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在澳華人的真實生活,每週到底要花多少錢?

自從澳洲開始了嚴格的,隔離和社會疏遠政策後,澳人們就開始過上了宅家做飯的生活,每天最大的樂趣可能就是,外出買菜和倒垃圾了。

而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的數據,食品是家庭支出的第二大類別,僅次於住房成本,排在交通費用之前。

於是最近,閒得慌的澳人突發奇想算了一筆賬,然後驚訝地發現疫情下,自己每週花費在食物上的支出居然大大地減少了!

那麼問題來了,疫情期間,澳人真實的日常,每週究竟要花多少錢買菜呢?

一位澳洲小姐姐做了個手賬,週一是採購日,她去超市買好了一週的囤貨,然後記錄下來總重量,總價格和每單位價格。

例如,一打雞蛋的價格為$9.99,每個雞蛋83分。一塊包含19片的麵包價格為$2.69,每片14分。依此類推。

然後接下來的一週每一天,小姐姐都會寫下自己吃了什麼,每天計算消耗的所有食物的確切成本。

一週後,她得出一個結論:疫情期間,在家吃飯比想象的要便宜得多。每天的平均成本為$12.24澳元,僅為澳人在一頓早午餐上花費的一半。

她開心地表示,“在第一天,我只吃了$ 11.08的食物”,而且還是這樣豐盛的:

早餐兩杯自制咖啡,再加上兩片烤麵包上的兩個煎雞蛋。總費用$ 2.92。

午餐是牛肉末,鱷梨和沙拉捲餅。總費用$ 3.10。

晚餐是八種“Dino小吃”搭配冷凍豌豆,胡蘿蔔和玉米,以及新鮮無花果和花生醬的甜點。總費用也就$ 3.10。

然後還吃了零食,就是打折1刀一份的那種新鮮漿果以及胡蘿蔔和豆泥。總費用為$ 1.96。

甚至提高了一下生活情調,喝了一杯100毫升的紅酒,大約是$ 1.67。

而隨後幾天的開銷基本穩定,不管想吃什麼,只要在家吃,花費基本穩定在$ 12左右,分別為$ 12.55,$ 12.76,$ 11.40和$ 13.41。

沒想到,疫情下,自己減少了外出就餐機會,無形中給自己省了一大筆錢。

另外她還發現一件讓她吃驚的事情,她對廚房,冰箱和冰箱進行了一次完整的盤點,發現原來她已經在那裡存放了價值超過$ 500的食物。

為了提醒自己不要浪費它,她特地在便籤紙寫下了每件商品的價格。這樣當她去冰箱時,她想起她為那300克雞胸脯花了$7.76,所以她最好儘快吃掉它。

最後她得出結論,其實如果要為家庭制定每週的食物預算,一個大致的經驗法則是:每人每週分配約100澳元已經足夠。


澳洲物價上漲,但這個價格瘋狂下跌

雖然食品支出比以前減少了,但實際上澳洲物價卻沒有跌。

其實,全澳“封鎖”,各地失業暴增,莫里森大把發錢救濟補貼後,這幾天大家陸陸續續都收到了補貼金。大家的口袋裡有錢了,可能第一時間都是想往超市跑,然而前方超市卻似乎並不是那麼友好。

首先,蔬菜瓜果價格真的漲了很多!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顯示,水果價格上漲了6.8%。蔬菜更是水漲船高,花椰菜已經漲到8刀一公斤。西紅柿也要比之前貴了,要10刀一公斤。就連成本價非常低的白菜,價格也漲到8刀一公斤。往日便宜實惠的大白菜,也要19澳元一個。

不僅蔬菜貴,肉也漲價不少,原先10刀一公斤的雞翅,價格現在已經幾乎翻了一倍,19刀一公斤。

但比起蒜還是小巫見大巫,蒜已經漲價到55澳幣一公斤!而在一些超市,傳說中的“愛馬仕”姜已經漲價到79.99澳幣一公斤。

但這漲價大軍中,卻有一樣一枝獨秀瘋狂降價。那就是——牛奶!最近,鮮奶降價了!

兩升裝的牛奶竟然只要48澳分!這個價錢簡直低到破天荒,摺合人民幣也只要2.2元...

以往,超市裡2升裝的鮮奶大約賣2刀左右,就算是保質期快到了價格也不會這麼低。

雖然這批售價48澳分的牛奶,保質期僅到第二天,但是我們買一桶回家做個牛奶面膜,洗個牛奶浴什麼的還是不錯的。

最後,疫情期間,生活的樂趣可能就是:手中有錢,超市有貨,出門買買買。

閒得慌的已經開始算錢,不知道大家在隔離期間還有什麼小樂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