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怎麼回事?

常德農村老趙


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水稻在我國佔有絕大部分的糧食種植面積,在全世界也佔有一定量的比例。肥多稻穀穀穗空殼,一般是由肥害引起的。但植於其中的其它因素也應加以預防。對於水稻的整個種植和日常生產管理過程都要掌握一個尺度,凡事恰到好處為最佳。種植水稻也是同樣的道理。以下就題主所提的這一現象村民小江來說道個一二。

一:料肥施用過多或施用不當,引發肥害從而導至水稻稻穗空殼。

水稻稻穗空殼,在我們這兒農民朋友們都稱其為“癟稻”。稻穗產生癟稻直接影響著稻穀的產量。在日常管理中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是,肥料的使用過量或使用不當而引起的肥害。從而導致水稻稻穗的空殼而至減產減收。

其一般性的常規錯誤表現為:有機肥或腐熟的農家肥前期施入過少,或後期補施不足。而為了促長有些農民朋友則過量的施用氮肥,從而使水稻植株長莖長葉而忽略了磷鉀肥的配比施入,從而導至其莖軟葉嫩,抗逆性衰減下降,從而更加誘發或加劇諸如:稻飛蝨、紋枯病、螟蟲害、惡苗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發生。

應對辦法:注重觀察和分析稻秧稻株的長勢,及地塊墒情。前期足量施入有機肥或腐熟的農家肥(一般根據墒情的不同在800~3000公斤/畝)。在水稻中前期追促長肥時,應適時適量,並把握料肥的搭配和混施,力求料肥的配比合理平衡適應墒情。

這僅僅是用肥不當而引起的水稻穗空殼。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因發的此類現象也不容忽視。

二:蟲害引起的水稻穀穗空殼。

蟲害也是日常管理不當引起水稻穗空殼的因素之一。一般常見的有:水稻二化螟三花螟;其中以二化螟最為常見和突出。主要其幼蟲唑食水稻的稈莖,使其養分輸中斷或不完全,從而導至水稻穗灌漿不足,粒籽不得成型等。螻蛄一般主要集中於田圾邊,咬斷植株莖稈根基上部,從而造成水稻整株枯竭。褐稻飛蝨的危害主要以成蟲若蟲集聚於水稻基部,吸其植株的液汁,從而使水稻植株供養不足,甚至造成植株基部組織破壞形成腐爛,誘發菌核病或基腐病。此種由蟲害引發的病害易造成水稻成片枯萎。

應對措施:根據蟲害的情形,適時適量的藥劑加以防治。

三:水稻病蟲害所至的稻穗空殼。

1.節瘟病主要危害於穗頭下1~2節處。主要使莖節處變褐變黑形或幹縮、白穗、癟殼。

2.穗頸瘟在水稻抽穗期發生侵染,致使穗頸(穗頭基部)褐變壞死形成白穗空殼。

3.惡苗病主要危害水稻植株的拔節孕穗期,逐步到其整株枯竭。

4.菌性基腐病穗期致使其基部莖節病變,植株吸養功能變差或喪失而形成枯孕穗、白穗。

5.紋枯病在成穗之前均有發生的可能。主要危害葉稍、莖稈、葉片等從而導其株枯竭,而至癟谷。

應對辦法:適時做好病害的防治,尤其前中期的二防二噴工作。和前期的田間除草作業。

總結。水稻施肥過多造成的稻穀穀穗空殼,是施用肥料不當造成的。當然其他因素造成的還包括:品種的缺陷、肥料的失衡、水肥的管理不當、以及藥害肥害產生的負面影因素等。只要在水稻生產的日常管理中,據墒情管理;適時適期適量藥治;並輔以適量平衡配比的料肥管理,這樣減少和杜絕稻穗空殼應該會比較理想的。


村民小江






南北龍哥


你好歡迎關注 您需要的就是我的價值體現!

“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什麼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水稻作為糧食作物,在我國種植廣泛,在南方和北方都有種植。南方生長週期短,北方生長週期長,產出的水稻各有特色。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農戶使用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使用化肥的時期也是農戶必須要了解的,正確的使用會帶來增產,減少成本,使用不正確可能會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給農戶帶來損失。

造成水稻空殼有哪些呢?

1、抽穗前雌雄器官發育不全,以及抽穗揚花時雌雄器官不能協調,形成空殼。

2、氣候條件,栽培的方法也有相應關係,在抽穗開花時,溫度在20℃以下和35℃以上,都不利於水稻生長髮育,導致大量空殼出現。

3、密植不合理,封行過早,通風性差,或病蟲害防治不及時都會導致空殼大量出現。

4、要施足底肥,合理進行追肥,在麥穗打苞後,最好不要再追施尿素了,避免貪清。如果要追肥最好追磷肥和鉀肥,可以促進麥穗的生長髮育,增強抗低溫性,增加粒重,減少空殼現象。

以上就是引起水稻空殼的一些因素,農戶在種植前,要了解相關知識,注意防範,可以增加產量。

關於更多三農相關文章視頻請關注 歡迎閱讀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