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有這樣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有一箇中國人,滿臉笑容,從那個笑容中,人們能夠想象到那人的高興,

但是在瞭解了那個笑容的背景之後,幾乎每個中國人,在心裡都會湧起一股辛酸的味道。那張照片,名為《喬的笑》。拍攝於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在1971年,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重返聯合國。關於中國重返聯合國一事,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當初,聯合國的各個國家為“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提議投票時候,歐洲有唯一一個國家投了反對票,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投的反對票嗎?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滄桑的歷史

提起中國,大家會想到什麼詞語呢?是地大物博?是人傑地靈?還是物產豐富?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中國。中國,在過去的千百年裡,尤其是在唐宋元明時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國力強盛、無人敢犯。

然而這種強盛到了1840年,便如一棟危樓般轟然崩塌。1840年,已經步入工業社會的英國向中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那一次戰爭,以中國割地賠款結束。那一次戰爭,揭開了中國的百年屈辱史,強盛了上千年的中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弱。

弱國無外交,這個道理,是近百年來中國在國際外交上屢屢遭挫後悟出來的。還記得在一戰過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明明是一個戰勝國,卻連國家基本的領土主權都要不回來,生生地看著巴黎和會將山東的主權劃給日本。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得之不易的席位

近代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一直都不高。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國際地位第一次空前的提高,是因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在抗擊日本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二戰後,美國、蘇聯、英國等國家一起建立了聯合國,中國因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因此位列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從某一個方面來講,這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是非常得之不易的,這是由無數的中國人的鮮血和屍骸堆積而成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撤到了臺灣。由於在此之前,在國際上,國民黨政府是被承認的中國最大的執政黨, 因此聯合國的席位一直被國民黨佔據著。在到達臺灣之後,國民黨一直堅稱中國是中華民國,在美國的支持下,長時間地佔據著原本應該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聯合國的席位。

在二戰後,聯合國成了國際事務處理的一個大本營,能夠進入聯合國的,往往是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承認的政權,但是由於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長期被國民黨佔據,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被聯合國排除在外。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在上世紀60年代之後,中國的國力開始顯著上升,加之世界解放運動轟轟烈烈,不少原本是殖民地的國家紛紛獨立,這些國家,因為受到過中國的幫助以及中國之前的處境和這些國家極為相似,因此他們對中國十分友好。

在1971年19月,一直和中國關係較好的阿爾及利亞和阿爾巴尼亞向聯合國提出議案,提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合理地位。

這個提案後來在聯合國上投票的時候,不少的國家都投了贊成票,少數國家投了反對票和棄權票。於是,中國得以重返聯合國。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席位,中國已經等了幾十年了。

唯一一張反對票

在投票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時在聯合國的國家對“恢復中國聯合國席位”這一提案投票的時候,原本和中國處於不同陣營、常常仇視中國的不少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意大利,甚至當時和中國關係極為緊張的蘇聯,要麼投了贊成票,要麼棄權,只有這麼一個國家,投了反對票,這個國家就是馬耳他。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馬耳他是歐洲一個比較沒有存在感的國家,雖然馬耳他的歷史比較悠久,但是或許不少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在哪裡,甚至有很多人在此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國家。

翻開歷史的書卷,我們會發現,馬耳他和中國根本沒有什麼矛盾和過節。但是在聯合國的投票中,連是中國素有恩怨的英國等國家,都投了贊成票,偏偏馬耳他這麼一個和中國沒有什麼過節的國家投了反對票。許多人都對馬耳他的這個做法感到不解。

實際上,當人們對馬耳他這個國家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就不會對馬耳他這張反對票感到詫異了。

馬耳他是一個位於地中海的小國家,這個小,指的是它的佔地面積非常小,也因為國土面積小,馬耳他有著“歐洲的鄉村”之稱。鄉村在人們的心中的印象都是小小的,因此馬耳他的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小,可想而知。

或許是因為國土面積小,在人口等很多方面都限制了馬耳他的發展,因此馬耳他這個國家的國力並不強盛。馬耳他從古代開始就飽受欺凌,先後被好幾個政權和國家佔有。到了近代,馬耳他一度是英國的殖民地,不過在後來開始獨立後成為一個國家。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由於馬耳他的面積特別小,因此這個國家的經濟很多時候是依靠旅遊、對外貿易等途徑發展的。當時,原本是世界中心的歐洲因為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美國便藉此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也因為如此,馬耳他如果要保證國家的良好發展,就必須依附於美國。這種依附,則具體表現為那一張反對票。

外交,有時候並不只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它或許會牽扯到好幾個國家。在外交中,每一個國家所維護的,都是自己國家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馬耳他投反對票的做法了。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只有歐洲小國馬耳他投了反對票,這是為何?

結語

在那一次的投票環節中,歐洲的大多數國家,因為中國發展勢頭的強勁選擇投贊成票,馬耳他為了討好超級大國投反對票。中國重返聯合國,在歷史書上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是在這背後,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較量。試想想,如果中國沒有發展起來,歐洲這麼多的國家之中,只會有馬耳他一個國家投反對票嗎?如果美國沒有那麼強盛馬耳他會唯美國馬首是瞻嗎?

所以,國家的強盛才是唯一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