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我只是想安靜一下”

你這樣以後會吃虧的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寡言少語的內向者呢?

他們通常不太願意參加聚會/聚餐活動,即便參加了,也只是在人群中靜靜的待著。

如果你非得追問他們“你為什麼不說話呢?”

這個時候他們內心總是尷尬得要命,然而還必須露出尷尬的笑容含糊其辭“沒有啊,在聽你們說”

這種人,就是多數人眼中的內向者。

對於內向的人,還會聽到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你這樣以後是會吃虧的”

人們固有印象就覺得,內向者難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是比較單一的,對內向者來說尤其是這樣。家中的長輩,身邊的朋友,公司中的同事,我們大部分人都習慣把更多的讚賞和光環放在那些活躍的外向者身上,對內向者則只有滿滿的擔憂。

因此,一些用來形容內向者的詞彙漸漸匯聚:沉悶,不愛說話,孤僻,不合群,反應慢,社恐,羞澀等等

但是這些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卻沒有一個能真正用來定義真實的他們

內向者——這個占人群比例30-50%的龐大群體,似乎從未被大家真正認識過。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兩者的表現完全相反

我知道,但我不說

內向,同它的“親戚”們——敏感、嚴肅以及靦腆,在當今社會都被看成是一種次等的個人性格,一種介乎失望和病態之間的狀態。

如何定義內向者,有許多種不同的理論,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以及大五人格心理學流派就分別做出過定義。但“對照外向者所擁有的特質,與之相反的詞條都能指內向者”這條定義恐怕才最為深入人心。

如果用遊戲裡的設定來分析,外向者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表達自我思想的機會,不斷的社交狀態可以持續激發他們體內的能量,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交談就是他們獲取經驗值的方式。

但內向者則恰恰相反,安靜的獨處,刷劇,閱讀,遊戲等方式才是他們獲得經驗的方式,雙方僅是方式不一樣,不存在高低之分。然而,往往少有人能客觀看待它們的區別,說的更多,聲量更大儼然容易被誤認為能力更強,這是不對的。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社交是極大的消耗能量

但不意味著,內向者就要弱於外向者,只是兩者的心理機制有所不同。

外向者傾向於“速戰速決”。他們習慣迅速作決定(有時是衝動的),而且更適合處理複雜和帶有冒險性質的任務,他們享受這種為了獎賞(如金錢和地位)而“追逐的快感”。

內向者在處理問題時,步調更緩慢而且更具有目的性。他們更喜歡在一段時間內致力於一件事情,認為這樣也許會更加專注。

所以,對內向者來說,參加聚會完全就是消耗能量,一次盛大的聚會活動,需要消耗的能量可能超過10條士力架。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美國人格心理學家Jonathon Cheek和同事們把內向者細分為了四種不同類型,並提出了STAR模型。一個人可以由一種類型主導,也可能同時是幾種類型的結合:

1.社交型內向者

他們傾向於與小群體社交。比起朋友數量,他們更追求朋友的質量,希望有少而親近的密友。

2.思考型內向者

思考型內向者通常不習慣與他人分享對於事件的看法(喜好或厭惡),更偏向於內省、沉思、自我反思;

3.焦慮型內向者

常常在社交場合中感受到難堪、不自信以及痛苦而清晰的自我意識:總是執著於擔心自己是不是冷場王、毀掉了整個談話?別人會怎樣看自己?

4.剋制型內向者

這種類型的內向者傾向於在說話、行動前先思考,他們的做事方式緩而穩,打腹稿是日常,拒絕衝動。


來自基因的差異化

個性源於基因,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基因的影響,性格也是一樣,而這種影響在於人們身體內部的神經化學物質。

每個人的基因遺傳大約包含了 150 種不一樣的大腦化學物質與成分,這些物質與成分形成了不一樣的神經遞質,在細胞之間負責傳遞信息,指導大腦機能。

目前發現的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鹼等物質都是神經遞質,它們在大腦中都有固定的神經傳導通路,並依靠這些通路移動,引導血液流向,同時還會調節流到不同大腦中樞的血液流量。

比如,多巴胺是一個豐富的報償系統,它會給大腦發出這樣的信號——「一切看起來還不錯,讓我們再做一次,並回憶一下剛才究竟是怎樣做的。」

這也是可卡因會讓人上癮的原因,因為它刺激大腦分泌出了更多的多巴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性格外向的人對多巴胺並不敏感,但他們同樣需要多巴胺,而他們體內的多巴胺來自交感神經系統活動中釋放出來的腎上腺素,它們使得大腦創造了更多的多巴胺。

這就解釋了當外向的人和朋友一起出去旅遊或者一起野炊的時候,會感到快樂,多巴胺也會大量增加的原因。

而內向者對多巴胺過度敏感,太多的多巴胺會讓他們受刺激太多而感到不適。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準備好一個讓所有人都能看到笑容的面具

改變世界無疑是很難的,但改變自己相對要容易些。通常情況下,多數人只能選擇戴上面具,假裝自己是外向者中的一員,儘管可能在舞臺上的表演錯漏百出。

從小到大,學校環境不斷強調的團隊協作、集體意識,迫使每一個人都努力變得活潑開朗,來讓自己更“合群”。

出社會後,職場中也是如此,我們現在大部分在開放的空間工作,持續暴露於嘈雜的噪音和同事的目光中。有些人會在辦公桌上擺些花草,美觀的同時也遮擋視線,營造安全港灣,而我,只想在工位旁種一排芭蕉。

現實如此,學校、職場……重點場所似乎都是為外向者設計打造的,社會環境都在提供儘可能多的刺激給每一個人,無論是否適合Ta的需求。

魯迅先生質疑“從來如此,便對麼?”多數內向者恨不得大吼一聲,說的好!

然而慣性力作為牛頓第二定律,不是憑藉著滿腔的不樂意就能證偽的。

那麼,作為內向者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恐怕還是扮演後這些不同場所,自己對應的不同角色。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如何找到自己的舒展姿態

戴著面具會偏離自己的性格太多或者太久?

不用擔心,扮演超性格角色的最好方式是儘可能地對自己保持真實——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創建儘可能多的“恢復壁龕”。

“恢復壁龕”是指那些當你想回歸真實的自我時要去的地方。

它可能是空間上的,就像自己最熟悉的房間;也可能是時間上的,就像你在兩通銷售電話之間為自己留出的休息空隙。它可能意味著在一次大型工作會議之前,你要取消週末的社交計劃,來做瑜伽、冥想,或者將面對面的交談改為電子郵件的交流。

總之,留出一定的獨處時間或者空間,讓它成為你的充電器。


不愛參加聚會?這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找到自己的充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