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取快遞、在線辦公 非接觸經濟"疫"外升溫

疫情之下,無需見面就能完成各種經濟活動的“非接觸式”應用備受青睞。送外賣、取快遞、在線辦公、非接觸式測溫、政務辦理……一系列“非接觸式”場景和應用,為疫情防控提供便利,也推動了“非接觸經濟”的升溫。

  測體溫,無需接觸

  在北京市一家盒馬鮮生超市,等候進入商場的顧客依次在電子屏前“刷臉”,體溫實時顯示在屏幕上——疫情期間,在火車站、機場、商場、學校等人群聚集場所,由各類測溫機器人進行的“非配合式測溫”已經成為常態。

  這種測溫是通過熱成像技術實現的,只要有人從攝像頭區域經過,即便戴著口罩,也能精確測出體溫。這種非接觸式服務,既為大流量人群的疫情防控提供瞭解決方案,也可有效預防人工檢測存在的各類隱患。

  非接觸測溫的龐大需求催生了新的行業標準。4月16日,中關村管委會正式發佈《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技術規範》。此次標準牽頭起草單位、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介紹說,標準提出了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的基本架構,包括視頻圖像採集、溫度分析、目標檢測、智能告警等11大模塊。

  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陳文奇表示,該標準能有效提高非接觸式智能溫度篩查的精度與速度,提高精準識別、篩查速度和區分度,統一相關技術要求和測試試驗要求,對推動紅外AI測溫技術的規範化發展和產業化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送快遞,無需見面

  在和人們日常息息相關的快遞領域,“非接觸”技術也在施展身手。

  2月6日,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穿過武漢街頭,將醫療物資送達武漢第九醫院。在武漢之外,長沙、貴陽、呼和浩特的京東智能配送站也在持續通過配送機器人為周邊社區服務。

  京東物流集團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介紹,快遞員按照標準流程,對車輛進行消毒、放件,點擊出發後,車輛會自動通過短信、語音電話,通知收件人,並等待客戶取件,隨後自動到下一個取件點或返回配送站點,實現了包含人車混行、紅綠燈路口等複雜場景的全程L4自動駕駛。

  “整個配送過程實現了無人化,疫情期間不僅減少病毒傳播途徑,還緩解了勞動力緊張的困局。”孔旗說。截至目前,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運行2個多月,一切正常。近期,無人配送訂單量逐步提升,表明武漢的日常生活正在恢復。

  基於自動駕駛技術,京東還研發出了室內室外不同場景的消殺機器人,能在機場、火車站、商城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環境下進行自動消毒,配備高壓噴頭、紫外線燈管、空氣消毒機等裝備,自動監測體溫和是否佩戴口罩。

  在配送環節的“最後一公里”,同樣有非接觸技術參與。

  4月17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疫情期間,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在保證“非直接接觸投遞”、防止交叉感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既服務了廣大用戶和消費者,又為一線快遞小哥投遞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感染風險。

  國家郵政局稱,指導省市兩級郵政管理部門與地方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推動將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公共服務站等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範疇,加快規劃建設。

  非接觸經濟成為新增長點

  非常時期的龐大需求,也讓遠程辦公等新模式進入上升期。釘釘數據顯示,我國在線辦公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穩步增長,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

  其中,在線會議和在線招聘就是一大應用場景。往年的三四月份是招聘旺季,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為避免人群集聚帶來的安全隱患,有效開展復工復產,企業等人才招聘會紛紛搬到了“雲端”。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中國發展非接觸經濟的成果和經驗得到了國際認可。

  3月底,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宣佈騰訊公司成為其全球合作伙伴,為聯合國成立75週年提供全面技術方案,並將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和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為了在全球範圍內抗擊疫情,騰訊會議還研發上線了國際版應用VooV Meeting,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

  “非接觸式”技術正在成為政府規劃中的一大重點。近日,上海市提出加快發展在線經濟、到家經濟、非接觸式經濟等新經濟新產業。安徽也提出積極發展在線經濟、到家經濟、非接觸經濟等新經濟產業,形成新的增長點。

  例如,上汽通用金橋工廠無人車間在疫情期間運用“黑燈工廠”“智慧物流”等智能製造手段,實現非接觸製造。無人生產線始終“不掉線”,在防控阻擊疫情的同時,打好了穩產、高產的守衛戰。

  站在“非接觸式”服務風口,“非接觸經濟”正融入社會發展中,培育新動能、構築新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