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處理器為什麼不用7納米的工藝?

Luck依


早在幾年前7納米制程領域的競爭,很早就開始了。

(取材網絡PS)

首先intel自己有晶圓工廠,目前最高製程10納米。但還不成熟不能量產。AMD早些年就把自己的晶圓工廠格羅方德分拆賣出去了,變成合作關係,因為製程跟不上所以直接放棄格羅方德,給臺積電代工7納米,而Intel不可能因為短暫的製程跟不上就把自己的晶圓工廠給放棄了。那樣會讓成本增加很多,損失會很慘。畢竟現在只有臺積電和三星能拿到7納米光刻機。

(取材網絡PS)

Intel追不上也很正常,但是Intel的10納米聽說效率更高,相當於臺積電7納米,就是難產而已。但是14納米的照樣可以吊打7納米的工藝。自已工廠最新技術是10納米,難到要不用。直接扔了。在升級工廠到7納米?估計7納米的設計。還只是在紙面上的。不說7納米。就算是10納米。因為趕時間。本來打算過幾年才正式玩10納米的。導致現在10納米都難產。主頻比不上一直專精的14納米。畢竟牙膏計劃時。一直在打磨的是14納米。

以上本人拙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一點點作用。


子言知事


工藝越好,納米數做的越小,CPU內部集成電路的漏電發生幾率就越大,想要做的小,對技術是個很大的考驗。英特爾面對這樣的情況還不能夠拿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來,也就是做出的成品良率低,技術還達不到上市商用的標準,所以最近曝光的十代處理器也還是有用14nm的,但已經是14nm++版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