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正的王安石:小人?改革先鋒?(3)

寻找真正的王安石:小人?改革先锋?(3)


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其个人能力与性格的缺陷我们自然不能忽略,他执拗,一意孤行;他过于理想化,思虑不周全,急于求成,不顾实际;我们也不能否认制度本身的问题。但我们同样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完全归咎于他一人,笔者以为新政的失败还应当考虑时代和人事的原因。宋朝接过晚唐五代的烂摊子,不得不进行变革,但许多制度积弊已深,改革者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困境。王安石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的改革者,但他也是一个无奈的改革者,钱穆先生在提到王安石新政时就多次运用了“不得以”这三个字。他看到了太多的弊端,尽力在衰败不堪的制度上修修补补,以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这是时代给一位革新者的机遇和难题。关于人事的原因,是自古有之的,比如政策的制定者与最终的施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偏差,施行者的德行与能力也难以保证。而在宋代,人事原因又多了一条。从当时的政治制度来看到宋代,谏官独立,由皇帝亲自任用,不直接属于宰相了。因此,谏官的职责也发生了变化,有纠绳天子改为纠绳宰相。谏垣逐渐形成与政府形成对立之势,谏官为了尽职升迁,总爱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而且漫无统纪。如此一来,虽然王安石贵为宰相,却无法完全行使权力,竟受制于谏官。钱穆先生说:“王荆公新政失败,谏垣的不合作,自然是一原因。” 后来,王安石新政被司马光尽数废去,到蔡京时又重新实施起来。王安石所制定的政策确实有不合理之处,但蔡京所谓的新法更是漏洞百出。钱穆先生说:“蔡京后来主持新法,把宋朝弄坏了,后世遂连荆公都骂作小人。岂不是蔡京连累了王荆公遭受此不白之冤?”

写到这里,笔者还是无法以简单的“王安石是个好人”或者“王安石是个坏人”来评判他。笔者以为,我们很难去苛责一个改革者,因为他的本意并非是破坏,而是想去“建立”,比起空谈之人,他是一个实干家,在这一点上他就值得赞扬。只是“建立”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需要时代的机遇,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拥护群体,需要个人有强大的能力等很多因素的相互配合才能促成一种“建立”。我们可以批判一个改革者的失败之处,但不能批判他想要改革的决心。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潮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才是错误的。

在笔者眼里,真正的王安石是一个有雄心壮志,也有颇多无奈的改革者,他不那么成功,但绝不是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