这才走几年,别因为这些事,让他走了都不安心。这事儿,让你哥办,全办到我名下。今后的事儿,今后再说,我还想安安静静活几年。

现在就咱们娘仨了,别因为这点事儿闹到不愉快。”

【6】结语

房子全过户到母亲名下了。又是老大一手操办的,老二没敢拂了母亲的意思,虽然有些不甘。

至于今后这套房子归谁,这是后话。母亲愿意把房子通过遗嘱留给谁,完全都是母亲一个人说了算;母亲不交待,哥俩平分。

借着这个事情,有几个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1.先说说老家房子的事儿。

老宋从小出来之后,户口也迁出来了。不是一个村集体户口的,无法享受农村里面的宅基地。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子属于个人财产,完全可以继承的。所以,在老宋父母去世之后,他是有父母老宅子的继承权的,这个跟是不是一个集体的户口没关系。

只是,为了表示对弟弟这些年付出更多的“歉疚”,老宋选择了主动放弃,全留给了弟弟。

这是第一个分享的知识点:关于农村房的继承权问题。

2.再说说叔叔要分自家房产的事儿。

从现行《继承法》的规定上,叔叔是有权分的。

老宋在房产里面的份额,通过他的父母,转移到了这个弟弟身上,就是所谓的“转继承”。至于能“转”多少,就是上面的算法。

转继承是一个不鲜见的现象,当父辈早于祖辈去世、父辈又是多兄弟姐妹且没有留下遗嘱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成为必然。

所以,时不时会发生“七大姑八大姨”来争产的事儿,完全合法。至于合不合理,还是交个大家自己去评判。

3.最后,说说“应该”怎么分的事儿。

父亲放弃老家房子,全给了叔叔,谁知叔叔反过来要分父亲的房产

老宋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念到弟弟对老父母的照顾问题。所以,没有“讲法”,而是讲的情。这个决定,个人认为更具有人情味——老宋的弟弟对待老父母做的更多一些,“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

叔叔之所以一开始选择不放弃,是看重了老宋房子值钱。当然,后来不管老大是以“等价交换”、还是以情说理打动了叔叔,最后他选择放弃。个人认为,“利”的成分比“理”占的重了些,叔叔其实“不应该”索要老宋家的房子。

老大之所以希望全给到母亲,其实他应该清楚:未来还得继承一遍、还得麻烦一次。但是,之所以选择了这种处理方式,是出于对母亲心理、情绪上的考虑,未来的麻烦留给子女,让老人生前安心和慰籍一些。所以,个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应该”的。

至于最终这套房子“应该”留给谁,是母亲自己的选择,掌握的尺度全在她个人。当然,如果她打算把房子全留给老大,只能通过遗嘱的方式——这也是应该的,老大毕竟为家庭付出更多、为老人考虑更多、对老人更加孝敬。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专栏

遗嘱,这么写才有效

作者:一纸家书

99币

38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