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時間飛快,3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希望大家遵循大流行病中的相關措施,限制外出,減少不必要的社交以及學校停課,並倡導“沒有人是可以被放棄“的國家人文精神,採取應測盡測,全力救護病患的措施,德國民眾“抗疫”到今天已經一個月了。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單純從數據上來看,德國感染人數已經到達14.5萬,日增圖顯示,就是在一個月前的3月18日,德國準確的在爬坡發力階段,開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控制疫情。一個月後的今天,德國就已經越過峰頂,新增人數開始往下了。

這個結果後面的德國社會,方方面面都為此做出了相應的改變。這一個月來,德國民眾對新冠疫情的態度,環境和社會都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

在線統計數據門戶Statista,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數據統計,這些調查統計,像一把收起的摺扇,通過清晰的摺疊紋理,還原出一些疫情下的德國現狀。


「對於個人和家庭,在防範新冠病毒上,大家願意採取措施的態度」,該調查在德國,英國,美國和中國四個國家同時開展,德國的數據數據如下: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62%的德國人願意盡一切可能,以防止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病毒

55%的德國人認為在疫情期間,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照很重要

50%的德國人認為需要採取嚴格措施,以保護處於危險狀況下的人

33%的德國人將嘗試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20%的德國人認為媒體誇大了當前的疫情狀態

17%的人對於有可能感染上新冠病毒感到緊張

在中國和英國問及「媒體是否誇大了疫情」,中國人和英國人回答“是”的比例低於10%,美國的比例是19% ,相對於這些國家,德國人是多麼不信任自己的媒體!


「在家工作和新冠病死人數關係」,調查統計中顯示,在家工作比例越高的地區,受新冠病毒影響而死亡的人數明顯偏低,說明在家辦公對於防止新冠感染和降低死亡人數確實有效,圖中僅列出

前三後三: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柏林 45.3%的人在家工作,死亡1人(每10萬人中,下同)

漢堡 44.3%的人在家工作,死亡2.4人

達姆斯塔特 44%的人在家工作,死亡1.7人

...

上普法爾茨地區 39.2%的人在家工作,死亡11.4人

(每10萬人中,下同)

施瓦本地區 38.8%的人在家工作,死亡3.4人

下拜仁地區38.2%的人在家工作,死亡8.3人


「是否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空氣質量變好了」,下圖列舉了慕尼黑,斯圖加特,基爾和海爾布隆四個城市,對於部分路段二氧化氮的探測數據,同比2019年3月25日和2020年3月30日,空氣質量監測站數據的對比圖: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圖中可以看到,代表今年的橙色曲線,要低於代表去年同期的粉綠色曲線,但是不是就說明空氣質量變好了呢?不是的!因為這裡反映的只是一小塊區域和個別空氣參數的值(主要是二氧化氮類的檢測數值),如果要確定空氣質量是因為新冠疫情變好,還需要更加詳細和整體的數據,目前只能說,現在的空氣質量變好可能與新冠疫情有關。


疫情居家期間,對德國消費者的行為造成很大影響,「德國人在此期間省下了哪些方面的花銷?」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外出花銷(例如外出去餐館用餐)減少 77%

出遊和交通費用(例如度假)減少 69%

服務行業(例如理髮)減少 68%

服飾花銷減少 43%

興趣愛好花費減少 36%

投資方面減少 33%

電子娛樂,家用電器和傢俱花費減少 30%

由此可見,餐飲旅遊是受疫情傷害最深的兩個行業


在家躲避疫情,網購開始流行,「包裹運送時間因為疫情有何改變?」,包裹運送的速度是否因為數量增加而變慢呢,根據最新的統計,上一個月的包裹量,和德國包裹最多的聖誕節期間的包裹量持平,但物流速度(中黃色)與去年(紅橙色)同期相比並沒有變慢,部分時間段反而更快了,平均包裹送達時間為1.6天,向德國快遞小哥致謝!

6張圖看清德國當前疫情和社會變化


新冠疫情期間,民眾或多或少都做出改變和適應,人和人之間,以及人和環境相互影響,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社會活動也為之改變,例如德國4月15日16個聯邦州在特別會議上就學校復課問題達成一致,5月4日為復課日,比預計的晚,而且相應的德國高中會考(相當於中國的高考)也推遲到了5月18日;其他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比如戴口罩,從之前的堅決不戴到現在街頭超市也能看到有人戴了,說明就算保守嚴謹如德國人,也開始順應新冠疫情給自己帶來的改變。

深刻的社會變化正在暗湧,德國雖然很快會迎來自己的拐點,但在世界範圍內來說,也就是一點點的好消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