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意思】4酒不醉人人自醉

【心理有意思】4酒不醉人人自醉

全文1000字,不到三分鐘

權威的實驗,有趣的文章


特倫斯·威爾遜Terrence Wilson & 戴維·艾布拉斯姆David Abrams,1977


威爾遜和艾布拉姆斯(1977)的研究發現,如果被試認為自己攝入了酒精,他們的心跳會更快,即使他們並沒有喝酒。

戴維·麥克米倫(1989)等人進一步延伸了這個實驗,發現那些偏愛冒險的被試,“喝酒”之後會做出更多的危險行為;反之,那些謹慎的被試,“喝酒”之後會更加小心謹慎。

心理預期,比化學物質,影響更大。


******華麗的分割線******


北山開扯:


1

想象會造成新事實


前一篇講到,對於可口可樂的預期,會影響對於可樂的選擇。即使盲測百事可樂口感更好,但人們還是願意為可口可樂買單。

這個實驗又說明一個問題,想象不是唯心主義,是真的可以造成新的事實。相信自己喝酒的人,就會真的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俺們喝酒的人有個體驗,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喝酒很容易就喝醉了,喝多了。反之,心情狀態不錯,可能會千杯不醉。

心理狀態對於酒量的影響至關重要。

晚上有場硬仗?那就先看幾集喜劇片。


2

安慰劑效應


1955年,畢闕博士提出“安慰劑效應”。你只要相信有療效,就有效。反之,如果你認為沒有效果,可能真的會讓病情加速惡化。

很多癌症患者不是死於癌症本身,是死於對於癌症的恐懼。

信則靈。

據說還有個實驗,說是把人關在一個密閉的屋裡,蒙上雙眼,假裝劃開他的腕部血管。他會感受到腕部的痛覺,聽到滴答的流血聲(都是模擬的)。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他真的死了,就是被自己嚇死的。

這個實驗不能作為權威的實驗來講,不人道,所以不會是正規實驗,很可能是杜撰的。

但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想象,而導致符合預期的生理變化,這個是有確定結論的。

所以說,不要嘲笑那些迷信的球員,如果他認為上場前穿上一雙紅襪子會帶來好運,那麼就會真的有效果。


3

你幸福嗎?


記者拿著話筒追問路人甲:“你幸福嗎?”

細想一下,中國人民今天的物質生活,真的比過去幾十年好太多了,要不自己肚子上那顫悠悠的一堆哪兒來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那一身懶肉是理所應當的,建議看看咱們國家東北接壤的那個小國。

莫談國事,談談生活。幸福從哪兒來?你認為幸福就幸福。

想象不能成功,但想象是成功的開始。

相信自己,勇氣自來;自我否定,未戰先敗。

研究表明,在上臺之前給自己加油鼓勁,在面試之前擺出強大的姿勢,想象自己成功展示的情景,僅僅在頭腦中努力想象,對於實際行為也有很大幫助。

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你今天,微笑了嗎?



延伸閱讀


【心理有意思】1有問題的撲克牌

【心理有意思】2為什麼看到的不一樣?

【心理有意思】3哪個可樂更好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