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萬上大專上三年吃喝拉撒,還有學費都算在裡面的了值得嗎?

尹靈忠


個人認為是值的。

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居於我們大眾眼中的社會現象:

①目前由於大學擴招,大學生遍地都是,上本科已經不難。為什麼還要花10萬塊錢上大專呢?

②現在用人單位招聘時動輒要求碩士、博士,本科生非名校已很難找到工作。讀大專有用嗎?

現在的大專主要就是指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此外還有少數師專和醫專、以及個別特殊專科學校,如司法、冶金等。

大專在高校擴招前還是挺吃香的,因為當時國家包分配工作。後來,國家不包分配了,高校開始擴招了。用人單位自然水漲船高,招聘員工的水平越高就越好啊。

但任何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

01 高校擴招,很大部分是高職院校

近幾年,高校錄取率都在80%左右。但是,這個錄取率是包括了所有的高校的,包括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

而2019年的本科錄取率,大約是43%,一本就更低,只有15.3%。現在很多的普通本科學校也是以前的專科學校升級來的。

所以,感覺現出門在社會上一看,到處都是名校生、高學歷人才,其實真的只是一種感覺,一種錯覺。可能是這些人喜歡在社會上拋頭露面地晃盪吧。

2019年高考前,國家提出擴招100萬,全部是職業學院的。實際上,這也是國家近幾年來高校改革的一個方向。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的普通本科生,高校要分流成技術實用型的和研究型的。這也是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的。

02 高校學生就業

高校學生就業困難是一個事實。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單位用人和高校培養人才之間銜接不好有關。一般本科生出來很難找到工作,因為他們大學學習偏重於理論,與社會實際脫節;同時,從研究層次上看,本科生層次又太低。所以,現在本科畢業生直接出來工作的相對少了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去考研。

相反,專科生出來就業更好。因為專科偏向於社會實際應用方向,與社會生產聯結更緊密。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來,全國大學生就業率:本科生逐年走低,而專科生逐年走高。

所以,從就業來看,讀專科比讀本科更有優勢。

03 讀大學的選擇與就業

讀大專值不值,主要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如果能夠考上211甚至985名校,當然比上專科好。上專科首先就要定位好自己,在專科附近這個層次,讀專科值不值?

當然值得。

第一、相比不讀專科,直接高中去打工,用人單位肯定會選擇專科生,因為專科生技能水平比高中生強太多了。而且專科生的發展也會更好。

第二,相比讀一個很差的本科(相對於專科附近水平)來說,專科生就業也更好。本科生似乎名氣聽起來更好,但如果本科層次低了,在社會上更不好找工作,眼高手低。

第三,如果專科生有意向,也可以繼續讀本科再考研。

當然,這裡是根據大數據分析的普遍情況。對於具體某一個人來說,肯定存在特例。但那是極少數。

現在10萬塊錢讀三年書也差不多,不算很貴。將來在工作中肯定能把這個投資收回來,做得稍好一點,一年也能掙出10萬塊來。

如果說認為浪費了3年時間,那也不對。3年是學技術,厚積薄發,將來的平臺就更高一點。高中出去打工,3年可以掙10萬不止,但發展也有限。


聽雪學苑


在很多人眼裡,本科普通院校畢業生找工作都有壓力,更何況是大專畢業生了。也恰是這種思想觀念氾濫,才導致很多人瞧不上大專生。同時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也是先看你讀的是什麼院校,這種看“校”下菜的風氣助長了用人的不正之風。

對於題主來說,你問花10萬讀完大專,這錢花的值嗎?

1、首先表明態度,值!在這個比拼學歷的社會,大專總比高中畢業證含金量高。

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和一個大專畢業生同去應聘一個崗位,如果只兩者選其一,肯定是大專生優先被錄取。如果從就低不就高的標準來衡量,大專畢業生應慶幸你有這個學歷。所以說,有些時候你得心裡有一杆稱,千萬別眼高手低,總去和本科畢業生去比,那樣你可能會產生心理自卑感。

2、大專畢業怎麼啦?你可不是光學專業知識,你更新的是觀念,接受的是新生事物。

知識是無價的,在大學校園裡所學的專業知識相對比較系統,並且還要經歷畢業的實習期,本科是這樣,專科也如此。只是在大學期間就讀的時間不同,所修的專業課程內容不同。但是將來真正走向工作崗位後,還得靠二次學業,即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綜合能力。因此,對於大專生來說,你在讀大學期間更新的是學習觀念,接受的是新生事物。

3、不要拿你花了學費來衡量你讀大專是否划算,而應想你的綜合能力是否有提升。

筆者第一學歷就是一個大專,當年我當戰士時報考軍校,只允許考大專,我雖然也想考本科但是沒有機會,只能先拿到大專文憑,然後再找機會讀專升本。這麼多年,當我回頭和身邊那些讀本科的同事比起來,我認為讀這個大專太值了,值在哪裡呢?是因為我那時肯學,各領域知識我都學,結果儲備的知識就多,學習能力就強,在實踐工作中反而有優勢。所以說,不要把目光僅盯在學費上面,錢花了你可以掙回來,但沒有知識這一輩子你提升綜合能力的機會還真不多。

最後,建議題主把思維拓展一下,雖然眼下讀的是大專,但是我建議你可以給自己設計學業和未來職業規劃,只要有機會你就可以讀專升本,或者去部隊當兵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大專畢業了不準備再提升學歷,你還可以自己創業啊,世上的路很多,但是需要你自己選。請記住一句話:技能是立身之本,學歷是提升之道!


寒石冷月


答:

三年吃喝拉撒,還有學費算在面內花10萬上大專,值與不值就看上完大專以後的發展。如果花10萬上大專的同學是一位“潛力股”,這10萬是超值的。如果花10萬上大專的同學是“扶不起的稀泥巴”,父母確實不值得省吃儉用的花10萬給你去上大專。畢竟上大專的同學已成年,父母沒有法定義務還要供你吃喝拉撒。10萬現金厚厚的10扎,用書包要塞滿滿的一書包呢。

用投資的眼光來看待這10萬

假設我們手上有10萬現金,是投資在學習呢,還是用來理財?如果是@藍寶精靈,毫無疑問會投資在教育上。

炒股:對一個沒有金融知識和股票研判的人,10萬塊錢用來炒股,可能分分鐘秒光。

買債劵:可以有事沒事的拿出來自我安慰下,是個有10萬資產的人。

買基金:有可能漲,也有可能跌。人的心情也會隨著這10萬的漲跌波動不已。

存銀行:親戚朋友知道你有10萬現金,張家有人生病找你急救,李家生意突遇困境讓你週轉下。三轉兩不轉,人得罪了,10萬塊錢也可能沒了。

而投資在教育上,去讀個大專。既然是大專,就有相應的專業,每個專業就有每個專業存的理由。依行政管理大專為例,這個專業就有13門課,大學語文、人力資源管理、法學概論、管理心理學、市政學、公關學....,哪一門科目都是進入社會可能會用到的。經過專業學習的人與沒有學習的人,他們的後勁是大不一樣的。所以,不要被10萬元的數字所欺騙了。

花10萬上三年大專,10萬不是一次性躉交

三年大專,可能累計需要10萬,但是這10萬不是一次性躉交的。學費一年大概在3000-5000元,加上這樣那樣的資料費、活動費,三年可能就是2萬到3萬。而三年六個學期,吃喝拉撒及交通費,每個學期1萬多,這似乎有點奢侈。據@藍寶精靈的同事、朋友來看,上三年的公立大專,似乎不用花10萬。不過,除非你家有礦,10萬也不算多。

大專也是高等學習

眾所周知,學習分為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大專再不濟,畢竟也是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拉開,上升了一個層級。無論從課程設計、學習方式、氛圍都更適合於成人 ,也真真實實為以後的發展敞開了一道窗。

【結束語】臨近高考,某些家長和同學就開始猶豫徘徊,只能考個大專,還要花10萬塊錢,到底值不值呢?不要猶豫、不要徘徊,不是每個同學都能考上清華、北大、985、211。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考得無怨無悔,就算進到大專院校那又何妨。只要自己願意,以後仍然有考研考博的機會。假如因為要花10萬上三年大專而捨不得,現在放棄,就相當於把自己的人生定在了中下層。當然,沒讀書、少讀書的極個別人也可能發展得很好。但是,算算比例就知道那是鳳毛麟角。不信,你可以仔細統計統計。

點贊、轉發、關注愛分享的@藍寶精靈,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