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移情別戀,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經營婚姻的祕訣在這裡

我们常常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是婚姻的宿命。善终的婚姻不仅需要用心经营,还需要运用智慧。

古往今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人们对理想婚姻给予的期望,同时这也是卓文君对婚姻的渴求。

在一曲《凤求凰》遇知音后,她不畏封建束缚,勇敢追求爱情;在家徒四壁、藜口苋肠时,她当垆卖酒自有安排;在夫君司马相如飞黄腾达、移情别恋时,她巧用一首诗挽回婚姻。

她用智慧打赢了这场婚姻保卫战,于是,才有了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

卓文君是个在婚姻中有大智慧的性情才女,即使在千百年后,依旧令无数女子所钦佩。读懂她的婚姻经营之道,你就知道婚姻幸福的奥秘了。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经营婚姻的秘诀在这里

愿得一心人,用才情和胆识勇敢追求

卓文君从小家境富足,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知名的富豪,相貌也生得让人嫉妒,是个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在《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寥寥数字,她惊人的美貌就浮现在眼前。

意料之外的是,这样一个白富美并非因美貌名闻于世,而是凭借才华被世人认可,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喜爱音乐,被称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这样集美貌、才华和财富于一身的女子,17岁嫁人后便守寡回到娘家。即便如此,爱慕人士依然络绎不绝。

这时候,司马相如的出现改变了她生活的轨迹。

司马相如和好友以及一些文人雅士被邀请到卓府小聚,在宴席上,司马相如弹奏了一首短曲。

奏完他发现竹帘后面有一位窈窕淑女在听琴,料想那一定是声名远播的卓文君,便又弹奏了一曲《凤求凰》。

躲在竹帘后面的卓文君不仅对司马相如这位才子早有耳闻,而且敏锐的捕捉到弦外之音:“凰”代表了卓文君,“凤”代表司马相如,这一首《凤求凰》就代表着“他追求她”,于是撩动了卓文君的心弦。

掀开幕帘,她看到了气宇轩昂、风度非凡的司马相如,更是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

爱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你看一眼便知道,是这个人,没错了。

但当时的司马相如还是个穷书生,与卓文君家地位悬殊,两个人在一起的阻碍难以想象。

卓文君对待爱情是果敢的,她不惧门第的束缚和父亲的阻挠,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偷偷跑到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投奔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经营婚姻的秘诀在这里

因为相遇,所以深深思念。

因为相知,所以珍惜彼此。

因为相爱,所以坚持到底。

为了爱情,她义无反顾,这份执着和胆识,古往今来,又有几位女子能做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即使栉风沐雨,也要牵手一往无前。

当垆卖酒,为了婚姻不惧辛苦

守寡的女儿为了一个穷小子跑了,这在遵守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新闻。此事令在当地颇有声望的卓王孙颜面扫地,他甚至扬言要断绝父女关系。

这时在成都的卓文君司马相如过着闲看云卷云舒的甜蜜悠闲日子。就像《恋爱的犀牛》的经典台词所言:“人是可以靠二氧化碳为生的,只要有爱情。”

但面对家徒四壁和每日的粗茶淡饭,卓文君不惧这一切,自立自强“当垆卖酒”。

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穿上粗布衣,打酒端菜。闲暇时间对酒弹曲,琴瑟和鸣。

似乎遗传了父亲卓王孙的经商头脑,卓文君的小酒馆开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司马相如也当起了跑堂。虽然时常忙得精疲力尽,但每每相视一笑,所有的疲劳都泯去。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真谛。

面对生活的艰辛,卓文君从来没有任何抱怨,更没有退缩和逃离。每当司马相如问她:“你会不会后悔?”时,她都用坚定的语气回复:“不会”。

这事很快传到了卓王孙的耳中,他得知女儿在外面吆喝卖酒,如此受苦,心里很不是滋味,又愤怒又心疼。于是登门求和,给小夫妻俩送去了很多家仆和财物。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经营婚姻的秘诀在这里

有了物质基础,本以为从此安居乐业,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生活,却不知爱情的裂痕正在一点点撕开,婚姻的危机正迎面向她走来。

面对婚变,不哭不闹不放任不放弃

汉武帝继位后,无意间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其华丽的辞藻和磅礴的行文所震撼。得知作者是司马相如后,立马封官加爵,命他进京任命,这让一贫如洗、郁郁不得志的司马相如立马迎来了人生巅峰。

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的前途,给他收拾好行囊,挥手送别,司马相如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在成都的卓文君深信司马相如的为人,一直空守独房,等待郎君的归来,这一等便是五年时光。

然而,面对京城的繁华和良辰美景的诱惑,久居长安的司马相如越发春风得意,结识了茂陵女子,情为所动,便产生了抛妻纳妾的念头。

作家曹禺说过:“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是平淡、无聊、厌烦。”婚姻一旦失去激情,厌倦袭来后,移情别恋也就成为可能。

司马相如给卓文君送去了诀别家书,喜出望外的卓文君打开书信后发现只有13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少了亿,卓文君立马明白“无亿”意味着“无意”。

这让她无比心寒,心生悲痛,但她不哭不闹,从容不迫,同样用数字写下精美绝伦的的诗词:“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虽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回想起两个人之前的甜蜜时光,她还作了一首《白头吟》,其中“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经营婚姻的秘诀在这里

卓文君将这些一并寄给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读了她的诗,被她的才情所打动。突然发觉抛弃糟糠之妻是多么羞愧的事情啊!于是,亲自去成都迎接卓文君入京。

然而,卓文君面对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事实,已表现出你若分手,我绝不纠缠的决心。

虽然她依然深爱着司马相如,但这件事就像一把利剑,插在了两个人之间,让卓文君的心阵阵绞痛,她选择离家冷静一段时间。

闻讯赶来的司马相如用真诚打动卓文君,再次弹起《凤求凰》,求得了原谅。

卓文君凭借一首诗成功挽救了自己的婚姻,这正是她经营婚姻的智慧。

当陷入爱情时,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敢追求爱情;当对方想走的时候,不哭不闹不苦苦挽留。

在破裂的婚姻面前,她不卑不亢的表达自己看法,不放任事态的发展,又不放弃挽回的机会。渴望爱情,但不依附于婚姻,这样的智慧和胆识值得赞赏。

世间爱情,唯有陪伴最长情

自此之后,两人彼此相伴,始终如一。

尽管后来司马相如仕途再次失意,但两人晚年生活却很幸福。晚年的司马相如身体很糟糕,最终因病去世,在临终的那一刻,他依偎在卓文君怀里,充满了眷恋和不舍,这一生的相伴告一段落。

爱情的核心就是陪伴,婚姻在褪去激情后,往往只剩下琐碎和柴米油盐。

所以,婚姻需要运用智慧,不断学习和经营,在彼此遇到问题时,才懂得坦然应对,才能换来长久的幸福陪伴。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挽回,她经营婚姻的秘诀在这里

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对婚姻的诠释:“美满姻缘是生活中甜蜜的联合,充满坚贞、忠诚以及难以计数的有益和牢靠的帮助,以及相互间的义务。”

卓文君对待婚姻就做到了宽容,却不纵容;果敢追求爱情,却不乞怜爱情;自力更生解决温饱,却不坐以待毙。她参悟了婚姻的真谛,并用一生陪伴。

时隔千百年,她的才情和对待婚姻的智慧令人钦佩。

愿天下每一位追求爱情的女子,都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婚姻这场修行中获得圆满的结果。

作者:小圆子,在写作中感悟情感婚姻。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支持,点赞并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