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給小學階段的孩子報多少特長班?如果孩子不想堅持了,家長要執著的繼續嗎?

HR生活筆記


現在家長普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文化課方面,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了英語,奧數等興趣班,少則1-2門,多則3門也不在少數,孩子通過上興趣班學會了新技能,提高了學習能力,在競爭中處於優勢,這也是眾多家長熱衷於興趣班的一大原因!

但是家長為孩子報特長班興趣班也出現一些問題:

報的興趣班太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多種興趣課,奧數,英語是傳統必選科目了,在文化課以外的舞蹈,書法,樂器…等課外興趣課中再為孩子選報1-2門課,很多孩子週末在眾多興趣班之間奔波,練習,的確很辛苦,有的孩子逐漸疲勞興趣全無,出現厭學牴觸情緒!

所以家長能心太急盲目跟風選報太多的興趣班,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未孩子報班,文化課選擇一門,興趣課選擇一門,最多兩門,既讓孩子文化課能提高,也能讓孩子根據自己愛好學習練習自己喜歡的興趣特長類科目!只要不算太累,在學習文化和培養興趣愛好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樣就比較合理,孩子能夠接受或者能長久堅持下去!

如果孩子不想學了,那麼家長得問清楚原因,學得太多的,如學了3門以上的,那麼必須要減少至1-2門,減輕孩子負擔!如果只學了1門課孩子仍然不想學,那麼家長得問問是否選的科目孩子不喜歡或者跟不上,孩子不喜歡的話強迫他們也沒效果,跟不上也是同理,所以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建議一下家長們,哪怕孩子什麼興趣班都沒上,也無可厚非,但是家長要培養孩子一種習慣或者愛好:體育!這個很多家長忽視了,體育不僅能鍛鍊增強孩子的體魄,而且能夠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積極面對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形成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為孩子最終成長為健康陽光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孩子任重而道遠,家長們共勉!





虞海棠


您好,我是高校教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現在家長們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秉持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理念,不少中小學甚至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都被報上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或特長班。但我希望家長們在給孩子報培訓班前徵求下孩子的意見,看看他們是否感興趣,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像您在問題中說到的,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想堅持或者不願意參加這種特長班了,那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能強迫孩子繼續參加培訓。

一、小學階段的孩子報的特長班種類繁多

說說我周圍的情況。我身邊的同事,孩子基本在小學或者幼兒園,經常可以聽到他們談論給孩子報的各種興趣班,如:英語、書法、繪畫、樂高等等等,真的是太多了,而且普遍都報的好幾個培訓班。一到週末,孩子忙、家長同樣也跟著忙,像趕場子一樣,學完了英語再去另一個地方學書法,一天要趕好幾個場子,忙得不亦樂乎。

有些家長也不想報這麼多興趣班,孩子累家長也跟著累。但看看周圍身邊的朋友好像都是這樣,不報又怕孩子以後不如別人家小孩,索性讓孩子多學點吧。

二、如果孩子對興趣班所學內容沒有興趣不想再學了,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意願,不能強求

如果孩子對興趣班內容感興趣倒也無妨,但如果孩子本身就不願意參加這種興趣班的話,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意願,不能強求孩子。

1、讓孩子有個愉快的童年更重要

相比小學階段讓孩子多學點特長,孩子有個愉快的童年更加重要。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畢竟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孩子既然不願意上這種特長班,即使家長強迫孩子上,效果也不好,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孩子對這種技能的牴觸情緒。

2、特長班應該是孩子對某項技能感興趣再去學習,沒有興趣的話為什麼要強求呢?

既然是特長班或者興趣班,應該首先看孩子對這些技能是否感興趣,感興趣的才去報班學習。如果孩子本身對這項技能就沒有興趣,家長就不該強求孩子報班學習。畢竟這種特長班不是必修課,應該理解成選修課。

3、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成長規律,不應把自己的想法或人生規劃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為什麼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因為家長太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了,家長們更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過程中的規律,不能過於心急,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小結

總的來說,我希望家長們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前先聽聽孩子們的意見,看他們是否感興趣,如果感興趣就報班;不感興趣的話就不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不僅能使孩子有個愉快的童年,更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來發展自己,而不是按照大人的想法來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朋友們是否贊同呢?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高校教師,關注教育領域話題,也時常愛分享對教育領域相關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您也喜歡,請關注我。我相信總有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期待共同交流。


一直在路上的財會老師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大概是如今為人父母者的普遍想法。但我一直沒弄明白“起跑線”在哪兒,是在孃胎裡,還是在進小學前,還是上小學?

不過我身邊還真有給孩子報五六個特長班的,上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小女孩,很乖巧,媽媽說報就報,從不反抗,舞蹈、練字、數獨、奧數、鋼琴、英語,六個班,有周一至週五下午放學後的,有晚上的,還有周末的,她媽媽也是整天馬不停蹄,載著小姑娘奔波在上補習班的路上,我們旁人看著都辛苦。偶爾小姑娘在辦公室做作業做累了,也會不自覺地嘆口氣,我時常在想,這就是她的童年嗎?

我兒子上小學時,我也給他報過特長班,但一學期只報一門,報之前一定會徵求他的意見,給他講明特長班的好處和要求。小學三年級籃球班,至今成了他體育項目中的最愛;四年級報了半年圍棋,沒太多收茯,但孩子安靜多了;五年級本來想報鋼琴,但老師說他短粗的手不適合,建議報了吹笛子,讓他對樂器有個粗淺的認識;六年級報了硬筆書法,書寫有很大進步。可能這些看起來很雜,但我們沒有想給他太多壓力,只當培養興趣,讓他對什麼都有一點了解。唯一的一點是,他上初中後埋怨我們沒給他報英語班,說如果報了,肯定成績會更好,其實他英語也不差。

當孩子沒興趣,不想堅持了,可能很多家長會逼迫,也許能培養出下一個某某星,但這是他要的童年嗎?很多孩子還在讀小學,就雙眼無神,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活潑可爰的童真童趣都被抹殺了。

記住:興趣是第一位老師!身心健康比成績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