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公關戰爭

美團的公關戰爭

=========================

在美團年中財報發佈前,市場上一夜之間湧現出了關於美團的種種負面新聞。

這些新聞聲稱美團的戰略出現了問題,商戶流失嚴重,他們大肆唱衰美團。試圖讓美團融資中斷,估值下跌,引爆美團的債務危機。

敵人佈下的這個局環環相扣,十分縝密,一般的企業根本難以逃脫。

但在前兩天,一向公關新聞難以明確定刑立案的糾紛,在美團安全事務部號稱聯合公安抓捕十幾人的重磅消息下被打破。

外界對此猜測紛紛。

而據接近此次事件的有關人傳聞透露,最終讓這一次公關戰爭得以被迅速定罪抓捕,美團得以維護住自己商譽的行為,起了決定作用的還是案件驚動了高層。

最終在國家安危大局之下,美團得以平穩度過此次公關危機。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 01 - ——美團的公關戰爭

在美團年中財報出來之前,網上突然出來大量關於美團的文章,比如《王興的新美大,已經錯過了賣給BAT最好時機》

《錯失支付6年仍想獨立》《王興:多元化的公司牛逼!現實:牛逼的多元化公司都將回歸垂直》

《傳聞美團將合併外賣和團購?業績增長乏力缺乏T型戰略》《逼走優質商戶,迎來黑餐廳,美團下半場有絕招!》

《已經失敗的業務,美團點評還想靠微信入口鹹魚翻身?》《明補暗釦拿不回保證金,美團對代理商霸道過了頭》《美團外賣APP流量枯竭,自身不硬還打什麼鐵?》.....

這些文章皆用各樣的業績成長,非常明顯的提醒讀者,美團的業績增長並未達到預期,而美團的未來險阻重重,他們似乎在暗示投資人,美團會讓你賠錢,遠離美團才是正確選擇。

這些文章一夜之間在各大媒體平臺先後出現,並且被大量營銷號轉載。對敏感的商業人士來說,這是一場企業公關戰爭開始的明確信號。

按照以往的操作手法,這些文章會先在不知名的小號上被傳播,如果美團採取措施不利,不能剎住這股邪風,那麼很快各大媒體也會開始報道轉載這些文章,輿論繼續蔓延下去,即使假的也會變成真的,更何況本來就是半真半假的消息。

美團連夜開會,對這一輿論熱潮做出了堅決回擊的決定。緊接著安全事務部聯動江蘇、山東等地公安機關,打擊多起捏造事實惡意抹黑美團及美團CEO王興的黑公關刑事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十餘人並採取刑事拘留、批准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部分涉案網站已經被關閉。

美團的公關戰爭

根據公安披露的消息,刊登關於美團的文章一次200,轉發一次50,此舉讓眾多營銷號爭先恐後加入到攻擊美團的浪潮中。

在美團發佈黑公關聲明後,行業內紛紛猜測哪個公司是這場攻擊美團戰役的指揮者,最終雖然沒有查出來明確結果,但大家一致得出結論:這可能是美團的競爭對手,試圖讓美團融資出現困難,打擊美團的擴張步伐,逼其從進攻轉向防守。

王興帶領下的美團這些年一直在打仗,與各個互聯網公司虎口爭食。

在外賣領域不止大戰餓了麼,出行方向更拉開了和滴滴的爭戰。在酒店住宿領域面臨著攜程和其他平臺的競爭,團購業務面臨阿里口碑的競爭,電影售票領域面對來自阿里旗下淘票票的競爭,在移動支付領域一擲千金,似乎想成為微信支付寶之外的第三極....

如此瘋狂的擴張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團是一個債務支撐型的企業,他需要不斷借債才能保持美團的生存,在擴張中需要不斷提高公司估值才能借到更多錢....如果資金鍊一旦崩斷,提出生態化反戰略的賈躍亭就是前車之鑑!

在這兩年中,美團每次上新一個業務就會被對手製造的網絡輿論鬧的焦頭爛額。比如外賣清真言論,美團點評刷單事件,美團外賣無證黑商家事件,對手藉著美團出現的漏洞,屢次給予美團一記重錘。

在一系列公關危機之後,美團意識到了自己無限制擴張,必然要得罪其他對手,未來會在網絡輿論上爆發非常激烈的公關戰爭,為戰爭提前準備,一貫是王興的應對措施之一。為此王興把最信任的美團合作人王慧文放在了負責公關的位置上,並且從其他公司高薪挖來精兵強將,重新組織了美團公關事業部的未來...

重組之後的美團公關戰鬥力的確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這一次事件當中,美團公關的反應非常快,處置極其果斷。

當網上類似《傳聞美團將合併外賣和團購?業績增長乏力缺乏T型戰略》《逼走優質商戶,迎來黑餐廳,美團下半場有絕招!》這樣文章剛出現的時候,美團公關第一時間就認定這是一起公關大戰。

美團的公關戰爭

對普通網民來說,《傳聞美團將合併外賣和團購?業績增長乏力缺乏T型戰略》《逼走優質商戶,迎來黑餐廳,美團下半場有絕招!》這些標題與平時財經新聞沒什麼區別,但在美團中報即將出臺,美團股價即將做出重大轉折,美團急需融資度過寒冬的關鍵時刻,這些文章是真正的危險信號!

習慣了草木皆兵且自己也深陷其中的公關們知道,網上所看到的每篇文章的每一個字句都不會沒有來由,它們背後一定藏著秘密。

通常,一家公司進行產品或者品牌推廣時,除了常見的登廣告之外,還有兩種常見的方式:搞定新聞—直接向媒體付費發軟文或私下給記者紅包讓他寫有利於己方的文章。

一個頗具規模和實力的公關公司會幫助企業打點一切,他們是策劃者,會牽頭做出營銷推廣方案,在預算中詳細列出將投放軟文的媒體、篇數、所需經費。在得到客戶批准後,策劃者會和各個媒體的商務部去談生意,簽訂合同。有時,他們也會直接和媒體的記者談妥交易。這些軟文多數時候只是企業在想方設法讚美自己,但有時候軟文也能變成攻擊對手的利刃,這需要給記者和媒體塞上厚數倍的紅包。

在自媒體成為娛樂的主流後,公關的網絡變得更加龐大。一些在網民看來僅僅代表個人觀點的帖子和媒體文章的轉載絕不簡單。直接與企業接洽公關項目並制訂完整策劃方案的公司現在也把手伸到了網絡上:除去與媒體商務部的直接合作,幫助他們完成發帖和刪帖任務的還有下線公關公司、草根媒體寫手、發帖人,記者.....越來越多的人被拉入這個企業公關的戰場。

如果稍有不慎,被這個深度公關係統擊中的企業便會陷入輿論危機當中。

而這次關於美團的文章傳播之快,節奏整齊劃一,帖子一夜之間鋪天蓋地的現象,美團對此深感不安,於是便開始順藤摸瓜。

他們首先找到刊登這些軟文的自媒體,給他們發去侵權通知,這裡往往是公關戰爭用來引爆事件的爆點。一般來說,面對大公司的侵權投訴,小媒體往往會選擇刪除文章息事寧人。同時,在對這些自媒體進行投訴的時候,美團試圖打探這些新聞稿背後是哪家公關公司在策劃。通過調查,美團公關發現這些文章都是從同幾家公關公司那統一策劃的項目...

美團的公關戰爭

公關公司的統一策劃,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對於美團的阻擊戰,輿論只是第一波攻擊,接下來對手很可能借機輿論,在商品戰場上做出針對性舉措。要知道越大的公司越謹慎,不太敢做出格的事情,比如直接攻擊競爭對手。有時候,就算有攻擊競爭對手恰當的時機,總部也不一定能批下經費。

而一旦選擇直接攻擊競爭對手,則意味著計劃周全,很難反擊。

對一般企業採取的公關應對來說,及時刪帖是處於公關防守一方的優先選擇,並在刪帖之後立刻發佈闢謠新聞發佈會,一般就能度過輿論危機。

但對於美團來說,他們認為如此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刪帖已經無助於事,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措施,那就是聯合公安報案抓人,以刑事制裁的嚴厲性打消競爭對手進一步介入的可能性,並用殺雞儆猴擴大範圍的方式,警告那些後來者媒體,遠離媒體負面新聞。

8月30日,美團發佈新聞,打擊多起捏造事實惡意抹黑美團及美團CEO王興的黑公關刑事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十餘人並採取刑事拘留、批准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部分涉案網站已經被關閉。上述人員涉嫌非法經營罪,已被移送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一時間世界一片清淨,不但消除了黑公關,而且關於美團負面新聞的商業報道,一時間也在網上銷聲匿跡。

此前的這些事件大多在喧囂與騷動後不了了之,哪怕是報警立案,也無下文,這一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據接近此次公關戰爭的有關傳聞透露,最終讓這一次公關戰爭得以被迅速定罪抓捕,美團得以維護住自己商譽的行為,起了決定作用的還是案件驚動了高層。

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由於人民幣貶值帶來企業海外債務劇增,由此造成競爭對手可能利用中國企業海外債務來攻擊中國金融系統的風險在迅速擴大,一旦讓對沖基金覺得利用海外債務引爆中國金融系統危機,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來自高層的批示,讓平時遮遮掩掩或對於黑公關難以認罪的處理成為了過去。

在國家安危大局之下,美團得以平穩度過此次公關危機。

美團的公關戰爭

- 02 - ——攻擊美團的圖謀

以戰養戰,這是美團的商業打法。

曾經有著名投資人評價,美團的核心業務模式依然是流量變現,只是通過不斷拓展邊界,將流量多次販賣到了更多的細分領域。

正因為如此,美團業務規模基數非常龐大,他依靠美團自身龐大的員工數量,似乎在哪個領域都試圖發力。無論是外賣還是支付,哪怕是打車業務都在硬剛國內壟斷巨頭滴滴。

這也使得美團有著龐大的債務規模,他迫切需要海外融資支持他的擴張。甚至在今年年初,或許是美團融資不利,王興甚至公開指責馬雲當年獨立支付寶破壞了金融界規則,讓後來者公司在融資上困難重重。

2019年7月,中國500強中未盈利公司有30家公司,虧損總額為1771億元,僅美團點評一家就虧損1155億。

虧損1155億,未曾浮出水面的美團債務規模,其債務冰山之龐大,絕對驚歎世人。

美團的這種戰略,讓我想起一個王興的前輩,雖然他不是福建人,但在經營企業上,都選擇了和王興一樣的戰略,借錢用生意,然後用生意抵押,借錢再去擴張...

這種戰略被其命名為“生態化反”戰略,而這個人,就是被號稱中國第一大忽悠的賈躍亭。

當年賈躍亭的樂視就如美團一樣在各個領域進攻,利用擴張推高樂視的股值,然後利用股市融資到的錢,繼續擴張,不斷前進。後來賈躍亭還把這種戰略命名為“生態化戰略”,利用各個平臺的流量積累互通,助推樂視成為互聯網霸主中的一極。

將上市公司的股票抵押借錢,在拿著借的錢去線下燒錢做線下產品,線下產品燒錢,又向線上公司輸送一些利潤。線上公司能賺錢,財務報表看起來是盈利和增長的,刺激股價上漲,進一步可以獲得更多融資..

美團的公關戰爭

結果樂視的錢燒了大把,生態化也在逐步成型,但就是始終不能盈利。這種高槓杆在平時沒什麼,但在熊市中,可是非常要命的。

熊市來了,樂視質押的股票頻臨爆倉,債主紛紛上門催債,於是本來可以成為互聯網第四極的賈躍亭跑路走人,永遠下週一回國。

賈躍亭失敗了,但不代表他提出的生態化戰略就是錯的。現在中國商界有一個人把生態化戰略玩的最6,這個人就是雷軍。

小米利用高性價比的手機,為其打造了一個廉價的流量入口,也是其品牌生態的第一步。

接下來利用小米手機的幾億用戶,給小米的移動互聯網和電商渠道導流了上億活躍用戶。結果就是小米的自營電商平臺發展起來了,不僅僅賣手機,自營電商降低渠道成本,增強線上渠道控制力。

在電商渠道做起來之後,小米又開始利用平臺賣小米的智能家電,充電寶、電視機、筆記本電腦、點燈、路由器、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沙發、桌子、方便麵...一個又一個小米產品被從無到有孵化出來,打造小米的LOT物聯網未來!

在人們的意識當中,總是會有一種效應,叫做美貌升值現象,又叫做暈輪效應,極為常見,比如說看到一個美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她在擁有美貌之外,其他的品格也應該非常不錯。

在小米的生態化戰略中,小米手機的利潤並不高,甚至是虧本。但目的並不是利用手機賺錢,小米手機只是打造他品牌戰略的第一步,讓消費者覺得小米品牌物美價廉,知名度又高,買回家並不丟人。然後在他孵化出的電商平臺裡,其他智能家居的產品利潤卻是遠遠高於手機。

也正是這種做法,讓小米形成了手機向互聯網平臺導流,互聯網平臺又賣手機、路由器、智能電視、電腦等等小米產品,反過來鞏固小米的互聯網生態的用戶規模。最後擴大了小米的市場和利潤邊際,變現品牌、生態和流量的價值。

而雷軍如此大規模的燒錢,最後沒有像賈躍亭一樣倒塌,是因為雷軍做了多年投資人,融資能力遠比賈躍亭強大,在創立小米之前雷軍就是國內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這些條件是確保小米資金鍊沒有斷裂的前提。

美團的公關戰爭

賈躍亭起步就低多了,只能看著忽悠來不斷融資擴張,自己卻沒有什麼錢,經濟寒冬稍微一去槓桿,樂視的借貸能力出現問題,樂視就資金鍊斷了。最終賈躍亭的夢想還沒實現,企業就已經雞飛蛋打了。

商業戰爭,其實比的是大家誰能犯錯更少,誰就可以活下去。市場經濟本質上是認為大家都不聰明,都會犯錯,一個偉大的企業家,都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糾正自己,彌補自身的缺點,抓住核心,不斷進步。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創新,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新產品問世。絕大多數都是要創意有創意,要技術有技術,但大部分都是慘淡收場!

可以說,在商業領域,並不支持太過超前的創新。領先一個時代的都是瘋子,往往因為技術太過先進導致不被市場接受,最後公司破產的結局,摩托羅拉就是最好的例子。

樂視雖然完了,但生態化戰略絕對是沒有錯的,這種高槓杆發展,是互聯網企業是否能在老大的壓制下,活下來的關鍵。因為對於互聯網企業,資源全部集中於頭部,一旦企業在賽道上停滯不前,就將被投資人和市場拋棄!!

對此,屢次創業的美團王興絕對深有體會。

但這種高槓杆戰略,一旦遇到融資困難,企業將死的無比難看。對這類企業,融資才是確保生存的第一位,什麼市場佔有率,什麼現金流增長,統統是為了融資而服務!

這次競爭對手的黑公關,種種文章和傳聞,都戳向了美團的軟肋——融資。只要輿論蔓延下去,傳聞到了投資人耳中,到時候無論傳聞是不是真的,如果美團沒有能力果斷處理,都會讓投資人對美團心生失望。

一旦投資人猶豫或者拋棄了美團,到時候絕對是新美大的噩夢。

尤其是在經濟寒冬下,國家採取收緊銀根,去槓桿政策讓美團非常難受。而且股市上融資也變得極其困難,這就讓2019年的美團只能轉向美國硅谷的投資者,向海外融資。

通過貸款和發放債券的形式,保證美團的融資能力,但這種方式的成本絕對不會太低。

美團的公關戰爭

更何況美團的業務主要是面對國內,人民幣貶值已經造成美團外債急速上升,2019年的美團,日子真的非常不好過。

這種情況下,任何攻擊美團融資能力的傳聞,都有可能變成美團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引爆點。

而懷有惡意的對手,也早在美團發佈年中財報之前,就開始策劃公關,大肆唱衰美團,認為美團公司的戰略出了問題,商戶流失嚴重;再加上在經濟寒冬下美團前景堪憂,到時候估值會大幅下跌,讓美團的高槓杆危機爆炸。

一時間網上各種亂七八糟的謠言亂飛,什麼“王興面臨失敗”、“美團出現危機”種種文章此起彼伏,一時間人心惶惶。

這個計劃一環套著一環,在經濟寒冬下,美團的估值本來就會跌,如果有心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那美團的估值有可能會腰斬。

一旦受此影響,到時候美團其他子公司的估值也必然跟著下跌,整個美團系的公司估值會跌到更低。

在資不抵債的風險下,手中持有美團股份的股東,以及借貸給美團的銀行和基金就可能會拋售手中的股份和債券。步步緊逼下,美團將更難獲得新的融資,而且由於美團攤子鋪的太大,這種情況下整個公司就有破產的風險。

整個事件就像敵人所預計的那樣,一步接一步,將美團的債務問題引爆!

敵人佈下的這個局環環相扣,十分縝密,如果是其他人到了這一步,恐怕只能引頸受戮,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但恰好人民幣貶值,企業海外債務劇增,這種情況下國家不可能坐視企業間債務危機的坐大,必然會出面保護。

所以美團的黑公關事件在立案之後,市場種種傳聞立刻銷聲匿跡,並且有正向消息傳出來,說美團網將獲得7億美元D輪投資,而且有資金進入美團點評護盤,美團在港股的股值,從8月中的62飛漲到現在的73港元一股。

在果斷處置下,美團得以度過此次危機。

美團的公關戰爭

- 03 - ——燒錢的美團還有未來嗎

度過難關的美團,在我看來依然是極具成長力的企業。

經濟去槓桿之下,消費迴歸理性是必然。主打親民廉價的外賣路線,美團依然是市場上的剛需。

卡住性價比,外賣低價格卻是一種高效率的換取流量的方式,尤其在美團成熟的渠道之下,現在市場上依然沒有任何企業能在一夜之間取代美團,餓了麼也不行。

雖然美團有著一千多億的虧損,依然在燒錢,但互聯網公司本來就是燒錢才能燒出一個未來。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錢燒的非常值,因為互聯網重要的是流量,訂單金額和活躍用戶的增長。通過燒錢對用戶補貼持續擴大市場,讓這些重要數序持續以複式增長,最終就將平臺發展為現在上萬億的訂單總額。

用戶數據和平臺品牌,本身就是互聯網裡最值錢的資產。

亞馬遜的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阿里市值超過4000多億美元,可想而知,擁有巨大流量和用戶規模的商業平臺,是何等值錢。

要知道商人從來不會做賠本的生意。即使是亞馬遜,那種持續虧損20年的電商巨頭,到了後來照樣是開始盈利了。實際上,亞馬遜可以盈利更早,不需要虧損20年。但是……之所以虧20年時間,更多是把本來可以實現的利潤,再投入進度。變成了用戶數量、流量,或者是其他的資產。

在財務報表上看起來,可能錢被“燒”掉了。但事實上,僅僅是把貨幣資產變成了其他形式的資產。比如,平臺活躍的用戶和流量,物流渠道、團隊等等……

美團的公關戰爭

這些變成了用戶和流量的資產,其實僅僅是因為,無法用現有的財務統計知識,更好的評估,並不意味著這些資源分文不值。相反,這些資產其實增值了,早期燒錢換取的用戶的越多,其實收益更大。

只要互聯網能夠貫徹、堅持,不斷改進產品,不斷提供高效率和優質的服務,只會一天天的強大。至於初期擴張的虧損,其實是可控的,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他們隨時可以盈利,但盈利意味著減少補貼,價格方面不再有優勢。

當用戶數據多了以後,互聯網平臺就能進一步風投、大數據、金融服務等等由於流量和用戶衍生出來的市場。

阿里巴巴就是藉此孵化出了螞蟻金服這個怪獸,阿里的4000億美元市值裡可不包括螞蟻金服,如果螞蟻金服上市,股價肯定不會低於阿里巴巴。

美團還在燒錢是因為這個領域還有大量的市場用戶未佔領,還在和用戶爭搶市場。那些已經策略轉變為盈利的公司,則是市場紅利已盡,沒有再提升的空間了。

對互聯網企業來說,什麼時候財務報表扭虧為盈了,就證明這個領域的擴張已經到了尾聲,缺乏成長空間了。

所以從這個邏輯來看,美團的未來並沒有見底,它依然在成長之中。

美團的公關戰爭

| | | | | | | | | |

公眾號世界觀察局

廣告投放,商業約稿

請添加微信 / locyocoo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