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理解“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句話?

文史百家


關於出處不再贅述。百度之流的互抄流解釋也不談對錯。我只表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要明確論語中,“君子”“小人”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好人”“壞人”之類內涵。“君子”在春秋以前,只那些目光高遠,一心追求“大道”的人,在儒家體系裡,也只那些時時“克己復禮”守規矩的人。

與之相對,“小人”只專注現實,不“好高騖遠”也不“墨守陳規”的人。

接下來,再來談談“德”與“土”。

《易經》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說法。孔子曾研易至“韋編三絕”。同時,孔子也曾問道與老子,《道德經》中,道為先,德為後;道為體,德為用。由此可見,此處“德”與“土”,就是“道”與“德”的一種類比。“德”為形而上,為先天;“土”為形而下,為後天。

綜上,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我的理解,就是有的人也就是“君子”胸中所思所想,是為形而上的人生、宇宙本質問題,關心“哪裡來,哪裡去”的哲學思辨,具有普世情懷;有的人也就是“小人”是事功學說踐行者,更“唯物”更現實,更願意思考過程以及為了活得期間能幸福而殫精竭慮。

用現代話講,這是兩類三觀不合的人群,然而沒有高低對錯之別。先天為體,為陽;後天為用,為陰。孤陽不生,孤陰不長,衝氣以為和。

以上,敬期雅量!

#

心外無我,去偽求是。

萬象歸易,萬法歸奇。


易奇靈學


▲關於君子和小人,孔子有過很多論述,比方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傲等等很多。那對於孔子這些話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釋,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


【白話】孔子說:「君子與人相處,和平忍讓,而其見解卓越,與眾不同:小人所見平庸,奧眾相同,而其爭利之心特別強,不能與人和諧辦事,只能擾亂他人而已。

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小人,也可以說是一個惡人所寫的,也可以看作是這些小人的“謀權寶典”,當然我們讀這本書呢,不是為了效仿他們,而是把它作為反面教材,可以更好的來保護我們自己啊,那麼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小人的很多做法,因為太多了,我們今天只講一條啊,比方說對於小人來說,誰是他們的敵人,他們認為大家的敵人,共同的敵人,不一定是他的敵人,上司、領導的敵人,就是他共同的敵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我不知道大家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想,我當時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是感覺毛骨悚然,其實再一想這也不奇怪,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與義,小人喻於地,在小人眼裡只有利益,沒有朋友,為了利益他可以犧牲一切,那朋友自然不在話下。那我們生活工作當中怎麼辦呢?我個人理解,對於那些整天跟在上司後面阿諛奉承無恥纏綿的人,還是要敬而遠之,小心為妙。


▲君子於義,小人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君子心中懷的是仁德,不管做什麼樣的事都會把道義放在第一位,那小人想的是什麼呢?小人想的是財富和利益,無論做什麼樣的事都會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從這麼一分析下來,好像我們都是小人。


知足常樂0724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由於境界和境遇不同,君子和小人的胸懷及心態也不一樣。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他們著眼點和出發點是不盡相同的,憂患意識也是不一樣的。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君子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有修養,目光遠大,思想上有遠見。而小人則是思想狹隘,常常為眼前即得利益,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他們目光短淺,沒有遠大理想和抱負,患得患失,更沒有全局觀念,全是狹隘的個人思想。

君子懷德 ,懷的是大德,是正直,是正義,是全局的利益和理想,胸懷是無私的,同樣也得到了人們讚揚和歌頌。小人懷的是小心思,是利已,是小格局,是會受到遣責和批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