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iwin
身為90後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腦海中想到的是:我們不是不結婚,我們這一代也許是束縛少了些,我們更想過得快樂一些,活得更像自己一些。
關於結婚,既然是要和自己生活一輩子的人,我們會更謹慎,會以價值觀所取向,如果兩個人三觀不合,思想上都不在一個頻道,你喜歡吃旅遊,他說那是浪費錢,你喜歡吃冰棍,他說怪不得你來姨媽時候怪不得會肚子疼……對比這樣的生活,我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生活。
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舒服。
即使不說話也不會覺得無聊尷尬的那種,是很多事情我們可以一起去做,是有一方不開心了我們可以疏導,是彼此有共同的目標,是讓對方都變得越來越好,如果不是,我們寧願單身,因為我們更想自己過得簡單快樂一些!


袁小蝸
90後一枚,感謝提問。90後一代被冠以很多標籤“叛逆”“啃老”“特立獨行”等等,現在又出現“90後不婚族”“不育族”。對於我們本身來說,我想說90後是很有個性,有主見的一代,與其說“不結婚”,我認為換成“晚婚”會更合適。
接下來,開始回答題主的問題。
90後“不結婚”(晚婚)的原因是什麼?
90後對婚姻有自己的追求
婚姻是兩個志同道合的人的結合,而不會為到了適婚年齡而結婚。
- 90後的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分別有46%和61%比例的人群將“三觀一致”作為伴侶的首選;
- 在四千多個調研樣本中,有超過60%的90後們願意花費時間去等待緣分、謀求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伴侶到來,若非如此:一個人賺錢養活自己,讀書旅行,難道不香嘛🤪!
世人所謂的“晚婚”,才是90後理想結婚年齡的下限,追尋適合的人,永遠都不嫌晚
有近50%的調研樣本理想結婚年齡是25~29歲,28.71%的比例理想的結婚年齡是在30~34歲,還有近14%的人不對結婚年齡設限,那基本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遇到了合適的人就結,早晚隨意
對90後本身來說,“單身不婚”存在現實的客觀因素
1、對男生來說:
- 首要因素是圈子小。每天家,公司兩點一線的上班,大概沒什麼機會遇到心儀的女盆友
- 第二是性格內向。性格內向的男生不懂得跟喜歡的人套近乎。
- 第三工作忙。上班工作,下班工作,週末工作,被工作填充的人,沒有精力分心解決終身大事
- 第四經歷條件不理想。90後的男生們也是責任擔當,想給家人或未來的伴侶謀求更好的生活。
2、對90後女生來說:
- 其一是圈子小
- 其二是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
- 其三是工作忙
- 其四是性格內向不善交際
遇到對的人,沒有房子也會結婚的,請別再把“沒房沒車”當做90後不結婚首當其衝的原因了
在我回答的上一個關於90後婚戀觀的問題就有提到,無論是房子,車子,還是彩禮,越來越多的90的女生都能夠理性的對待。
而在本組的數據中,更有63%比例的人,超市即使對方沒有房子,但只要是對的那個三觀一致的人,也不會太介意的。
總結來說,90後有非常強的主見,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自己的擇偶觀念,有自己對婚姻的追求,有自己的生活規劃。在面對壓力的同時,90後們不願意隨波逐流,對自己負責,對未來的伴侶和未來的家庭負責。所以,別擔心,有時候還沒結婚,只是不願意將就,在追尋那個對的人,請多給90後們一些寬鬆和理解。
以上,感謝。
我是 。90後一枚,讀書、隨筆、分享,偏距長安一隅,輕訴人世芳華,越努力越幸運。關注我,一起分享故事,共同成長。
長安一隻鹿
說幾個身邊的例子,各行各業,各種學歷都有。
1、A,90,男,幹部子弟,大專,編制內,收入當地平均4倍,有房有車。
不結婚的原因是受家庭原因恐婚,病理性的,不是說說而已,不相親不戀愛不結婚。
2、B,91,男,商人家庭,初中,商人,收入當地平均8倍,有房有車。
不結婚的原因是之前落寞的時候被前女友要求總價值500萬以上的彩禮+孃家專用房,後來想通了,成為渣男,玩弄女性包括前女友,揮金如土,夜場達人。
3、C,89,男,工人子弟,本科,私企職員,收入當地平均1.5倍,有房無車。
不結婚的原因是談了一個門當戶對但年齡偏小的女朋友,女朋友認為結婚尚早,需要享受幾年青春。
4、D,95,男,農民子弟,中專,工人,收入當地平均2倍,有房有車。
不結婚的原因是條件不行,社會底層女挑男,有大批量光棍不足為奇。
5、E,96,女,農民子弟,大專,私企職員,收入當地平均1倍,無財產。
不結婚的原因是認為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挑花眼。
6、F,92,女,工人子弟,本科,編制內,收入當地平均5倍,有房有車。
不結婚的原因是沒人匹配,被剩下。
7,G,93,女,農民子弟,研究生,學生,無收入無財產。
不結婚的原因是認為自己年齡小。
8,H,93,女,工人子弟,本科,私企職員,收入當地平均2倍,無財產。
不結婚的原因是信奉女權主義,仇視男性。
這是我身邊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不結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