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老薛 會會藥咖 今天

面對嚴峻疫情,與其盡善盡美的、不顧時間長短的去開發完善,不如應急式的做到快檢;多種檢測方法都納入統計,齊頭並進,相互彌補,不失為一種最簡潔有效的方案。

圖文 / 老薛 責編 / 劉六六

#湖北新增14840例新冠肺炎#

據央視新聞今日首發報導,湖北首次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新增數據,12日0時到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央視新聞2月13日訊

從最開始的靠核酸檢測,到後面的靠ct檢測,病例數量對試劑盒、ct設備依賴性很高;很多感染者會存在一個尷尬的境遇,有症狀,沒法確診,沒法入院治療,只能在家隔離救治。國家層面對於新冠肺炎治療的經濟補充,也無法到位。導致看似“優化”了病例數據,實則埋下了家庭型傳染的風險。

tips

CT及試劑盒檢測原理

CT:物理方法,X射線穿過人體,通過人體對射線法吸收來成像,確認人體部位病變;

試劑盒:生化方法,一般利用抗原來測樣本里抗體,或者抗體來測樣本中對應的抗原。病毒感染後,會產生抗體,抗體可以判斷是否被感染過。

而臨床診斷病例數的加入,則是將其與之前的核酸、ct項目列為單一項目即可入選。原來的三者並存或者二者並存方為陽性,到現在的有其一即為陽性,這樣對於一線臨床醫生而言,可以儘快安排感染者入院治療。

這對於目前嚴格篩查潛在傳播者非常有意義,但對醫療條件,比如醫護人員和病床的數量,則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方艙醫院、雷神、火神等專型醫院的設立,能極大緩解這種數量壓力。

其實對於臨床診斷病例的納入,早在2月5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就提出過。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寧可錯,不可漏”

並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即使真正被感染的人,核酸的檢出率也只有30%-50%。

據李文亮生前微博顯示,三次核酸檢測後才正式確認感染。這個比例的假陰性,就有大量的假陰性成為漏網之魚,在本身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這一部分會成為新的傳播源。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任何檢測方法,都有其優勢,同時有方法學的侷限性。單用一種檢測方法作為確診金標準,尤其是在短暫的研發週期面前,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如果是類似HIV這樣的通過體液傳播的傳染病,我們可以有較為寬鬆的時間來不斷優化。比如檢HIV1/2抗體的酶聯免疫試劑盒,檢測HIV1+2型抗體的免疫印跡法、膠體金法,到後來的即能檢測HIV1/2抗體又能檢測HIV-1 P24抗原的酶聯免疫法。它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每次發展都能帶來新的優勢,比如既能檢測抗體又能檢測抗原的HIV試劑盒,就可以大為縮短檢測窗口期,提前發現、提前治療。

新冠肺炎疫情下,飛沫、接觸、氣溶膠等傳播方式,卻無法再有這種從容不迫的研發環境。一是疫情嚴峻,二是疫情必定會得到控制。與其盡善盡美的、不顧時間長短的去開發完善,不如應急式的做到快檢。

當然,政府機構還是應該繼續做到後期完善,或者劃撥專項款用於後期開發;畢竟這種重大、一時性的疫情,單靠企業研發,從企業的獲利角度上而言,不現實。所以多種檢測方法都納入統計,彌補各自的缺陷,齊頭並進,是一種最簡潔有效的方案。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多種診療方案的調整,會使得核酸檢測的假陰性漏洞逐步收縮。短時間內,人數甚至會突然飆升,但其實是診斷標準發生了變化,用“寧可錯,不可漏”的方式,把潛在人員全部篩選出來,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方案,也是對國家層面大力提倡,個體疑似即可申報的一種補充和確認。

做到足夠的的篩查,才能保證遏制大範圍的點爆發,數據的好看,不能彌補慘烈的現實。同樣改變標準後的數據慘烈,也不會掩蓋我們對救治工作付出的努力。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加,疫情對於篩查確診的壓力,會逐步轉移到治療收治上。這對於一線救治隊伍是個極大的考驗,相信政府機構能做到切實可行的硬件、軟件保障。

讓疫情早日結束

讓春日再現生機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THE END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今日為何突增1.4萬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納入肺炎統計,有何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