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部分盟市援鄂醫療隊員結束休整休養分別返回駐地

我區部分盟市援鄂醫療隊員結束休整休養分別返回駐地

4月16日,錫林浩特機場工作人員為回家的錫盟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員敬獻鮮花和哈達,表達敬意和祝福。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巴依斯古楞 攝

“回來了,英雄們回家了!”4月16日14時許,呼倫貝爾市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37名醫護人員乘坐的航班平安降落在呼倫貝爾機場,隊員們在掌聲和歡呼聲中,與家人、同事深情相擁。

據瞭解,自2月18日起,醫療隊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鏖戰疫情43天,共救治患者241人,其中重症224人,參與人工肺、氣管切開等高風險操作30餘例次,治癒率92.04%。實現了隊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受援單位零投訴的目標。期間,有5名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21名同志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

呼倫貝爾市共派出兩批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截至目前,52人已全部平安返回。(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新軍)

昔日寒雪相送,今朝春花相迎。4月16日11時04分,國航CA1687航班平穩降落通遼機場,通遼市第四批20名馳援湖北醫療隊員順利返回。

歷經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隊員們在武漢市肺科醫院累計管理危重症患者120餘人次、護理ECMO(體外膜肺氧合)患者60餘人次、CRRT(連續腎臟替代治療)60餘人次、CVC(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護理47人次、血濾31人次、大搶救12人次、重症病房日均住院42人次、累計管理重症病人500多人次,協助武漢新洲區、荊門市等地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分析工作,通宵達旦整理數據資料……每一位醫護人員護目鏡下的壓痕,防護服內的汗水,都凝結著科爾沁草原兒女的仁愛擔當。

“千里馳援,大愛無疆”“戰疫歸來,歡迎回家”“英雄,辛苦了”社會各界群眾高舉橫幅,熱烈歡迎白衣戰士凱旋。至此,通遼市先後派出的49名援鄂醫療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全員平安歸來。(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見習記者 薛一群)

4月16日,烏蘭察布市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33名醫護人員平安返回,烏蘭察布市舉行隆重儀式迎接英雄凱旋。

上午10時30分,在開道警車引領和護航下,迎接援鄂醫療隊的車隊到達集寧南G6高速出口後,現場響起一片歡騰聲,早已聚集在道路兩側等待的市民鼓掌歡呼,人們舉起“歡迎英雄回家”等字樣的條幅,向全體醫護人員表達崇高的敬意。當33名隊員下車後,身穿蒙古族盛裝的禮儀人員給隊員們敬獻了藍色哈達,有關領導給每位隊員送上鮮花。

此批醫療隊領隊、烏蘭察布市第三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張海濱說:“雖然援鄂工作繁瑣而艱辛,但是大家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堅守在方艙醫院。在45天的時間裡,我們實現了‘病患零死亡’‘醫護零感染’。這期間我們團結一致,遇到困難隊友們互助互愛,圓滿完成了任務。這次經歷讓我們難忘,也深深感受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據悉,該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由烏蘭察布市疾控中心、烏蘭察布市第三醫院、商都縣醫院、豐鎮市醫院、興和縣醫院、察右後旗醫院的8名醫生、25名護士組成,所有隊員均來自呼吸、感染等專業科室。(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實習生 郭羽)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4月16日,興安盟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24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並結束隔離休整,平安歸來。警車開道,驍騎護航,市民群眾夾道歡迎,興安盟以“最高禮遇、最深敬意”歡迎白衣戰士凱旋。

當天,興安盟人民醫院門前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他們的不僅有鮮花和掌聲,還有親人的緊緊擁抱。

2月17日,興安盟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逆行出征。在抵達武漢市肺科醫院後,被分配到兩個重症及危重症病區,與肺科醫院的醫護人員同舟共濟、攜手並肩。經過42天的高風險、超強度的不懈努力,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3人,其中重症71人,危重症29人,成功治癒出院128人。

在此次抗疫期間,由於工作出色,13名積極分子火線入黨。歡迎儀式後,興安盟人民醫院為抗“疫”一線預備黨員舉行了簡短而莊重的入黨宣誓儀式。(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胡日查 高敏娜)

4月16日,錫盟第二批馳援湖北20名醫療隊員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勝利回家。至此,錫盟先後派出的30名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全部返回家鄉,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上午10點25分,飛機緩緩降落,錫林浩特機場以民航最高禮儀——“過水門”儀式給英雄們接風洗塵。隊員們走下飛機,工作人員和家屬代表為醫療隊員敬獻鮮花和哈達,表達敬意和祝福。

錫盟此次返回的20名醫療隊員分別於2月17日和2月22日趕赴湖北進行支援,其中錫盟中心醫院8人、錫盟蒙醫醫院8人、錫盟婦幼保健院1人、錫盟疾控中心1人、錫盟地方病防治中心1人、烏拉蓋人民醫院1人。在抗“疫”一線戰場上,他們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

錫盟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員、錫盟蒙醫醫院護理部護師苑勝男說,在武漢收穫到的更多的是感恩、感動和感謝。其實,作為醫護人員,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堅持和發揚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懈努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更多貢獻。(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巴依斯古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