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學生該不該考研呢?

老許


考研是對於學習的再一次深造,是人生的重要階段,與是否是貧困生無關。在我看來,無論你是否貧困,都應該考研。

研究生的價值在哪裡?個人看來,主要有三方面:

1.學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為以後步入職場的門檻。比如,有些企業在招聘中明確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在評職稱時,研究生起步就是中級;

2.研究生是人生中重要的歷程。對於大學而言,研究生階段更加註重研究分析能力,對於學術的深入,會無形中培養持之以恆、勤奮鑽研的精神;

3.如今,就業壓力增大,很多人選擇讀研,如果自己不想在學歷上落後別人,那麼就應該讀研。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從另一個層面說,是逼自己去學習。

個人從事工作已有不少年份,在教育行業也深耕幾年。大學招聘最低學歷就是研究生,不少初高中也需要研究生才能進入。學歷的重要不言而喻。因為自身是本科,在此前很多招聘中與理想的單位失之交臂。

對於貧困生而言,完全不必擔心讀研需要學費的問題。因為只要你足夠努力,在學習上取得一定成績,國家獎學金、學校的各種獎學金足夠你讀完研究生階段,而且,空餘時間還可以通過做兼職等方式來賺學費。對於已經成年並且完成大學教育的學生而言,貧困不是你不讀研究生的理由。如果你想往前衝鋒,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加油吧少年!

對於文中我提到的內容,大家有啥看法,歡迎討論。


儒生說教育


我覺得貧困生和普通學生一樣可以考研,只要自己有強烈的願望、紮實的知識儲備,就應該考研,而貧困絕不是問題。有些學生家裡比較貧困,很可能讀大學就已經很讓家裡吃力了,所以即使自己成績很好,也往往擔憂父母的經濟能力和負擔問題,而糾結到底該不該繼續讀書、考研,我想幫你具體分析一下:

1.讀研究生需要多少錢

一般國內讀研究生的花銷大概分為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這三個部分。一般國內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學費為8000元/年,但是不同的院校的不同專業的學費可能略有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專業碩士,學費可能會達到每年1萬元以上。

住宿費也會因不同的大學而不一樣,但是國內大學的住宿費用一般都在800元~1200元左右。

生活費就是比較個性化的花銷了,可多可少,當然也會與所在大學的當地經濟水平有一定關係,但只要是正常消費,不攀比的話2000元一個月是完全夠用的。

2.讀研究生國家有各種助學金、獎學金等幫你完成學業

(1)獎學金:我國目前針對研究生設有國家獎學金和各校自己的學業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通常用於獎勵特別出類拔萃的碩士研究生,全國每年獎勵3.5萬人,每人每年2萬元,但是普通學生相對比較難拿到。

但是獲得各個學校的學業獎學金就容易多了。學業獎學金各個學校不盡相同,一般按照學生的成績排名來確定,通常大部分學生都能拿到二等以上的獎學金。有的學校甚至把獎學金覆蓋所有研究生,比如同濟大學,每名學生每年1萬元。大多數學校將獎學金設為三個等級,其中一等獎學金通常能佔約20%,金額也多,以華南理工為例,一等獎學金1.2萬元/年,二等獎學金為1萬元年,三等獎學金為0.8萬元/年,還有的大學一等獎學金佔比為40%,如清華大學。

總之,只要你認真學得獎學金很容易,而得到的獎學金就可以支付你的研究生學費的了。

(2)助學金

據《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第4條中明確規定:我國碩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6000元。這部分錢不是每年一次性發給你,而是學校會把這筆錢平均到每個月發給你的,大約每月給你500元。

3.讀研究生期間可以獲得科研補助

如果你在讀研期間刻苦努力,能幫助導師做科研搞項目,還會得到來自導師的補助,這個補助的多少差別就比較大了。名牌高校的知名導師會有很多的科研經費,他能給你的科研補助就多一些,一般院校的普通導師自己的科研經費也是有限的,所以可能給你的補助就相對少一些,但是多少也是會給一些的,當然前提是你為老師的科研工作真的出力了,而不是在混日子啊。再有一點,理工科的碩士生導師的科研費普遍比社科類的碩士生導師的科研費多,所以理工科的研究生得到的科研補助往往比社科類的研究生多一些。

4.還可以申請困難補助、生活補貼和助學貸款

以上這些獎、助學金和科研補助,你覺得還不夠的話,還可以申請學校的困難補助及助學貸款。只要你一入學,學校就會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做政策講解,目前我們國家對學生的困難補助和助學貸款這一塊非常重視,就是要保證每一個想讀書的人都能讀得起書,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完成不了學業。

以上這些就是我給你的一些分析和介紹,希望能幫助你!


您好,我是“V靜待花開V”,高校一線教師,22年的教育心得期待與您分享,歡迎關注我,共同探討教育話題。


V靜待花開V


讀書能夠改變命運,這句話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適用。貧困學生家庭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有限,讀書,可能是他們通往幸福彼岸的唯一橋樑,更應該珍惜每一次靠讀書來尋求上進的機會。

不可否認,有一些對科研感興趣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是為了向更深科研領域進軍而選擇繼續讀書深造的。其餘絕大多本科畢業生,之所以決定考研,完全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就業。

有人說,大學生選擇考研,是一種逃避行為,是因為不敢面對當前嚴竣的就業形勢,想躲在象牙塔裡,矇混一時算一時。對此,我是持相反態度的。考研,相對於找工作,無疑更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毅力。

為了考研,至少在大三下半學期就得著手準備,所學的科目無疑是枯燥和乏味的,之前十幾載的求學生涯,反反覆覆的學習考試已經讓很多人對這樣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厭倦,現在,為了為自己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不得不在別人狂歡娛樂之時拿著複習資科來到寂寞的自習室,開始一段前途未卜的自學之旅,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中途放棄了,可以說,能夠最終走進考場的都是真的勇士。

所以,考研與否,不是由家庭條件的好壞決定的,它主要取決於你對自己就業標準的選擇。本科畢業就可以輕鬆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不管是靠自己還是靠"父母的金錢和人脈",當然要選擇去工作了。否則,選擇讀研,無疑是改變現狀的一個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