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阻攔記者來阻止輿情?只會起到輿情裂變的反作用

記者們為此付出代價,在向他們表達敬意和問候的同時,也當義不容辭地送去道義支持和接力。


本以為4名兒童被埋,已足以令人出離憤怒了。但發生在河南原陽的事情還沒完,這不,在原陽朱柳園村一陵園,徵得家屬同意前去採訪的記者被打了。據現場流傳出來的視頻顯示,包括紅星新聞、新京報和上游新聞等媒體在內的多名記者被多人推搡、反扣手臂、掐脖子毆打,手機被搶、衣服被撕爛、眼鏡被踩毀。


想阻攔記者來阻止輿情?只會起到輿情裂變的反作用

記者採訪時遭多名不明身份人員毆打 圖據紅星新聞


記者前往陵園採訪,是完全合法的職責行為。當地的嚴防死守,顯得既奇怪又莫名其妙——是想封鎖消息嗎?這條大新聞已廣聞天下。是想保護家屬隱私嗎?似乎也不是。是想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嗎?好像已成功做到了。不信可以搜一搜熱搜榜,此時炙手可熱的流量。


這樣的場景,對於傳媒記者來說,並不陌生。個別地方,日常工作疏於管理,惡性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往往不是查漏補缺、亡羊補牢,而是想方設法掩蓋真相,推諉責任。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記者設置障礙,以“解決”關注問題、暴露問題的人,文封武鎖,上下其手,將記者的鏡頭堵在事故現場以外。要麼用避重就輕的通稿敷衍,要麼以抽象的肯定具象的否定的方式拖延真相揭露,以求事故被淡化。事件的傳播度,往往決定了處理的輕重程度。這就是個別人員熱衷於阻撓的原因。先設置採訪門檻,再“上堵下瞞”運作,記者如果想突破這種“迷魂陣”,文打官司武打架,總有一種招式讓你痛。


雖然阻攔有效,這些人卻忽視了用負面新聞去封殺負面新聞造成的輿情裂變,在惡性事件發生後用更惡劣的態度回應公眾的態度。打媒體記者,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阻攔公眾的知情權,這是不能容忍的。


用打記者的方式擋鏡頭,不僅擋不住真相的傳播,反而將擋鏡頭的人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之下。記者們為此付出代價,在向他們表達敬意和問候的同時,也當義不容辭地送去道義支持和接力。


作者 曾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