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派冷雁說現代詩意境要與古詩對接,你有什麼想法嗎?

海外虞美人


我可不敢有什麼想法[祈禱][祈禱][祈禱]

如果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文化淪喪,他在這個世界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一個國家、民族需要把好的東西傳承下去。

我們有《詩經》、《道德經》、《山海經》、《易經》;

我們有五千年的優良精神文化傳統,有諸子百家思想,有百花齊放的文化復興;

我們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脈絡和獨一無二的精神傳承;

詩詞歌賦,是我們文化的精髓,是我們五千年文化傳承的結晶。現代詩歌與古代詩詞一脈相承,不能丟棄,更不能拋棄。

所以,現代詩歌必須與古代詩詞對接,否則,我們將失去文化的精神、失去做人的靈魂。

不好意思,酒後吐言,有失嚴謹[祈禱][祈禱][祈禱]



中國新派囂宇


這個問題我來表答。

在古代,不合樂的為詩,合樂為歌。現在統稱詩歌。既為詩歌,當可詠可歌。

個人認為作為種詩意的文學體裁,語言方面,就要有著不可言說的作用與魅力,這樣才能嚼頭,越品有味道。

意境,就是能夠渲染作品的氛圍與格調。如幅幅畫面打開,由遠而近,或由近而遠。可以是種感觸或哲思,禪意。

先來看著何三坡的小詩吧。充分說明意境!

《麻雀》

雪在大山落下,

房屋蹲在雪地裡

麻雀打扮成秋天的樹葉

從樹椏落下來

又頃刻回到樹上去

短短几句,大家細思一下,意境否?形象否?尤其最後一句:從樹椏落下來,又頃刻回到樹上去。麻雀顏色象極了晚秋或初冬寥寥的樹葉。而秋或冬的葉己大致已無。所以最後兩句才更加形象美麗。

這裡說意境,詩歌還要有韻律與節奏以跳躍感。加以情感思想,也就是詩的精氣神吧。詩小到個人小情小調,大到家國情懷。魚兒也寫不好,但拙人長了幾分巧眼。便如這頭條上,詩評極是,但寫詩很不好的人一樣😅

總之,頭條詩很多。因為人人可以寫詩,所以良莠不齊。其實這是好現象。證明大家愛詩。既使寫的如同白話,也無妨。只要有心便可。

但也要向好詩學習。

好詩意境不但美,面且有一種令人向上的力量!

冷雁老師的詩一首如下:

《沉默的人去了遠方》

沉默的人把故鄉叫醒,

就去了遠方

留下一樹繁花,一汪碧水

在簷下,繞故鄉

一壺熱酒,依然在泥土裡

滾燙

留下一首歌

遮掩,去時的回望

他對著手中的歲月吹一口氣

秋天泛白

爬上了南窗

所有的日子打結,落滿腳印

橫斜在異鄉旳一片葉之上

早已結霜

沉默的人,四處尋找叢林的落

樹埡畫出鋪天而飛的倦鳥

不能歸巢

銜著沉默的行囊

沉默的人,

用一根菸點亮前方

標註出他一去不回的背影

他低頭點菸的樣子

一次次擊潰我的彷徨

這首詩,誰能說不好?!這是父親與遊子!也許是已不在世的父親!

真正詩中的愛,不是直呼我愛你,父親,母親,愛人,或孩子!那樣也可以,但流於膚淺。

而這首詩,含蓄,深沉之愛藏於心,於胸。最後一段:

他低頭點菸的樣子,

一次次我的彷徨。

讀詩的人啊,你應該看到一個堅強倔強,將父愛深藏於心,默默思念,堅定烏黑的眼睛望著天空,揹著行囊旳遊子啊!

整首詩意境悽美,但力量卻穿透人心!

這也是意境之美!!!

………愛我回答的,請轉發!!魚兒在此鞠躬!

為好詩鞠躬!為有雪亮眼晴的人鞠躬!!!



揉眼睛的魚兒


作為詩歌的創作者,我們要嚴以律己,多動腦筋多思考,追尋詩歌創作的最佳境界,令人嘆為欣賞!對詩歌負責,是冷雁老師一直倡導的觀點,他也是這樣在創作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積極完成古、今詩體在意境上的良好對接。如此,我們的現代詩歌才更有韻味和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