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育兒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類似

“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憑什麼讓著你”的金句也成了各位寶媽的座右銘。

這句話本身所推崇的思想是家長和孩子是自由、平等而獨立的個人,近些年來,卻在一些無知寶媽的盲目推崇下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這不,最近網上出現的一件事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案例

畫面中的媽媽本來在教育孩子,但是無奈教育未果孩子不聽話,甚至還直接雙手揪住了媽媽的頭髮。這時候這位媽媽的情緒爆發惱羞成怒,也一把揪住了孩子的頭髮。

寶寶也不肯服輸,在被揪住頭髮之後,更是直接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拽住了媽媽的辮子死活不肯鬆手,兩人瞬間扭打到一起,而孩子的爸爸,就站在一旁看熱鬧還拍下了兩人打架的樣子。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這位寶爸本來只是想當個樂子逗趣一下,卻不料自己和寶媽的做法遭到了網友的“抨擊”,有些耿直的網友更是直言:

“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由此我們也不得不反思一個問題,到底該如何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多數家長遇到孩子搗蛋、不聽話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生氣,有些家長還會像上邊的案例一樣“以暴制暴”。

在這裡要提醒家長,你的情緒變化對約束孩子行為其實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家長每次都大喊大叫,動不動就動手,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越來越不服管教,還會養成暴躁和不講理的性格。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做好榜樣

孩子行為失當不僅與家長的管教方式有關,家長們平時在孩子面前的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如果家長們平時在孩子面前就表現得肆無忌憚,那麼孩子就會認為家長的做法是正確的,自己的行為也會變得肆無忌憚。但如果家長們在孩子面前能做到對錯分明,不該做的不去做,那麼孩子就會意識到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會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從而學會約束自己。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給予孩子表達的權利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長們一味地去制止,而不是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行為上會變本加厲。

家長們遇到孩子出現不當行為且不聽管教時,應該及時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孩子內心都很單純,有些時候孩子只是不瞭解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才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家長們及時瞭解到孩子的想法,就能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表達自己,這樣既可以糾正孩子的行為,又能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的方式,今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就不會做出令人討厭的行為了。

媽媽與寶寶撕打,爸爸一旁看熱鬧,網友:和穿紙尿褲的同等智商

所以,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教育孩子。只有這樣,才會使孩子在之後的生活中學會約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