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和他的“標誌性”三輪車 進你家小區了嗎?

“完善物流快遞業相關防控措施,允許快遞人員進入社區(村)配送。”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日前印發的《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中如是提到。

你所熟悉的“快遞小哥”和他的“標誌性”三輪車出現在小區裡了嗎?收派件效率如何?安全配送又怎樣保障?記者深入濟南多個小區,對話多位“快遞小哥”、居民等,一探究竟。

快遞進小區仍有“梗阻”

“您好,我到開元驛站了,過來寄吧。”4月21日上午10點左右,負責開元山莊配送的一快遞員載著100多個快遞到達小區裡的開元驛站處,一停下車就趕緊給預約寄件的小區居民打電話。“能上樓取件嗎?”電話那頭詢問。“不讓上樓,麻煩您下來一下吧。”快遞員解釋道。

記者採訪獲悉,該快遞員主要負責燕子山西路附近的快遞配送,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趟,疫情發生後一直如此。“最早的時候,不讓進小區,只能在小區大門口那裡‘擺攤’。後來由於快遞太多,容易堵路,就改到了小區內的網球場。3月底左右,可以進小區投放快遞驛站、快遞櫃了,但還是不能上樓,否則若被發現或舉報,連小區也不讓進了。”他告訴記者,自己負責的周邊7個小區,目前有5個可以進入,2個仍不讓進,但都不能送上樓去。

與開元山莊相隔一條馬路的中潤裕華園則允許快遞員進小區上樓配送。“大概放開有十幾天了。”小區門口安保人員說,“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隻白天允許,晚上不行。”

4月21日,記者隨機走訪歷下區、市中區、高新區的10個小區,調查發現,其中5個允許快遞員進入配送,但只有1個明確能送上樓去,其餘的可以投放到小區裡的快遞驛站、快遞櫃或物業處等;另外5個不允許進入的,可以放到門口快遞櫃或值班室處等。

期盼大件配送上門

“進小區配送,方便大家取件,配送效率也高。”一中通快遞員告訴記者,此前只能在小區大門口配送時,每次光挨個打電話就要花兩三個小時,而且還容易出現快遞丟失的情況,“上午打電話,住戶讓放門口,晚上去拿,就不見了。一個月丟了有七八件。”

由於不允許上樓配送,許多進到小區裡的快遞員選擇將快遞投放到快遞驛站或快遞櫃裡。在開元驛站,記者注意到,上百個標有字母及數字編號的快遞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貨架上,等人來取。“3月中旬,驛站經小區物業允許後開門,現在每天約有300個快遞放到這裡。”驛站負責人張濤一邊忙著對收到的快遞進行登記、編號、擺放,一邊對記者說,“我們統一給收件人發送提貨通知,這既節省了快遞員的時間,也方便大家合適的時候過來取件。”

“放門口,怕丟、怕下雨、怕不衛生”“要走很遠的路去取”“有時要在很多快遞裡找好久才找到自己的”……採訪中,不少如今可以在小區裡取到快遞的居民這樣訴說著曾經的擔憂與不便,大家紛紛感慨:快遞員進小區配送,方便多了。

但因為很多小區出於安全考慮,仍不允許快遞員上樓,不少居民還是覺得不如此前便利。“之前,許多快遞可以送件上門,一開門就拿進來了。現在,只能自己去快遞驛站或快遞櫃取。”家住歷下區、習慣了網上購物的胡女士告訴記者,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可以理解,但還是不便,尤其是購買大件物品,自己取上來很是費勁,期盼大件可以配送上門。

“現在,政策允許快遞進小區配送,我們也放開了,但還是希望快遞投放到小區裡的快遞櫃裡,儘可能減少人員間的直接接觸。”文華園門口安保人員告訴記者,不過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上午有個大件物品,不方便自取,就送上樓去了。也有小區值班室人員表示,允許快遞員給腿腳不便的住戶送貨上門。

嚴格防控措施解安全之憂

快遞入小區配送,方便高效是一方面,安全保障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為確保安全,公司在防疫方面做了嚴格要求,涵蓋快遞流轉全過程。”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品牌經理李榮磊告訴記者,收件、包裝、裝車的快遞“入口”,必須開展消毒作業;中轉裝卸過程中防疫措施也要到位;網點還要定時定點對場地、快件及快遞員車輛進行消毒。此外,公司還為快遞員配備了隨身攜帶的酒精噴壺,一是為了他們自身防疫需要,二是要求他們派件時再次對快件進行噴灑消毒。

“工作時戴口罩是必須”“公司配備口罩,每天一個,一天一換”“工作時,早中晚三次測量體溫”“早上六七點鐘,從站點取貨時,我們的三輪車特別是貨倉內外都要嚴格消毒”……問及疫情防控措施,多位申通、圓通、中通、京東的快遞員這樣回答,他們認為,現在的防疫措施還是比較到位的。

進入小區,快遞員還要過門口防疫這一關。多數小區門口有關防疫人員表示,每個進入小區的快遞人員,都必須測體溫,體溫正常才允許進入。還有小區要求快遞員在測量體溫後,登記個人有關信息才可進入。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君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