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咱單位冰箱裡還有鹹菜麼?

今兒點的這飯沒味,我是真吃不下去”


“您不早說,就剩一口還讓我打掃了,

您今兒湊合點吧,

趕明兒我從家給您拿點鹹菜絲兒來”


您單位要有個北京同事,

那您瞅吧,見天兒都能聽見他抱怨外賣吃著沒味。

時不常就能瞅見他拿著個小飯盒,

裡面不是裝著雪裡蕻炒黃豆,就是黃豆炒鹹菜絲兒。

偶爾見他帶次飯,一掀開飯盒蓋,

一水全是醬油色,連米飯都是醬油炒飯。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圖片來自:cyrena21)


北京人吃東西,就怕沒味。

不僅有各式各樣的鹹口小吃,

頓頓飯更是離不開鹹菜,

喝酒啊,都得就著鹹鴨蛋。

下館子點菜,

人服務員問有什麼忌口的嘛?

準得來上一句“口重,多放點鹽”;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北京人還認準了鹽能使人有力氣,

哪天炒菜鹽要沒放到位,

準能聽見家裡那位抱怨,

“這菜沒味,吃完覺得渾身都不痛快”。

但您要稍不留神把鹽放多了吧,

“這菜太鹹了吧,把我齁的都快成雁麼虎兒了”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在老北京人眼中,食鹽也是保健品,

所謂“早鹽晚蜜”,

早上起來喝一杯淡鹽水,

晚上睡覺前喝一杯蜂蜜水,

古人認為這樣可以保持神清目明,可治消化不良。”

—《北京志·綜合卷·人民生活志》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要說北京的鹽有三大去處:

一做菜、二醃菜、三作醬和醬油。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春秋是北京人用鹽的最多的時候。

一到這日子口,就瞅咱媽見天兒在廚房忙活個沒完。

春季天干少雨,陽光充足,適於做醬曬醬;

等到了秋天,又要開始醃雪裡蕻、芥菜、蘿蔔...

要我說您別吃的時候比誰都歡,

不忙的時候也幫幫咱媽。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雪裡蕻、芥菜疙瘩...

是北京人一年到頭,飯桌上不斷溜兒的吃食。

芥菜疙瘩切成絲,再灑上點香油、辣椒油,醋,

不行了,說的我有點想吃包子了...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包子趕明我自己包點就行,

但有一樣吃食,您肯定有日子沒吃過了。

芥菜湯兒三合油麵,

來一勺陳年老醃兒的芥菜湯、

用糊花椒熱香油一炸,

我怎麼隔著屏幕都聞見那股香味了。

當滷拌麵,吃在嘴裡,那叫一個爽口!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伏天的北京,豈是一個熱字能形容的,

汗出多了容易虛脫,

這時候必須得來點重口的吃食補補鹽。

一碗碗芥菜湯兒涼麵下肚兒,誰吃了不說絕!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但您要跟我說,還提芥菜呢?

現在一天到頭忙的要死,誰還醃菜啊...

得嘞,那咱上六必居買點醬菜去~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北京人買醬菜,認六必居的多。

他家的醬菜脆嫩清香、醬味濃郁,

就著粥,沒夠!

(這可不是廣告,六必居沒給小編打錢...)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高醬八寶菜▼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鮮脆條瓜▼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麻仁金絲▼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醬甘露▼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八寶菜▼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要知道在北京人的鹹味人生裡,

還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醬”。

京菜老派廚師講究“醬起鍋”

像什麼京醬肉絲、醬爆雞丁。

炸醬,更是北京人心裡永遠的王者,

幾天吃不著,就渾身不痛快。

一百家有一百種炸醬的方法和味道,

也都有可外傳,不可外傳的小秘方。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切成小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下鍋炸出油,

再用澥好的幹黃醬或是黃醬來炸,

鍋挑兒的面配上炸好晾涼的醬,

哎...說不下去了...我哈喇子快流一地了。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在北京人眼裡,

色重,味鹹,才下飯。

尤其是燉肉,

“醬油不加到色兒發黑,看著都沒食慾”

醬油作為北京人最得心應手的調料,

哪個牌子的醬油好吃,

早已成為北京人日常聊天時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今兒這一通說下來,還真有點齁,

這時候您是不是想勸我,

少吃點鹽,不就得了嘛~

可說歸說,要落實還真有點難度。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您還記得07年那會麼,

在咱北京做過一個調查,

說是北京人均食鹽量達13.4克,

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

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可來算,

整整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兩倍。

對,沒看錯,就是兩倍。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當時鋪天蓋地的報道,號召大家要少吃鹽,

居委會還發起了控鹽的小勺子,

要求每人每天吃鹽不超過3勺。

結果呢...

有人家嘗試了幾天就放棄了,

有人家乾脆到最後連勺放哪都不記得了。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我記得那勺好像是長這樣...


等到了2015年

北京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下降到了8.98克,

這算是質的飛躍了。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寫到這兒,您算是看明白了吧!

酸甜苦辣鹹,北京人偏愛鹽,

連說話辦事,動不動的都愛拿鹽打個比方!


北京人把過日子的要點概括成“柴米油鹽”


北京人把資格老比作“多吃幾年鹹鹽”


北京人把沒人味兒說成“缺鹽”


北京人把頑固不化說成“油鹽不進”


北京人把說廢話胡話說成“扯淡”(淡即缺鹽)


北京人把花銷少比作“就倆鹽兒錢”


北京人把不畏難比作“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


北京人把對方不在話下比作“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


有網友針對北京人的這一特點啊,

還給我們起了個外號叫“鹽系偶像”,

別說,還真貼切!


北京人愛吃這些鹹口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北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