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發問,一言不合就開打的父母值得被原諒嗎?

或許是因為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原因,自有記憶以來,父母的吵架從未停歇。他們吵起架來,不會顧及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只顧著問候彼此的祖宗,吵到一定火候就開始上手撕打。但往往女方是最吃虧的那一個,總是被打的鼻青臉腫,然後就開始十天半月的冷戰。

誠心發問,一言不合就開打的父母值得被原諒嗎?

很像每一次的我

作為一個95後,外界給我們的定義是灑脫、敢愛敢恨、恣意張揚的年輕人。我也不例外,只不過從小受家庭氛圍的影響,我們從不會和父母主動談心,父母也從不會和我們主動交流任何事務。所以,當我從十八線小城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進入大學後才突然覺得自由了耳朵也清淨了。

到今天,畢業已有兩年有餘,但是卻不會像他人一樣,每天和家人分享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或者獨居時的喜悅。在大學時,其中一個舍友,每天都會和自己媽媽通電話彼此分享一天的生活內容。另一個室友,除了跟媽媽通話視頻,還會跟爸爸、姐姐彼此通話問候。也就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發條朋友圈會自覺的把家人屏蔽了。記得特別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在大二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因為太熱了,四個人就照著網上的方法,把傘倒掛在了風扇下面。當時覺得很搞笑,就隨手拍了一條視頻分享到朋友圈,但後來的事就讓人挺無語的,四十度的高溫天大家都穿著小吊帶,被家裡人說發出這樣的視頻,你舅舅他們看到怎麼辦。嗯,從此之後就乖乖屏蔽了,兩廂安好。

最近,經常會看到網絡上的一種說辭,說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爸媽,做的再不好也有養育之恩,子女應該多孝順,父母也不容易。但是我好想說,我們也是第一次擁有父母,難道不該擁有一個充滿愛與回憶的童年嗎?

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話:“作為父母,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的範圍內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的童年,當孩子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受到委屈或者陷入迷茫的那刻,至少還能回憶起小時候那充滿愛意的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