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冀中南地區近年來設施番茄低產低效的技術問題?

怎样解决冀中南地区近年来设施番茄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

焦 永 刚等

1  冀中南地区基本情况冀中南地区主要包括保定市、石家庄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及廊坊市的一部分。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 300h ,无霜期81~204d ,年均降水量 484.5 mm ;月平均气温在 3 ℃ 以下,7月平均气温18~27℃ 。[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冀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宜大面积种植番茄。在正常情况下,番茄同化作用对温度的要求为20~25℃ ,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 ;在生长环境中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 、空气湿度保持在45%~50%为宜。一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酸碱度 pH 6~7的土壤为宜。但随着番茄种植规模的不断发展,种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作问题,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为实现冀中南地区番茄生产质量好,效益高,还可以周年生产的期望,该研究拟通过设施基质栽培方法,解决连作对番茄生产的影响,促进冀中南地区番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3年设施基质栽培试验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现将设施番茄基质栽培关键技术进行简述。

2  基质栽培的特征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是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匀搭配起来的基质栽培方式。具有节约水肥、简单易行的特点,应用此栽培方式可以提高蔬菜瓜果的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栽培基质可多年重复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作物连作问题,改良土壤结构。基质栽培包括3种,分别为无机基质栽培、有机基质栽培和复合基质栽培。无机基质栽培主要包括:珍珠岩、蛭石等;有机基质栽培主要包括:草炭、树皮、农作物秸秆等;复合基质栽培主要是: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匀制成的。


怎样解决冀中南地区近年来设施番茄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

3  前期准备

3.1  建设设施结构

番茄的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连栋温室、大中拱棚等。连栋温室配有内外电动或手动拉幕遮阳网降温系统(风机、水帘),电动或手动卷膜通风系统,水肥灌溉系统等;大中拱棚配套有电动或手动天窗,卷膜通风系统,拉幕遮阳网。

应用“两网一膜”和高温闷棚2项技术。“两网一膜”技术,“两网”指防虫网和遮阳网,在番茄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风口处覆盖防虫网,防止昆虫进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夏季棚顶覆盖遮阳网防止强光及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及果实灼伤。“一膜”指塑料棚膜,用于保持温湿度,防止雨水污染。

防虫网、遮阳网、塑料棚膜的综合运用,简称“两网一膜”技术。高温闷棚:夏季 6 — 7 月密闭棚室,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高温对棚室内环境进行消毒。

3.2  基质准备

栽培槽:栽培槽框架可选用标准红砖或聚苯乙烯泡沫板搭建,槽内径70cm ,深30~35cm ,长度依设施的宽度而定,槽间距80cm 。槽间过道用砖、地布等与土壤隔离,保持环境清洁。栽培 基 质:栽 培 基 质 中 有 机 质 占 50% 左右,容 重 0.35~0.50 g · cm-3 ,最 大 持 水 量150%~240% ,总孔隙度65%~80% , pH 6.3~7.4 ,基质厚度25~30cm ;底部排水层炉渣粒径0.5~2.0cm ,厚度5~10cm 。

3.2.1  基质配置材料

基质选材广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进行配比,如:草炭、废菇料、糠醛渣等,选择无霉变的原材料,经过高温堆腐后应用。


怎样解决冀中南地区近年来设施番茄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

3.2.2  基质的配比基质配比:

1 )草炭∶蛭石=1∶1 ;

2 )棉籽皮废菇料∶蛭石=1∶1 ;

3 )棉籽皮废菇料∶玉米秸秆∶蛭石=1∶1∶2 。

3.2.3  基质铺设

先用直径0.5~2.0cm 的炉渣铺在最底层,起到排水作用,也作为缓冲层防止根系扎入土中。上部铺设高强度耐腐材料制成的透水无纺布与之隔离,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而定。然后填充栽培基质,距离栽培槽上沿10cm 即可。 667m2用量约50m3 ,3~5年更换1次。

3.3  灌溉设施

灌溉管道前端装配水分计量设备以保证定额灌水。每个栽培槽内铺设折径50mm 聚乙烯多孔微喷带2条,置于栽培槽中间,间隔40cm ,出水方式为双向微喷,前端配备阀门控制。水量不足时需加设管道加压泵增大水压,以达到微喷效果。

4  育苗

4.1  品种选择

根据茬口和消费者需要选用优良品种,尽量选择优质高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商品性好、抗性强、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如“金棚8 ”“金棚11 ”“浙粉702 ”“迪芬尼”“辉腾”“珍奇206”等。

4.2  种子处理

播前 用 55 ℃ 清 水 浸种 15 min ,然 后 放 入10% 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min 。再在清水中浸泡10h后,用湿纱布和毛巾包裹,在28℃恒温环境下催芽。每5h翻动1次,每24h温水冲洗1次,种子80%以上露白时播种。

4.3  播种

4.3.1  播种时间

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11月上旬至12月中下旬播种;塑料大中拱棚早春茬栽培,1月中上旬播种;塑料大中拱棚秋冬茬栽培, 6月中下旬播种;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7月中上旬播种。

4.3.2  播种方法

将装有育苗基质的穴盘浇透清水,播入催芽后的种子,深度1cm 左右,覆盖蛭石与穴盘上沿平齐。播后喷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封闭苗盘预防苗期病害。设施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 ,夜间保持在15~18℃ ,基质相对湿度为80%左右。冬季育苗,苗盘上加盖1层地膜保水保温,可采取热风炉或地热线等措施加温。夏季育苗可不盖膜,但要及时喷水,采取水帘、遮阳网等措施降温。

4.3.3  苗期管理

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2~15℃ 。基质相对湿度维持80%左右。注意通风、换气、透光、防止幼苗徒长,白天光强不足时需进行补光处理。 3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喷1~2次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和溶液进行喷肥。喷百菌清防治苗期病害,冬季苗期 3~4次,夏季苗期1~2次。夏季育苗应用“两网一膜”技术并结合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白粉虱、蚜虫,阻断病毒病传播。

4.3.4  成苗标准

苗龄,冬季60d左右,夏季25d左右。生理苗龄为4叶1心,子叶完整。一般株高为12~14cm ,茎粗 0.3~0.4cm ,上下基本一致,节间短且紧凑,叶片深绿舒展,无病虫害。


怎样解决冀中南地区近年来设施番茄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

5  定植

5.1  底肥施用

定植前施入底肥。施肥方案分为 2 种。

5.1.1  短季节施肥方案

适用于从定植到收获结束 4~5 个月的短季节栽培。 1m3基质施 25kg 腐熟鸡粪基础上,施入 尿 素 0.15~0.20 kg ,过 磷 酸 钙 1.00~1.25kg ,硫酸钾0.25~0.36kg 。

5.1.2  长季节施肥方案

适用于从定植到收获结束10个月以上的长季节栽培。 1m3基质施35kg 腐熟鸡粪基础上,施尿素0.3~0.4kg 、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0.5~0.7kg 。

5.2  定植方法

选择无病虫、大小均匀一致番茄苗,双行呈“之”字形定植于2条微喷带外侧。行距50cm ,株距40cm 。定植后尽快以1m3基质浇水400L的量浇缓苗水。以每667m2基质施用50m3为例,按每667m2灌水20m3标准进行。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定植5~7d后浇缓苗水, 1m3基质250~300L ,以每667m2基质施用50m3为例,按每667m2灌水12.5~15.0m3标准进行,直至开花坐果前不再浇水。开花坐果后以促为主,20cm深度基质相对湿 度 低于 50% 时,以 1 m3基质250~300L的量浇水,保持20cm 深度基质相对湿度在70%~80% 。视温度、天气等状况确定浇水频次,短季节栽培,除定植水和缓苗水外,整个结果期需浇水13~14次,每次15~20m3 。长季节栽培,整个结果期需浇水20次左右。

6.2  施肥管理

每穗果追肥1次,当果实与成熟核桃大小相近时开始追肥。坐果初期,选择氮 ∶ 磷 ∶ 钾 =20∶10∶20 比例的水溶肥,以每 667 m2浇水5kg 标准冲施。进入盛果期,加大钾肥的使用量,选择氮 ∶ 磷 ∶ 钾 =15∶10∶25比例的水溶肥,以每667m2浇水5kg标准冲施。短季节栽培施肥4~5次,长季节8~10次,拉秧前30d停止追肥。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植株生长缓慢,可降低浇水频次,10~15d补充1次芸薹素等叶面肥增加植株抗性,10月底开始使用,直到翌年2月。

6.3  植株调整

采用吊蔓方式单干整枝。及时摘除侧枝,减少营养损耗。短季节番茄栽培,每株留5~6穗果,每穗果留4~5个。长季节番茄栽培,每株留10~12穗果,每穗果4~5个。去掉底部畸形果,及时摘除病老叶。第一穗果转色后,打掉底部病老叶片,以增加光照及通风,促进成熟。

6.4  保花保果

6.4.1  熊蜂授粉

具备“两网一膜”的棚室内,短季节栽培可选购商品蜂群,利用熊蜂授粉方式进行授粉。棚室内第一穗果20%植株开花时即可放蜂授粉,667~1 334m2设成熟蜂群1箱即可。熊蜂对化学药剂敏感,在熊蜂授粉期间不可应用含硫磺或杀虫剂成份的化学药物。如需应用,须提前将熊蜂收入蜂箱搬出棚室。经充分通风换气,棚室环境无污染且不会对熊蜂造成伤害后,可将蜂箱放回。

6.4.2  其它方式

温度不适合熊蜂授粉的秋冬季节,可采用振荡器等方法进行人工授粉,也可采用防落素等激素类药物混和颜料喷花或蘸花,防止重复施用造成畸形果。


怎样解决冀中南地区近年来设施番茄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番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根结线虫、白(烟)粉虱、红蜘蛛、棉铃虫等。

7.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7.3  生态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管理,增加植株生长势。清洁田园,轮作换茬,减少孢子、虫卵寄生宿主,减少病虫源。通风口加盖40目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利用性诱剂捕杀、挂黄蓝板诱杀、利用天敌猎杀等措施防虫杀虫。

7.4  化学防治

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8  采收

整果全红时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