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體育解說為什麼不去當教練呢?

順其自燃73


其實體育解說的身份更像是一個對相關的體育項目以及比賽場內場外情況更加了解的一個觀眾。

拿足球來舉例子。有很多比賽解說員的視角畫面和觀眾的視角畫面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解說員的職責是要對畫面中進行的比賽進行更多詳細的介紹和分析。這就好比是班裡寫完作文互相評比,而解說員就是那個成績比較好的,對作文的各種要素和評分標準有著明確的認識。

但是教練的職責則與解說完全不同。我們看到的體育比賽更像是教練的成果展示會。足球俱樂部的主帥不僅要在比賽時在場邊負責戰術人員的調動,平時我們看不到的時間裡則要對球員進行針對性的具體訓練。

比如說位置訓練、體能訓練、戰術訓練等等。這些訓練都有一套專業的訓練體系,不同的教練團隊會有其獨特的訓練方法,使得球隊能在場上有更好的發揮。

而解說員僅僅充當了成果展示部分的解說,等於閱卷老師,雖然可以說出好壞高低,但是落到實處去指導各種訓練,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說,解說做主教練,很難。也並非不可以。

比如說中國足球小將的主帥董路就是職業解說員,並且帶領球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這仍舊要歸功於董路出色的足球功底,而並非僅僅是對戰術的理解上。

停球、傳球、帶球、無球跑動等等一系列,都需要主帥去組織團隊給球員專業的輔導。





看見綠茵


體育解說往往在比賽轉播中承擔了專業性和娛樂性之間的銜接作用,他們一方面需要將專業性的比賽看懂,另一方面則需要將自己的理解傳達給屏幕前的球迷。

那麼體育解說這麼懂球,為什麼不去當教練呢?事實上,體育解說充其量是紙上談兵,他們的能力和對於比賽的專業理解距離教練還差得遠。

體育解說並不承擔勝負責任

體育解說是作為比賽和球迷之間的一座橋而存在,所以解說們往往會以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比賽中的專業詞彙,同時他們自己也是球迷,會帶有個人情緒去看比賽,這種方式往往和球迷產生了共鳴,令體育比賽的轉播更加生動有趣。

但是體育解說的看法往往只是自己看球的經驗理解,他們並不能像教練一樣將戰術吃透,同時還可以在緊張的比賽中想出應對的策略,換句話說,也就是解說不必為比賽的結果負責,所以能夠侃侃而談,坐在轉播室的椅子上,站在上帝視角去看待問題,和教練還差得遠。

教練可以客串體育解說

體育解說無法勝任教練,但是專業的教練往往可以成為體育解說,因為教練自身是能夠看懂比賽的,他們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理解比賽的能力,加上一些教練的口才很好,所以在體育解說的過程中,甚至比起專業的解說更加引人入勝。

以NBA來說,像曾經做過主教練的馬克-傑克遜和傑夫-范甘迪等人都在下課後轉行做起了解說,而如今的勇士主教練史蒂夫-科爾曾經也是一名專業的解說,不過這完全是得益於他曾經在NBA中有過實戰的經驗,如果單純從解說轉行到教練,相信沒有多久就會黯然下課了。

總的來說,一般體育解說的能力只是存在於自己的觀點和猜想,和需要臨場應變能力的主教練之間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體育解說口若懸河的樣子大多也只是給我們造成了他們很懂球很懂戰術的假象,隔行如隔山,並不是那麼容易轉型的。


理性說籃球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首先我要講的是體育解說員屬於新聞類職業,而教練屬於另外一個職業,他們不同屬一個行業。下面我會把解說員和教練分別需要什麼能力跟你分享一下。

一、解說員

解說員,首先第一個多數的是體育新聞專業畢業,那麼他們主要學習的科目除了體育的基礎知識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科目就是新聞專業,解說員必須有新聞專業的基本功,其次才是一些專業知識,但是解說並不是需要非常深厚的專業功底。比如非要把一個運動項目瞭解的很透徹,其實他只需要瞭解相關的理論,知道從哪個切入點來談比賽的情況就行了。


二、教練

教練呢,是一個球隊的最重要的技術人員,不光負責球員的訓練,還要負責運動員的生活起居等一些方面。教練在技術方面是主要的,在其他方面是次要的,一般的教練都要有實踐做基礎,再加上一定的理論支撐來教運動員。他們的方向一般都是專業運動員轉過來做教練,這樣更有說服力一些,他的方向是教,而不是播放。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教練是專門教技術的,所以呢,每個崗位的職責不一樣,每個人的技術也不同。

通過以上兩個方向的分析,我得出的結論就是解說員和教練的行業是不同的,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所以你讓解說員去轉教練這是難度非常大的一件事,我的回答不知道您是否滿意,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