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三大科”的差別很大,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中等生請重視

湖北省高考最終確認也將在7月7、8兩天舉行,延遲一個月後,高考備考的形勢趨勢更加複雜,因為在這個漫長的假期裡,高三學生的複習效果天差地別。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開學後的兩次模擬考,名次變化非常大。

努力三年,只為做好四張試卷,其中三張是語數外,所謂的高考三大科。每門總分150分,不重視不行,但要從備考策略上講,重視的程度不應該“一視同仁”,而要有明顯的差別。由此可以說:高考“三大科”的差別很大,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中等生請重視。哪一科?自然是數學。

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不是英語的原因。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英語試題,難度持續走低,缺乏度遠遠不及理綜和數學,因此考出了一大批高分和超高分,因而英語在高考科目中的競爭優勢被不斷削減。至於語文,區分度幾乎可以被忽略,絕大多數學生的語文成績都相差不大。

這樣一來,唯有數學才是高考“三大科”中的王者,得數學者必得高考。研究一個班上的模擬成績,總能發現數學的差距是最大的,嚴重的時候第一和倒一的差距可以達到一百分!而且,總分靠後的學生,十有八九都數學差,由此似乎大概率出現數學優則總分強的情況。

在距離今年高考只有七十餘天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重視數學,如何拯救數學?總的方法是夯實基礎,專題突破,具體做法可以參考如下——

1、摸清底細,突出有效得分點,不可平均用力

衝刺階段學數學,最怕的是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想法過於膨脹,實力過於萎縮。要從實際出發,定下合理目標,比如提高十分。小目標有助於實現,更何況一個個的小目標,假期裡就是大理想。在定目標上,要有退一步開闊天空的心理。

高考“三大科”的差別很大,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中等生請重視


三年數學,內容非常多,中等生要想全部學好完全不可能,只能做出取捨,而最應該抓住的是最有可能得分的模塊——學了就有效果,看上去理應如此,但實際上很多高三學生卻做不到;這一備考策略的另一面是果斷放棄無能為力的那些內容。

2、收集典型題目,真正提高解題能力

數學刷題,最好是數量和質量的兼顧,只有數量沒有質量不可取。

典型題目對提高數學能力幫助很大。很多學生都有錯題本,但使用效果很差,一是不能堅持,二是所選題目缺乏典型性。為此,我的建議是要把以往考過的錯題收集起來,把感覺自己能做出來,但實際上很難的題目重視起來,這些題目對你來說最有價值。

高考“三大科”的差別很大,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中等生請重視


收集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研究,是反覆練習。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唯有持續的深入思考,圍繞著思維的痛點,持續研究,才可以從模糊、似是而非走向思路清晰,方法得當。以難度來衡量,拿下中等題就是拿下高考數學。而在中等題的練習上,堅信熟能生巧,反覆操練必能得心應手。

3、給數學留出充足的時間,課外強化有必要

既然是三大科中最具競爭力的學科,理應受到重視,而數學也正好是適合衝刺的科目,這點它和語文英語大為不同。如果你的語文英語成績不錯,那麼保持正常節奏即可,它們都不合適突擊,再加上缺乏競爭優勢,沒必要花費大量時間。

高考“三大科”的差別很大,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中等生請重視


節約出來的時間用來學數學,而且要把一天中最好的自主備考時間安排給數學,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具體學習過程方面,建議以問題為導向,堅信:只有實實在在解決了問題,才會有真實的進步。

此外,即使在距離高考很近的時間,也非常有必要對數學展開強化。強化的好處是能有效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能精準提高能力水平,如果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外強化,並且堅持到高考前幾天,必定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最後,有必要在一次提醒:提醒高三中等生:高考語數外都是150分,但只有這一科最能拉開差距,它就是數學。別怕數學難,因為所有學生都怕,這時如果你能迎難而上, 你就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你的高考就會有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