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了一下忙。”
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当下很热门的话题,孩子究竟是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更多,还是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更重要?
有许多家长朋友们会觉得,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当然是学校更加重要,老师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而作为家长,更多的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并行,为孩子保驾护航,但学校教育是比家庭教育重要许多的。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潜移默化是根,术业有专攻是叶:
如果用两个词去分别形这两种教育形式,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潜移默化;而学校教育是术业有专攻,如果将孩子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树根,学校教育就是繁茂的叶。
教育孩子,我们总说:“先成人,后成材”,而人之初,便已经拜了父母为第一任老师,树根扎的有多深,要取决于家庭教育有多好。
1. 为什么家庭教育是根?
首先,我们还是要说一说南怀瑾大师的这句话:“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了一下忙。”
之所以会有家长认为这句话说的有失偏颇,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仅仅界定为知识的层面上,教师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性格养成,价值观养成和行为习惯养成,却都是父母潜移默化教导的。
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学校老师教导孩子要懂礼貌,公共场所要安静,可是父母却每次都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的大声讲电话;比如你每次都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嘲笑他笨,骂他蠢,即使学校的老师拎着耳朵鼓励,也无法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
2.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当家庭教育缺失,或者是不重视家庭教育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妈妈毕胜男不停的逼迫孩子学习,她的言语和心态一直深深的伤害着孩子,而当她毫无顾忌的当着孩子的面,将爸爸赶下车时,孩子彻底沉默了。即使学校里的老师一直很关心她,也无法弥补孩子心里的创伤。
很多步入社会,误入歧途的少年,在学校里也学习了知识,大树的叶子依旧繁茂,却还是会走错路,究其根本,是家庭教育的根扎错了地方。
二:父母的哪些行为会成为孩子的“活教材”
南怀瑾大师说:“父母是孩子的活教材”,这句话是值得家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规范言行举止,给孩子做好榜样的。
孩子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两种,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孩子从父母的身上学习沟通,技能和方法;而潜移默化则是孩子从父母身上观察到的行为习惯,处事风格,价值观念。
1. 家长的修养决定孩子行为的好坏:
孩子在学习阶段,通常是照葫芦画瓢,如果爸爸妈妈满口脏话,随地吐痰,不遵守公共秩序,那么孩子会观察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孩子的行为基本上也与父母一致,养成习惯后很难改变。
2. 家长的格局和理念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很多家长常说,孩子那么小,哪来的价值观念?整天就知道玩儿...
但其实不然,比如判定一件事情的好坏,衡量一个物品的价值,看到一个影片抒发出的情感等等,都是孩子价值观养成的阶段。而父母的格局和理念会对孩子的价值观有非常大的影响。
3. 家长的语言和心态影响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在其人生中有多大的作用?顽强不屈的性格可以逆天改命,而懦弱胆怯的性格即使你为孩子铺就了在好的路,也很难获得好的结果。
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活教材,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心态和语言是孩子性格成因的决定性因素。
父母整日发火,动辄打骂,孩子的性格中一定会有暴力因素;而整日抱怨,消极度日的父母,一定会将这样的坏情绪传染到孩子的性格中。
三.南怀瑾: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
如果说教师教授孩子决定孩子的知识存储量,那么父母的教导则决定了孩子格局的宽窄。
为人父母者,务必要规范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好表率。正如大师南怀瑾所说的第三句话:“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
1. 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核心。这可以让家长教会孩子爱,以及爱带来的幸福感。
所以,在家庭中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也尽量将坏情绪拒之门外,给孩子充足的爱和安全感。
2.教给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不要忽视这些小细节。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做事三心二意,明明答应的事出尔反尔,尽量控制不在孩子的面前说脏话,让孩子感受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为他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尊重去对待孩子,教育有道
正如《正面管教》一书中所提及的,在坚定而和善的情景下教育孩子。即使孩子犯错,也要尊重孩子,问清原因,解决问题,最后鼓励成长,这会对孩子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本质也是育人成才。
父母进行精细化,持久化的育人;而校园则是大范围,阶段化的辅助成才,两者并行,一起努力,才能让精心呵护的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你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呢?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