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六字概括此二人一生恩怨

1936年12月26日,“西安事變"圓滿解決之後,張學良不顧眾人勸阻,執意 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開始了他長達五十年的幽禁生活。

張學良對於蔣介石的一生影響極大。1930年中原大戰,蔣、馮、閻、桂各方勢均力敵,張學良的東北軍作為決定勝負的關鍵,成為各方爭取的力量。張學良審時度勢後,選擇支持蔣介石,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從而奠定蔣介石成為最高統帥的基礎。之後,張學良改旗易幟,成為中國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此後,蔣介石的所作所為令張學良大失所望。面對日寇步步緊逼,侵略中國的局勢,蔣介石卻消極抗日,甚至要與日寇媾和。蔣的這一切作為,促使懷有國仇家恨的張學良,在1936年12月12日聯合楊虎城將軍憤然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這一充滿民族大義的舉動,使張學良付出被囚禁半生的代價。

回到南京,蔣介石立即安排軍事法庭審判張學良,並從此開始囚禁張學良。及至敗退臺灣,仍不釋放張學良。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臨終前還特別囑咐蔣經國,不可釋放張學良。而張學良的反應讓所有人為之敬佩。張學良表示:“蔣先生對我是很好的,他沒有槍斃我,只是軟禁我,我很感激。”

張學良在獲准參加蔣介石葬禮後,送上一副輓聯,上聯“關懷之殷,情同手足",下聯" 政見之爭,宛若仇敵”,短短十六字,概括了張學良與蔣介石一生的恩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