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一、關於潭頭村名的由來

為什麼叫潭頭?簡而言之,在古代,潭頭這塊陸地南邊有石岸潭、下潭,這塊陸地在潭的上頭,就叫潭頭。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古代這裡曾是一片水域,潭頭南邊叫下潭,再往南現在的紅豐村有個地方叫象牙潭,現在的潭頭社區叫石岸潭,石岸潭毗鄰安和村、崗腦村。“石岸潭”顧名思義,有巖有潭必定有河,在古代,那條從東南群山磊石村發源的庵前河在高坵(今潭頭村高坵組)穿過,大河奔騰咆哮,氣勢洶湧,高坵那裡有一段河岸是卵石夾黃泥結構的石壁,堅固異常。湍急的河水與河岸相撞,造成巨大的反衝力、砰然有聲,久而久之,湍激的河水逐漸將河底衝出一口深潭,深潭漸衝漸大,形成一個方園十餘畝,深不見底的小湖泊,前面的河水即形成一段美麗的河灣。石岸潭往南叫崗腦村高陂,石岸潭往西叫安和、河坑村,石岸潭東北邊是陸地,因處於潭的上頭,此潭與江相通,所以叫潭頭,此地在縣城遷走後,作為圩場,叫潭頭圩。先有潭頭圩,再有潭頭村。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據《于都縣地名志》(1985年版)載(見p222頁):駐松樹下。位於梓山公社西部。北靠貢水河,於瑞公路橫穿其間。以潭頭片村命名。轄19個生產隊,13個自然村。367戶,2239人。耕地1770畝。主種水稻。解放前夕屬梓山區敦孝鄉,解放初屬潭芫鄉,公社化時屬固院公社稱潭頭大隊,1968年屬梓山公社稱潭頭大隊至今。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二、關於固院地名的由來

所謂“固院”,緣由“故縣”演變而來。“固院”原叫“大昌村”,據《于都縣志.城池志》記載:于都古名雩都,自西漢高祖六年立邑於東溪之陽(今古田坪),曾經兩次徙縣至固院(大昌村)。第一次是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徏縣治至大昌村,同年建起縣城隍廟,公元613年遷回古田坪;第二次是唐朝公元623年又從古田遷固院,至公元631年遷今縣城。縣城總計建在大昌村達63年,後因貢江洪水氾濫,災禍連連,才搬遷到現在的縣城位置,所以人們就把大昌村叫做“故縣”,由諧音慢慢地就變成“固院”。而屹立在固院貢江南岸的古城隍廟就是縣治曾設在這裡的最好見證。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據《于都縣地名志》(1985年版)載(見p233頁):在梓山公社西南面6公里大塅中。地勢平坦,人煙集中,自然條件較好,系全縣最大的村莊,含13個大隊。素有固院三村之稱(即龍口以出至河坑為內村,從年秀坪以下至排腦、崗腦、安和、潭頭、操所裡為中村,從白竹塘以出到田心、下張屋至下潭老圩腦為外村)。傳說先有沈、韓、古,莫、蔡、田、聶氏在此立基建村。據《縣誌》記載,早在東晉和前唐時,于都先後兩次在此立縣。因縣城被洪水沖塌,才遷徙現地。現在原城隍廟還留有城牆殘基。于都至瑞金公路橫穿而過,可望此村河山秀麗,四季呈祥,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三、為什麼遷移在固院設縣城

為什麼選在潭頭建縣城?因查無資料,綜合分析:一是主要是固院旁有大江,這裡有一條貢江河,在古代,公路交通落後,依靠水路運輸。二是固院這裡素有“固院三村”之稱,貢水兩岸地勢平坦,此處一望無邊,特別寬闊、平整。三是交通便利,一條公路橫穿而過,東連瑞金,西接縣城。四是據說古代因洪水氾濫決定遷縣,堪輿先生認為有條龍脈在潭頭,建縣城必定興旺發達。相傳,楊救貧曾發現有條龍脈在固院,認為固院會出帝王,特追蹤到此,後來發現于都城隍廟剛好建在龍脈中心,遂釋然,知道龍脈已被縣城隍佔據,註定城隆爺日後必定封王,而於都縣也一定會繁榮興盛。以上都是故老口口相傳,很難找到相關文字依據。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方誌于都」您知道為什麼雩都縣城遷徙在固院嗎?

(整理:李磊、蒙亮;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